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号|《21世纪经济报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20日报道,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近日在一个论坛发表演讲称,目前可以获取的中国人口数据并不可靠,中国去年可能已经开始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
苏剑指出,最近的2019年年初统计公报公布的中国2018年出生的人口数是1523万,而刚刚出版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里给出的全国的活产(指指婴儿离开母体后,至少有过呼吸、心跳、随意肌抽动等生命现象之一——编者注)数据是1362万。
各个地方也出现了数据的不一致现象:2018年黑龙江活产15.1万孩子,统计公报公布22.6万,多出50%;山东活产105.8万,公报出生133.0万;重庆活产27.4万,公报出生34.0万;新疆活产20.0万,公报出生26.4万。
另一个案例是,今年上半年,重庆卫健委公布的数据中,1-5月份重庆市合计出生人口68351人;而2019年6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出生137750人,“如果这个数字是真的,意味着6月份一个月的出生数比前5个月的总和还大。”
苏剑引用人口学者易富贤的数据表示,中国的人口峰值应该出现在2017年,大概是12.813亿,峰值劳动力人口出现在2013年,大概是8.557亿,按照这一估算,中国去年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附:
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消息说,按当前育龄妇女数量、结构和生育水平测算,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会继续减少,但仍将明显多于死亡人口数量,人口总量仍然处于相对平稳的增长期。
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9538万人,比2017年末净增5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减少2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下降1.49个千分点。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李希如介绍,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200万人,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持续减少;二是生育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全面两孩”政策在2016年、2017年集中释放,2018年政策集中释放效应弱化,二孩生育趋于平稳,受此影响,2018年二孩生育率下降,使整体生育水平略低于上年。
李希如说,尽管如此,由于我国育龄妇女规模仍然庞大,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接近1亿人,按当前育龄妇女数量、结构和生育水平测算,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会继续减少,但仍将明显多于死亡人口数量,人口总量仍然处于相对平稳的增长期。
李希如还介绍,“全面两孩”政策对促进生育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二孩出生数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孩出生数量减少的影响,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此外,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但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潜力很大。
微信号:shi_read
打捞尘封历史,解读中国现实
分享真知灼见,用思想开阔眼界
声明
为了支持微信方打击抄袭行动。一些文章基于未能及时联系到原创者,士读君深感抱歉,决定删除历史上未获得授权的文章(欢迎原创者在删除前认领稿酬),而每篇新发文章会保留一段时间(如觉侵权,士读君会第一时间内删除)。此外士读君欢迎原创投稿,带上您希望获得微信支付的二维码,而一旦刊用,士读号本身会按现行版权规定支付稿酬。
投稿邮箱:bkwz@vip.126.com
且思且读
报刊文摘 直送中南海 与高层共视野 与高人同参谋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出智能读报版,电子报可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