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互看互学互比互评”会在秀洲区新塍镇举行。会议围绕“提质扩面、常态长效”主题,扎实推进六大长效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拓展覆盖领域,不断提升建设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为与“两个高水平”建设相适应的基层宣传文化阵地。
第一站:
新塍镇潘家浜村文化礼堂
特色:礼堂文化+旅游
下午2点30,参会人员首先考察观摩了新塍镇潘家浜村文化礼堂,了解潘家浜村文化礼堂的整体情况,被古色古香的江南建筑、厚重历史的蚕桑文化馆、手艺精湛的传统技艺、淳厚质朴的乡风民俗深深吸引。
在礼堂二楼,乡贤正在进行蚕匾画创作。蚕匾上画着农村风景、农民生活、倡导农民新风的图文,传播了文化,教育了村民,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潘家浜村的文化礼堂不仅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还成了村庄的“旅游名片”,参会人员纷纷为“礼堂文化+旅游”模式点赞。
第二站:
新塍镇思古桥村文化礼堂
特色:牡丹文化
随后,参会人员一同来到新塍镇思古桥村,思古桥村表演队的成员正在话廊里进行二胡演奏。
室外舞台上,“田野上的时装队”正在为端午传统佳节活动准备的节目进行排练,值得一提的是所用服装均由乡贤张华明的企业所支持,都是EP雅莹旗下各个品牌的精品服饰。
书画创作室里,志愿者正在手把手教村民制作牡丹画,丰富村民们的业余生活,让牡丹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第三站:
新塍镇观音桥村文化礼堂
特色:“桥文化”和“匠心人”
移步换景,在观音桥村文化礼堂,与会人员感受着独特的“桥文化”和工匠精神。
该礼堂以寻根、传承为主题,围绕“桥文化”和工匠精神,努力打造成为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村民共同精神家园。
随后,在观音桥村文化礼堂里举行了座谈交流会。秀洲区新塍镇汇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情况;市委宣传部部署近期工作,姚伟副部长作重要讲话。各地按照《嘉兴市农村文化礼堂县(市、区)交叉考 评参考标准(2018 年)》,结合实际情况,对秀洲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打分。可以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从试点先行到全面推开、再到提质扩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点到面的有序推进,“文化礼堂 精神家园”的内涵不断拓展。
背景链接:
潘家浜村文化礼堂于2016年建设完成,建筑面积1386.5平方米,累计投入300万元。在2018年1月被授予“浙江省五星级文化礼堂”称号。礼堂设有多功能大礼堂、农村家宴中心、村级图书馆、乡闲馆、道德讲堂、团队活动室,少儿活动室、乡贤驻堂室、四点半学堂等功能室。文化礼堂自建成以来,各功能室全面开放,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放学后、晚饭后、周末等时间,村民纷纷前来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文化礼堂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同时,依托家宴中心、道德讲堂等,传播文明新风尚,使文化礼堂成为村里推动移风易俗和精神文明有效阵地。通过“一带一”、“点带面”的文化结亲模式,传承传统的技艺,种植文艺的种子,提高村民文艺素质。
潘家浜村的文化礼堂不仅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还成了村庄的“旅游名片”,是外地游客了解新塍,了解潘家浜的一个重要窗口。礼堂致力于文化品牌打造,并借力、借势、嫁接,做足“礼堂文化+”文章,尤其是在“礼堂+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作出了先行的样板。经过礼堂近两年来的精心培育,一支支成长起来的文体队伍已成为潘家浜景区里一个个生动的文化代言人和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思古桥村文化礼堂于2013年投入使用,是秀洲区首批建成的文化礼堂之一,2017年礼堂又进行了提档升级。思古桥村文化礼堂以思古桥红庵牡丹的“和”、“贵”精神为引领,打造了集多功能大礼堂、思古话廊、思古讲堂、思乐园 、图书馆、 健身馆、老茶馆、牡丹科普园等多功能活动空间。并充分发挥乡贤好乡贤的作用,引导乡贤企业家成为助力文化礼堂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老百姓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文化礼堂建成以来根据村民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思古桥阅读日”、“老茶馆评书日”是思古桥文化礼堂的品牌活动,“田野上的时装队”是礼堂里走出来的品牌队伍。此外,思古桥文化礼堂开展各类民俗礼仪文化活动,使文化礼堂真真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人来。
观音桥村文化礼堂,于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035平方米,独立于村部,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大功能区域。观音桥村文化礼堂以寻根、传承为主题,围绕“桥文化,匠心人”,努力打造成为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村民共同精神家园。礼堂设有观?艺轩、观?德堂、观?书场、观?益坊、观?丝阁、观?棋舍、观?阅阁、观?舞轩、观?体馆、观?墨斋、观?心室等,功能室的命名都是以村名中的“观”字开头,既凸显特色,又很好满足村民学习、教育、健身、娱乐等各种文化需求。观音桥村十分注重本村特色,挖掘并发扬传统手工艺,用匠艺和匠心来继承“工匠精神”,并以“文化接亲”的方式,加强弘扬和传承。作为一个去年才新建成的文化礼堂,它以满足老百姓不断增加的文化需求为中心,打造群众真正的精神家园。
自2013年以来,秀洲区紧紧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全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礼堂的功能,真正做到服务老百姓,成为基层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和平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累计建成文化礼堂62家,力争到2019年末,实现行政村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
秀洲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始终坚持因村制宜,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深化文化礼堂“建、管、用、育”,并钻研出一套适合本地的秀洲模式,积极打造具有浙北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形象,以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韵”的农村文化礼堂“秀文化”品牌为着力点,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礼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