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轰轰烈烈的各路消息轰炸中,有一条不是那么起眼的悄悄上了热搜。#张艺兴名誉权纠纷案一审胜诉# 看到这个消息,我才想起很早之前就已经写完的一篇稿子。当时苦于话题敏感、恐有蹭热度之嫌,一直没有发表在公众号。 现在看看,将文章修改了一下,是时候发出来啦;我们来讲讲,流量明星,原罪在哪。
我是正文的分割线
前段时间,“张艺兴律师声明”与“嘲羊区bot”同时上了热搜榜。
张艺兴方以侮辱名誉权、诽谤权的名义将个别黑粉账号告上法庭;就在宣布此事的当天,张艺兴的著名黑粉账号“嘲羊区bot”却上了热搜榜。
更早几个月,“蔡徐坤给b站发律师函”更是在微博热搜榜连挂N天,直到现在知乎等平台上仍有许多人在讨论关注这个话题。 不论是张艺兴还是蔡徐坤,在这些新闻中,他们都涉及到一种身份:“流量明星”。 在关注这些鲜肉“流量”艺人(尤其是上文提到的两位)新闻的时候,我很意外的发现,除了粉丝以外,他们还都拥有一波异常“忠实”的群体。这群体基数非常大、囊括范围相当广泛、相处也非常和谐,不管是关注粉圈的少女们、还是鲜少涉足娱乐圈八卦的所谓“虎扑直男”们,都无需任何口号就能轻而易举的团结起来,集体转发/评论/制造出该“流量”的负面嘲讽新闻/视频。 可是,在这些对“流量”铺天盖地的谩骂与嘲讽中,我们是否需要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骂“流量”? 【声明:本文所有例子仅用作说明使用、并无针对文中任何艺人之意;本文首次完成时间为八月份,时效性较弱,欢迎各位针对实事、在后台进行理性讨论】
“流量”为什么招人恨 2018年,选秀节目推陈出新、追星女孩疯狂氪金的一个疯狂年份。这一年有红到发紫的爱奇艺《偶像练习生》,也有同样不甘落后、讨论度爆表的腾讯《创造101》。(前者让众多花季少女熬夜抡博氪金,后者输送众多漂亮妹妹持续霸屏)
蔡徐坤就是在这样的一年里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进入”一次可能不太妥当,毫无任何心理准备的“闯入”大概都无法形容蔡徐坤对于整个娱乐圈的冲击。
仿佛一夜之间,到处都是“蔡徐坤C位出道”、“kunkun”,随时随地无时无刻都会看到“蔡徐坤”三个字出现在热搜上、微博首页、八卦营销号上;作为一个没怎么看节目的快乐网民来说,我当时的心情和很多人一样,十分崩溃:这都是啥呀?怎么都是他呀?他到底干了啥? 这便是很多“流量”第一个让人不忿的点:TA究竟做了什么,获得了如此大的粉丝基数和讨论量、乃至从热度上说简直算是新一代的“国民偶像”? 以蔡徐坤为例;他本人对自己的定位是:
歌手 Nine Percent队长(微博简介)
各位看官,现在请闭上眼睛,脑海中搜索你知道的蔡徐坤经典歌曲,三,二,一,你能想出哪几首? 老实说,我除了偶像练习生中的 《EIEI》以外,一首歌都没有想到 那把他作为舞台偶像、Nine Percent队长,他有什么代表作让人念念不忘吗? 我有印象的只有他在《偶像练习生》前几期舞台上出现的渔网装;成团后他的舞台表现我也有关注,可以说是平平淡淡,远没有达到出圈的精彩程度。
这样一个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的刚出道艺人,凭什么拥有这么多的粉丝和讨论度,甚至远远超过了一些有能力有口碑、德艺双馨的老艺人们,可能是大家疑惑或者不爽的第一个原因。 若流量明星只是在自己的领域中(即舞台上/综艺中等等)“呼风唤雨”,许多路人也还能够忍受;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圈子,我不理解你的人气、不关注你就行了,井水不犯河水之时不必对另一圈子的人指手画脚。可通常,“流量”的势力范围会触及到其他领域。
蔡徐坤之所以拥有被大众嘲讽的“鸡你太美”的梗,就是因为他在2019年初以NBA新春大使的身份拍摄了祝福视频。让众多篮球爱好者尤其不满的是,蔡徐坤本人的篮球水平远远达不到他们心中代言NBA的标准,而且部分粉丝还不准别人有异议,在微博等地拼命控评,直接消费掉篮球爱好者对蔡徐坤的仅存的耐心。
这就涉及到“流量”第二个容易造人讨厌的原因,粉丝控评。 尤其是“部分“流量”粉丝们恐怖的控评、刷屏能力以及没有过脑的言行,会让路人们对于艺人本身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情绪和抵触心理。 前段时间有一个被各位网友激情转发的段子:
微博来源:福阿克佑
这条微博下有一个评论道出我的心声:“关键点开之后全是控评。”
评论来源:福阿克佑微博评论区
不经常玩微博的朋友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控评,我找了个最近上热搜的话题下面截了图:
说明:没有针对以上艺人及用户之意,仅仅以此为例说明“控评”之意,不含褒贬、影射
这就是控评:粉丝将自己对偶像的夸赞、成就、彩虹屁、祝福等等发在相关新闻下,不同的用户发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大部分还要带一张自己爱豆的绝美图片;
不论是什么样的新闻,粉丝都会想法设法在评论区最显眼的地方出现自家的评论,不愿意看到太多别家粉丝或者路人的其他想法。
若只是一天两天、几条微博这样,大家还能忍受;但天天发条条发、不管是不是娱乐新闻都轮着轮着来,不关注娱乐圈的人都要被轰炸得头晕目眩的。 更可怕的是,如果你无法get到一张某人参加某活动的图/某人的舞台表现/某人的个人魅力,并且在评论区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后,你可能面临的就是部分脑残粉的人身攻击和辱骂。
一网友在张嘉倪微博下发表自己自己充满争议的观点后,实时搜索该网友名称的显示结果:
这时候,就会有一部分路人觉醒了:凭什么天天给我们喂这些评论啊?凭什么我看不到代表自己观点的评论出现在热评上?我们要反抗!
