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下,日渐微凉,太平湖畔,秋意已盎然。
秋水长,流尽思量。
听涛声,声声拍岸,独坐窗台,抚纸墨飘香。
望长空,鹰在翱翔。
借月色,蘸一身秋光,聊发惆怅,藏入琅嬛。
关于旅游,生活和读书,点击上方《湖居太平》加关注
2019年10月21日
前几日有朋友推荐青阳博物馆。青阳在池州,离观止不远,这周来太平湖,周六上课,周日下午回南京,尚有半日空闲,临时起意去看看。博物馆在青阳县城内,导航地址:青阳博物馆。从省道到青阳,过了陵阳一路下去,行道树皆是梧桐,这个季节,梧桐叶儿金黄,庄稼地里的稻子也渐已成熟,犹如穿行在秋天的爱情隧道中。
除了博物馆又另去了附近两个地方,在地图上标注出了位置。可以参考此线路,自驾出游,青阳一日(或半日)游。观止→青阳博物馆和青阳腔传习馆→光荣村→东堡村→观止。
行程一:青阳博物馆青阳博物馆在青阳县蓉城镇九华西路,馆前有一牌坊。门口立有“曹家祠堂”的牌子,这两个建筑皆是十多年前从沙济镇异地拆迁过来,祠堂经重新修缮后改建成博物馆。
馆内展示了石器、青铜器、玉器、瓷器等在青阳境内出土的文物,参观时间约半小时。
行程二:青阳腔传习馆紧邻青阳博物馆的旁边另有一座类似的建筑,木雕极其精美。看到牌楼的第一眼惊呆了。
牌楼门楣上写着“孝思堂”,里面大门上有“青阳腔传习馆”的字样。大门紧闭,门口处也立一“广告牌”,写着“官礼陈家,需要问谱寻宗的请联系,下面列出三个陈姓的电话”,估计这里原是陈家祠堂,只是不知何时从何处迁迁至此。
祠堂的大门极其精美,透过紧锁的大门的缝隙看到里面是个戏台,心生好奇,苦于铁将军把门,情急之下拔打了牌子上留的电话,咨询可否打开大门入内一看。原没报希望,不曾想陈向前接了电话后非常热心,及时赶了过来,可惜因周日文化局休息(青阳腔传习馆归县文化局管理),没能拿到钥匙,虽然没能进屋,但跟陈尚前的一番聊天,听他讲述陈家的故事,也算不虚此行。陈家的祠堂是从石村村搬迁至此,以后有时间再去村里一转。
行程三:膝子京墓位于城东五里金鸡岭之“金龟源”土岗(今新河乡光荣村),系北宋名臣膝子京墓地。就在省道边上,开车经过时,路边有个指示路牌,只是树木繁茂被遮挡了,热情的农家主动带我们前去,又一路闲聊,说墓地发现的过程。
岗上原有古碑巍然屹立,字大径尺,上刻“宋名臣天章阁待制膝公神道”,可惜毁于“文革”中。
行程四:东堡村池州八大姓,还有一徐家,陈尚前(因本村人重名太多,后改名为陈向前)说也不远,建议我们去看看,且不绕路,就在回太平湖的途中,便在回程时稍作停留。
这座古桥叫万福桥。
始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单孔石拱桥,跨径25米,桥宽4.5米,整个桥身用花岗岩砌筑。在村内另外还有两座结构、工艺相仿的石拱桥,被称为“姐妹桥”,故有“十里东堡三座桥”之称。
原准备在东堡村多转一会儿,接到通知提前回南京,故尔看了这座古桥之后便离开了。
古桥广场有凉亭和长廊。
长廊中有村子的总览图和介绍,除了古桥、村子里还有古井、廊桥、古徽道等,可以溜达大半天。徐家究竟有何渊远,上堡村还有何老宅尚且不知,此行算是认个地点,下次再来。
导航地址:东堡村,就在青阳回太平湖的省道边。
前三个行程随后单独写游记,唯最后一个行程不再另写,待下次去过之后再来续上《行走皖南—东堡村》。关于旅游,生活和读书,点击上方《湖居太平》加关注
微信号:dd1415
订阅号:Taipinghuju_
黄山脚下一湾碧水,湖畔有个太平湖居,
找个时间,过来小住,让身心调养休憩,
登黄山,游西递,赏皖南风光
或者岸边垂钓,出湖打鱼,
又或者哪儿都不去,
坐在阳台上,
看看窗外,
发发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