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古贤六百人第69—71人
阅读量:3606809
2019-10-20
燕赵古贤.069. 刘琨
刘将军“枕戈待旦”
标签:精忠报国
题记:
闻鸡起舞士,枕戈待旦郎。
可怜忠勇将,壮志未酬亡。
刘琨(公元270-317年),字越石,西晋中山魏昌(今河北省无极县)人。出生于世家大族。少年时代就有很好的声誉,与石崇、欧阳建、陆机等名士号称“二十四友”。不久,便当上了太学博士、尚书郎。
西晋末年,国家多灾多难。八王之乱,使晋王朝四分五裂;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人民深受其苦。刘琨亲眼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的状况,在国家民族危急的紧要关头,满怀为国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爱国热忧,积极投身于这场战斗
307年,晋怀帝起用刘琨为并州刺史,封他为振威将军。当时的并州,由于经常遭受匈奴贵族刘渊的骚扰,百姓流离失所,全州人口尚不足两万。刘琨到任后,一边与匈奴作战,一边组织人民恢复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
315年,晋愍帝即位,加封刘琨为大将军,统管山西、河北一带的军事。刘現积极讨伐刘聪、石勒,不幸失败。他与鲜卑人段匹碑结成同盟,力图恢复西晋王朝,当时,晋朝西部的大部分疆土都已丧失,长安也失守了。正当刘琨与段匹碑准备北伐时,不料,段匹无端怀疑他与其作对,突然把他囚禁起来,然后残忍地将他杀害了。刘琨死时年仅48岁,其子侄四人同时遇害。得知刘琨遇害,中原人民悲愤不已。
刘琨年轻时与祖逖(其事迹见本书上篇)是一对好朋友,常常共被而眠,半夜闻鸡起舞,互相激励。后来祖逖领兵北,收复了许多失地。刘琨在给亲友的信中说:“我经常枕戈待旦,立志报国,但祖逖走在我的前头了。”“枕戈待旦”的典故就出在这里。
刘琨善于文学,精通音律,诗歌多描写边塞生活,在文学上很有成就。《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卷,又有《别集》12卷。明朝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从现存的3首诗歌来看,由于他长期生活在艰苦转的战争环境里,加上他立志根国的社烈情怀,因此诗中充满了慷慨豪迈之气,他那复国立功的意志,抗敌御傅的决心,在诗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答卢谌》是他写给朋友卢谌的诗。卢谌原在刘琨手下做事,他以国破家亡这一严峻的现实启发卢谌,要他积极投身到国战斗中去,并且写出了自己“得卢则盛,失卢则伤”的深厚友情。再如他在《重赠卢谌》中写道: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刘琨被段匹碑囚禁后,尚勉励卢谌要有所建树,完成统一祖国的使命。诗的最后流露出“英雄末路,万绪悲凉”的悲壮感慨。因此,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刘琨的诗歌占有一定的地位。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中写道:
买醉村场半夜归,西山落月照柴扉。
刘琨死後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
燕赵古贤.070.石勒
止戈崇仁兴襄国
标签:弃暴行仁
题记:
世龙创后赵,羯族一枭雄。
重用贤能士,邺城百废兴。
石勒(274年―333年),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部落小帅石周曷朱之子,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奴隶出身的皇帝。