就这样,被长期剥夺关于“流量”话语权的人们自发地走到了一起,组成了所谓的“黑粉”联盟,在该艺人可能出现的任何地方或嘲或骂,积极反抗,形成了一个能和粉丝势均力敌的群体。 这,就是大部分“流量”被骂的原因和现状。
“流量”真的有这么可恶吗 那么既然流量这么可恶、抢夺了原本属于我们的话语权,我们就该骂“流量”? 我认为,“骂”,可以,但不能毫无底线地恶搞和谩骂。 我们当然是能“骂”流量的:我们可以抒发自己对于粉丝控评、剥夺他人话语权的不满;我们可以有理有据地批评艺人在某一场舞台上的不佳表现或是让人不满的业务能力;我们可以点评某某艺人的哪些行为不符合公众道德。
事实上,正是这些评论让艺人们不至于迷失在粉丝的一味夸赞中,而是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表现,鞭策自己继续进步。 可是,现在广泛存在的“讨伐大队”真的只是在批评和提建议吗? 我认认真真看了一圈“嘲羊区bot”中吐槽的点以及评论,让我失望的是,我以为能看到公众对于张艺兴舞台能力、音乐或者综艺、电影表现的不满或者吐槽,又或者是一些为人处世上的讨论,但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有众多“路人”支持的账号,主要却是在各种视频上断章取义、引导群众和自我高潮。
尤其是该微博的评论区,让我想到小学生校园暴力时的场景。
“我真的觉得直播的时候这样太做作了,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懂我”
“捡起来吃我能接受,但是为什么吃烧烤要用手往下扒!直接上嘴不行吗!多脏啊!!我也暴躁了!”
是,没有一个评论里面出现了脏字,但是里面的嘲讽、质疑,像极了校园大姐大因为看不惯几个同学,连别人今天比自己多喝了几口水、和老师说了几句话都要冷嘲热讽的样子。 每一个网民都好像拿起了一个放大镜,透过层层键盘,对准了一个人身上可能存在的小小瑕疵,然后放大,再放大,无情地对此口诛笔伐。 而一旦被讨伐的人想要反抗、认真起来时,那些嘲讽讥笑的人却突然又对自己心胸宽广了,他们会说,哎就这点小事你闹那么大,我们只不过是开心一下。你一点都开不起玩笑。
#张艺兴律师声明#上热搜当天的话题截图
不过玩笑,和霸凌,他们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网络暴力与抒发己见的分界线在哪? 我觉得这取决于被“指指点点”的一方:TA是否感到不舒服?是否对TA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困扰? 其实事情很简单,就像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取外号一样。如果这个外号双方都很满意,那自然是一个亲切可爱的昵称 (比如你喊我布蛋子,我会hin开心嘿嘿);但是如果任何一方感受到了被冒犯,那么另一方就应该放弃这个绰号,否则就会变成针对他人短处的校园霸凌(比如你喊我秃头,虽然我知道掉发这件事是不可逆的事实,我还是会爆炸生气)(不过我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很好哈哈哈没人戳穿这个残酷的现实)。 霸凌能带给人的伤害无需花过多的语言赘述。各路新闻下面不难看到正义的网友们批评着施暴者。
王晶晶遭遇校园霸凌事件下人们的评论
可是当霸凌这个过程一旦被放到网络中来,当初“正义的使者们”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为虎作伥的人。 好像那一个个屏幕和键盘成为了他们的遮羞布,遮住了道德心和对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同理心。当键盘侠们和被霸凌者只隔了一条网线时,恰恰是彼此距离最近的时候。
崔雪莉自杀以后“嘲羊区”的回应以及相关网友评论
在这种情况下,流量明星们很不幸的成为了最先被瞄准的靶子。他们在网民眼中早已经不是人,而是一串文字和符号。造谣也好,牙尖嘴利的攻击也罢,只要看不见有活生生的人在流血,就不会有人在乎这些利剑砍在别人身上到底有多痛。 有人说,成为明星就意味着你需要承受这些,何况你还是一个流量呢? 没错,作为流量明星,他们在历经“捷径”获得普通人几辈子都幻想不来的财富、知名度以后,是需要承担这顶皇冠带来的重量。但成为明星不意味着一个人失去了他作为“人”的权利。 这意味着,他和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一样,不应该承受陌生人的语言暴力、非议和造谣;他应该在面对着铺天盖地的谣言时有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
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站出来对网络霸凌说“不”。不管是蔡徐坤一纸诉状告了B站也好,还是张艺兴的名誉权侵权案的一审胜诉,尽管这些举动存在着争议,但正是这些事证明了我们在面对网络暴力时,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
最近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我们很难说清楚网络上的人云亦云、口诛笔伐在这些事件中究竟起到了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无论怎样,我们所有人都至少可以做到一件事:在网络中少一点戾气,不做“口吐芬芳”、散播谣言、随意评价他人的人,对自己发表的话负责任。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最后会不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希望到时候的你不会再假模假样地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布蛋子。
推荐阅读
由于本公众号没有评论功能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布胡说】
~即刻解锁后台评论功能~
欢迎不同意见和建议!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互联网
赞赏不重要,最想要的是“在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