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上洋村这些古楼如今都还在吗?

上洋村这些古楼如今都还在吗?

阅读量:3606759 2019-10-20



村落环境状况
自然环境:上洋村地处玳瑁山脉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均温度19-21度,年降雨量1100-1300毫米,日照充足,日照时数1900左右,无霜期长,群山环抱,山林面积24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40 %,耕地面积1460多亩,空气,水、声环境均达相关标准。
居民居住条件:上洋村由后田心、白楼下、中心坝、湖洋子、永和楼、大楼下、店门口等自然村组成。现有人口3860人,1100户,全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好。
垃圾收集处理:实行“户收集,村运输,镇处理”模式,每户配发一个垃圾桶,村内设有垃圾池10个,保洁员5名,保洁员分片收集后运到垃圾池,由镇统一收集无害化处理。
给水:山泉自来水厂(下图)一座,全村全部通上自来水。

道路:上洋村离龙岩市主城区29公里,距永定区政府50公里,是永定的北大门,距“双永”(永春—永定)高速公路高陂互通口和203省道4公里,每15分钟从龙岩市火车站发出一班公交车直达上洋村南环桥,连接龙岩主城区与高新园区的南北环路从上洋村边上跨越而过,基本形成交通便利、水电充裕、通讯快捷的人居环境。
格局:上洋村地处永定区高陂镇中南部平洋,东以上洋山(上洋山)为屏障,西接西陂村,灵鹫峰为青龙,永定河沿村西南方奔流不息,浩浩荡荡沿东南的河滨公园而去,北靠高陂集镇(睦邻村),以笔架山为案,文星璀璨,钟灵毓秀,四水朝堂。


夜,结束了
风景、古建筑:
    自然风光有屏山拥翠、笔架凌云、古寺闻钟、蛟塘春雨、马寨秋风、北岭寻梅、石角观钓、南桥步月八景。

    现存古建筑土楼48座,其中遗经楼、友于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很好的展示了客家文化遗产,土楼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长方形,土楼类型为府第式、五凤楼、双正楼、走马楼式。多为土木结构,保存完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1. 遗经楼坐落在永定区高陂镇上洋村正中。此楼始建于嘉庆癸亥年(1803年),历时四十八年,于咸丰辛亥年(1851年)完工。遗经楼创造了全国现有土楼古建筑中之最,保护最完整、方形土楼中占地面积最大、土楼建筑中楼层最高,它不仅是客家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府第式方楼,而且还是当地重要的涉台文物。1988年12月遗经楼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0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军阀混战、红军反围剿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遗经楼以其堡垒之身份,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2.上洋友于楼位于高陂镇上洋村南部永定河畔,建于清朝雍正年问(1723-1735年),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为五进府第式大土楼,分前厅、侧厅、中厅、厨房、正楼五个部份。该楼为九脊歇山屋项,栋脊高翘,装饰精美,前低后高,抬梁穿斗式混合结构,特别是在中堂与后堂之间的天井中间建横廊相隔,使中堂与后堂之间増加建筑层次,富有建筑美感,这在所有同类型客家土楼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
3.上洋村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巧妙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用当地原生态建筑材料和传统建筑技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建筑形式。
4.上洋土楼的产生、发展与成熟反映了客家人民的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发展状态,是中国聚族而居文化传统的历史见证。
5.上洋村土楼布局体现了客家人高度注重家族内部团结的精神。为缅怀先祖、维系家族纽带,在建村的同时在村中央建了一座祠堂,供村民们祭祀表达对先祖的思念之情。祠堂平时还用来办理婚、丧、寿、喜事等,村民们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文体活动也在此进行。
6.府第式建筑,主体通常为“三堂两落”,屋前低后高,进门为前厅单层楼房,中为全楼的主厅—祖堂,系公共活动中心,后为高3层以上的主楼。各楼以天井相隔,天井两侧为厢房、回廊,以廊道或石砌通道贯通。两侧横楼则把前、后楼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屋面一般采用翘角飞檐,内部厅堂的装饰则富丽堂皇。
7.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作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为中国传统的古代文化提供了特殊的见证。它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客家人强大的凝聚力,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多民族融合、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进程。
8.上洋土楼造型粗犷、气势恢弘;土楼群错落有致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景观价值。

