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女性向游戏越来越火,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FGO的爆火使这一主要针对女性玩家的游戏种类进入大众视野。
电子游戏诞生并直到1990年前后,仍然是男性的主场,电子游戏多指以男性玩家为主的动作、射击游戏。直到1994年,以恋爱冒险为主题的《安琪莉可》在日本发布,玩家作为女主角,在游戏中与帅气的男性NPC谈恋爱,日本游戏界诞生了“女性向”分野。
国内的女性向游戏从初见萌芽,到如今井喷式爆发,大概经历了3个阶段,本文将回顾女性向游戏在中国发展历程:
2014年-2015年年底:探索期
这一时期,国内传统端游式微,游戏用户向页游和手游迁移。女性向游戏仍处于试水摸索阶段,女性向特征模糊。由于甄嬛传的热播,市场上出现了大量IP衍生品——以宫斗为主题的“宫心计”、“宫廷计”。这类游戏的战斗系统较为简单,大部分是自动战斗, 以剧情为依托,玩家通过对角色数值的提升来解锁主线,面对不同情况根据玩家不同的选择,会触发完全不同的剧情。
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游戏史上第一款真正女性玩家占据多数比例的知名游戏(市场排名进入前50名)——暖暖环游世界。这是一款以换装玩法为主的休闲爱情模拟游戏,游戏内的人设及画面都非常精美,有上千款发型、配饰和服饰供玩家选择,在玩法方面,融入了RPG模拟养成模式,结合换装和环游世界,同时还有可爱的大喵一路随行。游戏上线后连续50天保持在中国地区iPhone游戏类免费榜Top20,并曾进入iPhone游戏类畅销榜Top.10,这在当时的女性向游戏市场激起了一片涟漪。
2015年底-2017年初:发展期
极光大数据截至2017年的统计结果显示,《王者荣耀》中女性玩家占54.1%,按照该比例大约覆盖1.08亿女性玩家,超过阿根廷和加拿大的人口总和。《王者荣耀》成为中国游戏史上第一款女性玩家破亿的游戏,这证明了女性玩家市场的巨大潜力。
2017年6月,“阴阳师”手游上线并迅速火遍全国。其女性玩家占比达到60.1%,其百度搜索指数超过“暖暖环游世界”。它被称为中国游戏史上第一款以女性用户为主体的、面向大众的主流手游。
这一阶段,女性游戏市场开始被关注,国内的女性玩家市场已经十分壮大,付费意愿也非常强烈,但较为精品的,专为女性玩家设计的游戏仍乏善可陈。《阴阳师》在最初的惊艳过去之后,因为重复刷副本的疲惫,很多女性玩家纷纷弃游,而《王者荣耀》被很多女性玩家当成了社交工具,更好看的皮肤才是她们专注的重点。这种游戏机制男性化,美术风格偏女性化的商业策略十分常见。
2017年至今:爆发期
乙女(おとめ)一词来自日本,词义是未婚的年轻女孩,没有被世俗玷污的纯洁女子。乙女游戏即女性向恋爱模拟游戏,在游戏中,女性主人公(玩家)体验和男性角色们恋爱,约会,甚至结婚。
2017年底,乙女游戏《恋与制作人》上线,游戏基于抽卡养成的玩法,加入了约会、触摸等恋爱互动系统,玩家以女主角的身份负责经营一家影视制作公司,历经各种离奇事件,邂逅四个不同类型的男主角,并与他们培养感情。游戏上线后迅速火爆,活跃用户一路飙升,曾升至iOS免费游戏排行榜第1名,在各种社群中引发了广泛讨论。
“与纸片人谈恋爱“、”霸道总裁李泽言“、“四个野男人”等迅速成为社会热词。甚至出现大量“纸片人粉”,为游戏中的男主角庆生、应援,以及冲榜。乙女游戏迅速走入大众视野,不再是二次元粉丝的专属,一时间,各种同类游戏层出不穷。
《恋与制作人》的爆红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向乙女游戏市场投掷下石块,腾讯游戏、网易游戏等“大玩家“入局,大厂纷纷发力,意图占领市场,与叠纸、橙光等早期占据优势的女性向游戏公司同台竞技,腾讯游戏与西山居游戏合作推出的《云裳羽衣》、网易游戏的《遇见逆水寒》都是其中较为成熟、运营良好的产品,女性向手游市场逐渐成熟,日常竞争日益激烈。
当前,国内女性向游戏市场一片繁荣,同类竞品众多,市场竞争激烈,看似一片大好,但实际上仍存在许多问题:
1.国内目前缺乏游戏分级制度。延伸于恋爱游戏的乙女游戏,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十八禁内容,国内不可能上线过于成人向的游戏,一旦触线将出现下架可能。
2.收益方式单一。目前国内女性向游戏收益方式仍以游戏内充值为主。日本的乙女游戏除了游戏本体外,还有很大部分收入依赖于周边等系列衍生产品。
(日本的乙女游戏睡衣周边)
3.女性向游戏往往玩法较为轻度,以适应女性玩家需求,相同游戏风格的游戏大量面世容易让玩家产生疲乏心态,迅速流失。如何在玩法上进行创新,仍是女性向游戏的研发重点。
|【UE分享】怎样设计面向海外玩家的电调问卷?
|【UE分享】UE如何应对需求方的质疑
大侠,长按二维码保留联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