石勒发轫于第一次反东海王起义时,追随牧帅汲桑投靠公师籓。后又投靠汉赵(前赵)刘渊。石勒在汉人张宾辅助之下以襄国为根据地,先后灭了王浚、邵续与段匹磾等西晋在北方的势力,又吞并曹嶷。前赵平阳政变后正式与刘曜决裂,319年十一月建立后赵政权,自称赵王,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并积极营建邺都(今河北临漳县)。
石勒起兵南侵,使百姓蒙难。但他止戈称王之后,颇有仁政,曾下令"均百姓去年逋调",赦免三年刑以下者。不久,又赦免五年刑以下者。石勒又令州郡如有坟墓被发掘不掩覆的,必须推劾查处;暴露的骸骨,县政府要具备棺衾埋葬掉。
石勒痛恨并努力防治贪赃枉法,他曾于夜间外出私访,带了许多缯帛金银财宝,贿赂守门者,求出永昌门。门候王假不但不受礼物,还要把石勒抓起来,及至石勒的随从到后,才告终止。次日清晨,石勒召见假,任命他为振忠都尉,爵关内侯。
石勒不念旧恶,收拾人心。他称赵王的第三年,其家乡武乡县的父老到襄国来拜访他,他与大家对坐欢饮,叙述平生家常。有个李阳,原是石勒邻居,两人年年因争麻地,互相殴打,现在知道石勒当了赵王,不敢来见他。石勒说:“我要取信于天下,岂计个人恩怨?”特地将李阳找来,与他酣饮欢谑,并对他说,"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还封李阳为参军都尉。他对人说武乡是他的老家,死后他的灵魂要回到故乡,还免去故乡的三年赋役。
石勒重视教育,在属地安定之时,在当地设立太学,以明经善书的官吏作文学掾,选了部下子弟三百人接受教育。后来,石勒又在襄国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等十多间小学,选了部下和豪族子弟入学。石勒更曾亲临学校,考核学生对经典意义的理解,对成绩好的就给予奖赏。
石勒命支雄和王阳为门臣祭酒,专掌胡人诉讼,且禁止胡人欺侮汉人。石勒又实行考试机制,核定户籍,劝课农桑,重订度量衡,实现社会稳定。
19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主席曾对纪登奎说:“你们山西武乡县,两晋时出过一个马上皇帝石勒,他是一位很有军事统治能力和政治远见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石勒的悲剧在于“养虎遗患”,他生前重用堂侄石虎,使石虎掌握了军权,在石勒死后杀掉继其位的儿子石弘,篡夺帝位,荒淫残暴,亡掉后赵。
燕赵古贤.071.释道安
刻苦学研成大器
标签:自强不息
题记:
冀州释道安,佛教苦钻研。
著述春秋继,释经夙夜传。
释道安(312-385),本姓卫,南北朝时常山扶柳(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人。早年父母双亡,由外兄孔氏抚养。7岁开蒙读书,具学习《诗》《书》《易》《礼记》《春秋》等儒家书籍。有超强的记忆力,读两遍就能背诵,乡邻们都感叹不已。十二岁时出家为僧,学习印度佛理。53岁南下襄阳,在襄阳研究佛学15年,颇有建树,成为东晋时期的佛教学者、佛教领袖。释道安最突出的贡献,是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外来文化,做到"洋为中用"。
释道安神智聪明,但形貌非常丑陋,刚出家时不被师父所看重,只能去干些体力活,一直干了3年。他吃苦耐劳,勤勤恳恳,毫无怨言,笃性精进,持斋戒精严。几年之后,才请求师父给他经书读。师父给他《辩意经》一卷,约有五千字。道安带着经书下地干活,利用中间休息的时间读经。晚上回寺院后,将经书还给师父,并要求再换一部,师父说:“昨天给你的经书还没有读,怎么今天又要?”道安回答说:“昨天的那部经书我已经会背诵了。”师父感到很惊讶,却并不相信。但还是给了他《成具光明经》一卷,有近一万字。道安又是带着经书下田干活,利用休息时间阅读,晚上回来时又还给师父,师父拿着经书,让他背诵,他竟然背的一字不差,师父大为惊叹,从此深受老师器重,并被允许出外游学。
咸和九年(334),道安游学至邺县(今临漳西南)的中寺,遇高僧佛图澄,受佛图澄赏识。寺院里的其他僧人见道安其貌不扬,都很轻视他,佛图澄说:“此人有远见卓识,你们这些人跟他不能相比。”由此道安事佛图澄为师。佛图澄讲经时,道安作复述,众僧人提出许多疑难问题,道安力挫群雄,行有余力。因此,当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说:“漆道人,惊四邻。”