9.上洋村的线面手工制作技艺,世代相传,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唯一流传于龙岩市的一种传统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制作技艺已渐渐失传,2018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吸引了一大批外地摄影爱好者及新闻媒体们的驻足观看及宣传。
上洋村传统建筑
楼名
始建年代
土楼类型
占地面积
(平方米)
遗经楼
清嘉庆
方楼
10320
友于楼
(含宁昌第)
清雍正
三进两正楼
4200
郎官第
清嘉庆
四围(走马楼)
960
司马第
清嘉庆
府第式(三堂)
900
中憲第
清康熙
府第式(五堂)
1420
朝阳堂
清乾隆
方楼
667
大夫第
清雍正
府第式(三堂)
3528
大夫第
(下家)
失考
府第式(三堂)
660
务本堂
清康熙
府第式(三堂)
544
逊庐
清康熙
府第式(三堂)
544
揖青第
清乾隆
府第式(三堂)
1900
遗书楼
清乾隆
府第式(二堂)
594
和鸣第
清雍正
双正楼
1215
欣睦堂
清嘉庆
府第式(三堂)
726
怀德楼
清康熙
府第式(三堂)
726
七星楼
清康熙
府第式(三堂)
638
庆福楼
失考
二堂式
1100
海昌第
清康熙
府第式
(三堂两落)
779
锡光堂
清康熙
五凤楼
3000
庆宜堂
清康熙
五凤楼
960
万和楼
失考
两进两落
1134
献璧楼
清康熙
两落
740
德星堂
清康熙
府第式
(三堂一落)
1460
守拙居
清乾隆
府第式
(三堂一落)
1960
尚德堂
清雍正
正楼两落
2050
植桂堂
清雍正
府第式
(三堂两落)
1650
万兴楼
建国后
府第式
(三堂两落)
1288
光裕楼
清雍正
两堂两落
1188
荣兴楼
清雍正
三进两正楼
1500
元龙楼
清康熙
府第式
(三堂一落)
968
永和楼
清雍正
府第式
(三堂两落)
2300
宗可堂
清乾隆
府第式
(三堂两落)
1000
海昌第
清康熙
府第式
(三堂两落)
779
树德堂
明嘉靖
府第式(三堂)
400
永春堂
清乾隆
二堂
800
永宜堂
清乾隆
二堂
800
毓萼第
清康熙
三堂
612
清耕堂
失考
两堂一横楼
486
居安第
失考
三堂两落
875
陈氏大宗祠
明嘉靖
祠堂
2600
承宗祠
明嘉靖
祠堂
350
丰积寺
明嘉靖
庙宇
1000
 上洋村卫星图
上洋村全景

上洋村全景

上洋村航拍图

遗经楼航拍图

遗经楼

遗经楼




 遗经楼正厅









遗经楼正月十五闹元宵

遗经楼墙上遗留下来的弹孔
 
1929年书写在墙壁上的部分《红军歌》
 
锡光堂、庆宜堂正厅及正楼


锡光堂、庆宜堂大门


 
锡光堂梁角雕的麒麟、瑞狮
1929年红十二军驻扎的锡光堂正楼





锡光堂红军居住过的房间

友于楼






宁昌第、友于楼

植桂堂 

植桂堂主厅楹联牌匾 

植桂堂天井及主厅 

植桂堂古井 

永和楼

朗官第(走马楼式) 

朗官第

朗官第

朗官第正楼





司马第 

树德堂

欣睦堂
 
欣睦堂内天井 

欣睦堂横楼及天井

欣睦堂横楼小门 

欣睦堂横楼背红色标语

荣兴楼
荣兴楼正厅

大夫第

大夫第

大夫第

大夫第横梁及梁角 

毓萼第
 
留耕堂

守掘第 

守掘第

遗书楼 

和鸣第
 
和鸣第大门

下家大夫第
 
中憲第

逊廬 

德星堂

大宗祠


大宗祠

休闲、公园式祠堂

文体公园

上洋村港湾式公交站

石垅公王

上洋村港湾式公交站

旧承宗祠

旧承宗祠

重建中的承宗祠








丰积寺

上洋八景之“古寺闻钟”

丰积寺

丰积寺
 
上洋村山系及永定河、高新区南环路

上洋村大峰顶

上洋村拦河坝

永定河潺潺流过

蔬菜种植基地

蔬菜种植基地

青山、梯田、土楼

一河之隔的西陂天后宫
 
高新区南环路从村庄路边而过 

老巷子


古树石阶




村民集资房、农村别墅

为上洋村点赞!
祝福上洋村的明天,
更加美好!

欢迎大家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往期回顾
永定区高陂镇上洋村十年之变,各年份全景照
永定客家人,你还记得在农村割禾的日子吗?
龙岩经开区(高新区)举行九月份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
上洋村你怎么可以这么美!美!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定区高陂镇西陂天后宫
福建土楼博物馆
2019年永定区高陂镇上洋村第一届春节活动暨春节联欢晚会圆满成功
2018、2019年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上洋村群龙欢庆元宵震撼场面
改革开放40年福建最有影响力企业家,龙岩只有两位,都来自永定区高陂镇的陈景河、张桂潮
了解客家文化从福建客家的土楼和家庙开始
客家音乐--永定区高陂镇北山十番
祠堂是客家人“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圣地
客家人不在农村住了,为什么还要在老家盖一栋新房?
如果你的给你借钱的人不还你钱,用这一招,他一定还你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