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榆能化与上海交大签约战略合作聚烯烃研发​

榆能化与上海交大签约战略合作聚烯烃研发​

阅读量:3646056 2019-10-21



化化网煤化工——中国煤化工第一新媒体,在这里一起见证产业变迁。各项事宜请致电 or 微信 17810321517
10月16日,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聚烯烃联合实验室揭牌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榆能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德全与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朱新远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并为双方共建的聚烯烃联合实验室揭牌。榆能化公司副总经理刘升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工作站高级工程师汪根林签订聚烯烃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由榆能化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伟主持。榆能化公司副总经理胡斌、副总经济师程养军出席仪式。榆能化公司企业管理部、综合管理部、产品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
会上,曹德全介绍了延长石油百年发展历程、榆能化公司基本情况、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等内容,并阐述了共建聚烯烃联合实验室对榆能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入交流合作,携手共同发展,多出研发成果,促进双方互利共赢。随后,朱新远介绍了上海交大基本情况及战略合作的意向,希望将他们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获得的知识、经验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充分利用好上海交大在技术、人才、网络信息化方面及榆能化在市场、资金方面的优势,走出一条产学研之路。

据了解,双方将本着“友好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充分利用上海交通大学在聚烯烃高性能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榆能化聚烯烃产业优势,双方将在聚烯烃产品高性能化、功能化、专用化等方面进行合作研发。此次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为榆能化公司“产、学、研、用”奠定了基础,产品研发中心将继续寻求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大学院校进行研发合作,促进公司聚烯烃产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与中煤能源通过增资扩股共同组建的一家大型煤、气、油综合利用化工企业,2010年5月24日挂牌成立,注册资金100亿元。按照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启动项目建成180万吨/年甲醇、150万吨/年渣油催化热裂解(DCC)、60万吨/年DMTO、2 X 30万吨/年聚乙烯(PE)、2 X 30万吨/年聚丙烯(PP)、9万吨/年MTBE等8套主要生产装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设施概算投资270亿元,采用国内外专利技术14项。2009年11月,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和联合国等相关组织确定为“清洁煤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项目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点项目,也是延长石油煤、气、油综合转化,实现上下游多联产的第一个示范性工程。
一期启动项目于2014年7月建成投产,2015年8月由建设期转入生产经营期。2019年1-8月份,园区延长中煤榆能化公司一期启动项目共产出聚烯烃产品80.58万吨(其中聚乙烯34.92万吨、聚丙烯45.66万吨),完成年计划生产任务116万吨的69.46%;截至2019年8月底,项目自投产累计生产聚烯烃455.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70多亿元、利润40多亿元、税费60多亿元。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一期启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延长靖边二期项目)投资144.13亿元,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建设180万吨/年甲醇、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40万吨/年聚丙烯和30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聚脂(LDPE/EVA)一体化装置。项目计划2020年下半年陆续中交投产,投产以后榆能化聚烯烃产能将达到190万吨/年,这也是陕西省目前最大的聚烯烃建设项目。