永和五年(349),道安受石遵邀请入住邺北华林园。后预见到石氏兄弟为夺位必有纷争,便离邺出走,避难于浸泽(今山西阳城)一带山区。在此期间,仍然研究佛典。后得到竺法济等良师指导,撰《阴持入经注》、《大道地经注》等书。
永和七年,冉闵大杀胡人,引起民族仇杀,中原大乱。永和八年(352年),道安北上至飞龙山(今河北省元氏县与鹿泉县交界山,亦称封龙山)避难,与释僧先等人研究佛教义理,讲授佛经。与道护等人共同研读经文,讨论“格义”问题,指出“先旧格义,与理多违。”
永和十年,道安至太行恒山(今阜平北),创立寺塔传教。此间,他在河北省涞水县扩建了庆华寺。庆华寺鼎盛时期,有上、中、下三院,占地近千亩,有树万余棵,殿宇上千间,僧众数百人,是北京地区第一大寺。
升平元年(357),前燕灭冉魏迁都于邺,道安回到邺,住受都寺,宣讲佛经。四年,前燕帝慕容儒死,朝廷发生内讧,道安出走至邺西北牵口山。不久,率徒众到河南女林山(今河南济源西北)、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住在深山里,食野果,饮溪水,还是坚持修学不已。
兴宁三年(365年),他五十四岁时,带着四百多人的僧团南投襄阳,南下途中,在新野分张众徒,自己带领僧团大部到襄阳,后发展到六百多僧人。当时,在佛教刚传人中国时翻译的一批经书已流传很久了,但这些译本都有很多错误,致使道安感到这些经书中有许多内在的东西还没有被人理解,每到他讲经时,只是讲解大概意思。道安钻研佛典,钩深致远,他所注释的《般若道行》、《密迹》、《安般》等经书,共22卷,他在注释这些经书时,认真地对待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挖掘出许多内在的含义,妙尽深旨,文理会通,使经书的内容更加明白、准确,具有开先河之功。从汉、魏直到东晋,这几百年来,从古印度传来的经书渐渐多起来了,但是传经人的姓名、年代,人们却说不清楚,后人考证也很少有结果。于是道安开始编纂经书的总集名目,标明传经人的情况,排列年代时序,结集为《经录》一书。使众经有据,这都是道安的功劳。《经录》一出,各地的学道者,纷纷前来拜师学习。道安在襄樊、沔州一带住了15年,每年都多次讲说《放光波若经》,从没有过废缺。东晋孝武帝非常钦佩道安的德行,派使者前往问候,并下诏书,嘉奖道安的学识功迹,道德风范。还给与道安王公的待遇。
太元四年(379),襄阳被前秦攻陷,道安被前秦苻丕送往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颇受前秦皇帝苻坚礼遇。道安人住长安五重寺,有僧众数千人。他一方面研究和宣讲佛经,另一方面组织中外学僧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和戒律,共译出佛典十四部一百八十三卷。对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禅法和般若二宗学说,整理新旧译经典,编写《众经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为姓,为后世所沿用。他的弟子著名的有慧远、慧持等。
道安广泛猎涉佛经以外的书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当年在长安,凡是写诗作赋的读书人,都依附在道安的周围,道安在读书人中享有盛誉。当时,在蓝田县出土一只大鼎,能容27斛,边上刻有篆铭文,人们都不认识,请道安来辨认。道安说:“这是古代篆书,说的是这只鼎为鲁襄公所铸。”又把篆书写为隶书,便于众人辨认。
东晋孝武帝太元七年,苻坚召会群臣,商议南下灭东晋之事。道安得知后,认为时机不成熟而极力劝谏。苻坚不从。后在淝水被晋军击败。太元十年(公元385年)的二月八日,道安对弟子们说:“我该走了。”这天斋毕,无疾而终,终年七十四岁。安葬在城内五级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