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k1o5icbmic7quFicaTzPkADLU1XrTSVqSTFgjeiaAVo9EYJujdOBxAOCemrBUSlBTVj82WZ5fzoG0KQ07yjMdVNybA/640?wx_fmt=gif)
作者:Chriss来源:健识局(jianshiju01)全文1906字,阅读需3分钟 全球的医药销售模式都面临颠覆。 据外媒报道,默沙东近日宣布,从2020年1月3日起,默沙东公司将在美国多个州裁撤约500个职位。 此次裁员主要影响销售人员以及少量的市场营销人员,但是“出于管理目的”,都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美国业务有关。 按照默沙东发言人Pamela Eisele给出的说法,本次裁员的目的也是为了使公司更加专注于创新研发,已解决重要且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抓住默沙东的增长机会。这位发言人还表示,默沙东正在根据业务变化,在肿瘤学等增长领域增加美国的就业岗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k1o5icbmic7qtjGaeaaMKVtNY5P2Sm5A5xSeWib1fjHibp8QPSQlENic3VicCpe85wtm4PMuysIvRHrGzZew8MfVXUeQ/640?wx_fmt=jpeg)
裁撤医药销售人员,对于国内医药界也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可以看到,在4+7带量采购持续推进的撬动之下,这一岗位的洗牌已经启动。对于跨国药企而言,过专利期原研药的最后一块利润高地已经失守,与之相关的销售人员都面临转岗或遭裁撤。 而从全球情况看,在仿制药进入微利时代,过专利期原研药被临床替代的洪流下,剥离核心业务,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是制药巨头们的共同选择。
不止默沙东,诺华、GSK、罗氏、礼来、辉瑞、阿斯利康等,都加入了“卖卖卖”的大军。 未来随着中国医药市场变革的持续加剧,全球医药市场也将进入震荡期。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非专利药将成为“弃子”。创新药这条赛道也将硝烟四起。
转向肿瘤药
默沙东启动新一轮大裁员
针对裁员,默沙东发言人Pamela Eisele表示,这不是一项新的重组工作,这些变化是整个公司不断努力的一部分。 可以看到,今年5月,默沙东已宣布花费12亿美元用于制造重组的计划,该计划将持续到2023年。为此,该公司计划关闭部分工厂或裁员。 业界分析,此次针对500人的裁员,或即为上述计划的延续。大概率是为该公司正在围绕Keytruda和其他癌症重磅新药展开的研究,以及医院获得性肺炎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等腾挪空间。 事实上,为了推动创新,默沙东已经发起过多次大规模裁员。 资料显示,2013年10月上旬,默沙东就曾经启动一项全球性的重组计划,决定裁员8500人,以争取到2015年前将年度运营成本削减25亿美元。加上此前宣布削减的7500人,裁员规模约为当时默沙东全球员工总数的20%。 据业内人士分析,其畅销药顺尔宁过专利保护期带来的打击,是一个重要的动因。这款用于治疗哮喘的专利药2011年年收入达到33亿美元。2013年2月专利到期后仅一个月,顺尔宁销量就下跌了87%。 此后,默沙东在2014年斥资38.5亿美元现金收购Idenix。2016年,丙肝用药Zepatier获批,当年就贡献5.55亿美元收入。 时过境迁,抗癌药已经成了默沙东新的发展引擎。2018年财报显示,默沙东2018年全年制剂收入376.89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创新药Keytruda(俗称“K药”)贡献了71.71亿美元。其九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在中国市场放量的刺激下,销售额也达到了31.5亿美元。 而Zepatier,在产品快速迭代冲击之下,表现欠佳,从2017年的16.6亿美元下跌至4.55亿美元,跌幅超过72%。在此基础上,默沙东想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肿瘤药领域也在情理之中。而对于制药巨头来说,裁员还远远没有结束。
反腐升级
全球医药市场进入震荡期
可以看到,与此前针对研发、生产环节的裁员不同,默沙东此次裁员与销售环节联系更加紧密。分析人士认为,在其背后,是全球范围内营销模式的改变。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赛诺菲、嘉林药业、信立泰等药企为应对市场变化,调整销售团队,甚至直接解散销售团队的消息已经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详见>>《4+7效果显现:赛诺菲、嘉林等调整销售团队,300万药代大洗牌!》) 可以说,4+7带量采购通过挤干药品中间环节利润,起到了促使摒弃带金销售的作用,实现了医药反腐升级,进而使医药产业营销模式实现颠覆。而从全球范围看,针对医药的反腐升级,并不只有中国。 根据美国司法部本月初公示的消息,跨国药企大冢制药子公司Avanir,因为涉嫌给医生回扣,面临付出超1亿美元的代价,用于支付超1亿美元刑事处罚、没收和民事赔偿金,涉案的医生、销售人员还面临串谋索取,接受,提供和支付回扣的指控。 而今年6月,美国止痛药制造商Insys Therapeutics还因涉嫌行贿医生被罚到破产。此外,包括辉瑞、强生、GSK、诺华在内的大批跨国巨头,都曾因涉嫌回扣、行贿等行为受过处罚。 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药企开始战略调整和营销模式的转变,裁员、剥离非核心业务等等,都是其表现形式。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医药腐败查处力度的加大,以及药品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全球药企都面临着合规的压力。裁员、卖厂,或将频繁上演。
编:Hilary
END
推荐阅读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k1o5icbmic7qtjGaeaaMKVtNY5P2Sm5A5xricZTce58bfE9Hbzq0AL05EhnoWwWZg1t9arQuXAv8KdV1rWDJRaYqA/640?wx_fmt=png)
后台回复“群”
进群讨论医药行业新政、激辩医药产业趋势!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uN1LIav7oJ96EBOaTTLTE24J4DVpWNnXmxPvegicaMJEzB9aPpjHXa8sdg9CUdSiaHa8ktqoaMmejDoibH2Wbseibg/640?wx_fm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