《煤制烯烃市场研究报告》2019版
● 未来煤制烯烃落地实施规模?乙烷制乙烯、丙烷制丙烯、多套大炼油项目的建设以及地方炼厂“油头化尾”规划的实施,我国聚烯烃未来发展规模预测?
● 结合聚烯烃需求,未来几年供需是否会失衡?
● 2014年至今,原油价格运行不尽人意,煤制烯烃盈利能力如何?
● 四条生产工艺路线制聚烯烃竞争力如何?
● 煤制烯烃企业未来应该采取如何方式进行应对?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产品概述篇
1.1 石油化工和煤化工
1.1.1石油化工
1.1.2煤化工
1.2 三种烯烃生产工艺介绍
1.3聚烯烃细分及用途
1.4从原油/煤炭到聚烯烃成本传导
1.5聚烯烃价格影响因素
1.5.1上游原料价格波动
1.5.2 供需情况
第二章 发展背景篇
2.1 1990-203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势
2.2 2007-2030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趋势
2.3 原油价格的震荡背景
2.4涉足中国新型煤化工的企业背景
2.5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决定了现代煤化工的项目分布
第三章 政策篇
3.1 现代煤化工政策发展历程
3.2《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解读
3.3《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解读
3.3.1重点发展的煤化工产业布局
3.3.2深入开展升级示范
3.3.3加强技术和装备创新
3.4《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解读
3.4.1新建煤制烯烃、甲醇及PX项目
3.4.2 新建煤制燃料
3.5《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解读
3.5.1现代煤化工发展定位
3.5.2产业技术升级示范重点
3.5.3煤制烯烃与原油产业链的融合
3.5.4煤制烯烃优势企业的挖潜改造
3.5.5规划布局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3.5.6资源城市转型工程重点推进的煤制烯烃示范项目
3.5.7严格项目建设要求
3.5.8重申审批管理程序
3.6《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解读
3.6.1规划重点在于煤制燃料
3.6.2 煤炭与石油综合利用,发展煤制烯烃
3.7未来现代煤化工政策发展定位及趋势
3.7.1定位
3.7.2发展趋势
3.8未来环保问题将日益严格
3.8.1污染排放问题急需解决
3.8.2实施碳交易或开征环保税已是大势所趋
3.8.3关于碳税征收
3.8.4碳税一旦征收,将大幅增加煤制烯烃的成本
第四章 技术篇
4.1 煤制烯烃技术路线和产品组成
4.2 煤制烯烃技术分类和进展
4.2.1 UOP公司的 MTO工艺
4.2.2 大连化物所的DMTO技术
4.2.3 中石化的SMTO技术
4.2.4 德国Lurgi 公司MTP 技术
4.2.5 清华大学的FMTP技术
4.2.6 其它制烯烃技术
第五章 装置篇
5.1煤制烯烃
5.1.1 截止到2018年12月,已投产装置
5.1.2 截止到2018年12月,新建装置
5.2石油制聚烯烃
5.2.1 截止到2018年12月,已投产装置
5.2.2 截止到2018年12月,新建装置
5.3丙烷脱氢(PDH)制聚丙烯
5.3.1截止到2018年12月,已投产装置
5.3.2截止到2018年12月,新建装置
5.3.3未来全球丙烷供给决定PDH路线是否规模化发展
5.4乙烷制乙烯制聚乙烯
5.4.1国家核准和乙烷原料是项目能否建设的关键
5.4.1截止到2018年12月,新建项目
5.5 2018-2023年中国聚烯烃产能走势预测
5.5.1 2018年4种工艺路线聚烯烃产能统计
5.5.2 2019-2022年4种工艺路线新建聚烯烃产能统计及预测
5.5.3 2018-2022年中国聚烯烃产能走势
第六章 运行篇
6.1代表性企业选定
6.2 神华包头
6.2.1 2012-2018年神华包头聚烯烃产能、产量、开工率走势
6.2.2 2012-2018年神华包头煤制烯烃运营数据
6.2.3 2012-2018年神华包头聚烯烃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及毛利润走势
6.2.4 2018年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真实盈亏分析
6.3 中煤集团
6.3.1 2015-2018年中煤煤制烯烃产能、产量、开工率走势
6.3.2 2015-2018年中煤榆林/蒙大煤制烯烃运营数据
6.3.3 2015-2018年聚烯烃销售成本、销售价格及毛利润走势
6.4 2015-2018年神华和中煤集团聚烯烃销售价格对比
第七章 供需篇
7.1聚乙烯(PE)
7.1.12013-2022年PE原料路线多元化发展趋势
7.1.2 2003-2022年中国PE供需分析预测
7.2 聚丙烯(PP)
7.2.1 2013-2022年中国PP原料路线多元化发展趋势
7.2.2 2003-2022年中国PP供需分析预测
第八章 价格和利润篇
8.1原油和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的价格联动性分析
8.1.1 2011-2019年原油价格走势及预测
8.1.2 2011-2018年原油与PE的价格联动性分析
8.1.3 2011-2018年原油与PP的价格联动性分析
8.2 2011-2018年煤炭和聚烯烃的价格联动性分析
8.3聚烯烃PE和PP价格走势对比
8.3.1 2011-2018年HDPE/LLDPE/LDPE价格对比图
8.3.2 2011-2018年PP拉丝/PP共聚价格对比图
8.3.3 2011-2018年LLDPE和PP拉丝价格对比图
8.4不同工艺路线制PE和PP毛利润走势图
8.4.1 2011-2018年油制PE和PP利润走势图
8.4.2 2011-2018年煤制PE和PP利润走势图
8.4.3 2011-2018年外购甲醇制PE和PP毛利润走势图
8.5不同工艺路线制PE和PP利润对比图
8.5.1 2011-2018年不同工艺路线制PE毛利润对比图
8.5.2 2011-2018年不同工艺路线制PP毛利润对比图
第九章 竞争力篇
9.1油制聚烯烃成本分析
9.2煤制聚烯烃成本分析
第十章 销售模式
10.1中国聚烯烃销售模式概述
10.1.1聚乙烯销售模式
10.1.2聚丙烯销售模式
10.2不同销售模式优劣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11.1煤制烯烃国家政策定位和导向
11.2煤制烯烃技术、经济性可行性
11.2.1技术成熟性
11.2.2经济性
11.3市场供需定位及发展趋势
11.4煤制烯烃未来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11.4.1未来原油依然低位运行
11.4.2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
11.4.3环境排放污染问题
11.4.4水资源利用瓶颈
11.4.5国外低成本聚烯烃产品的冲击
11.4.6低成本乙烷制乙烯路线未来将冲击聚乙烯市场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