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kyMy4ryfZsMPCD7uXKcAuwyo50gZia8fd61frrWGsfXha4Yms5DQXkduZso9R8GVcG8yCNaxHXMkVpK29lXfsA/640?wx_fmt=jpeg)
医药网10月21日讯 近日,山西省长治市与三明市签订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协议,宣布加入三明联盟,成为联合限价采购联盟新成员。
“为满足双方公立医疗机构临床药品及医用耗材和检验试剂(以下简称药品耗材)需求,按照‘为用而采、去除灰色、价格真实’的原则,规范药品耗材采购行为,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长治市决定加入三明联盟。”
加入三明联盟意味着长治市未来将严格执行耗材“两票制”,对耗材进行严格控费。与此同时,长治市可以作为三明联盟的一份子,加入组团采购药品耗材的行列。
山西省长治市最新加入,三明联盟覆盖范围再次扩大
据数据统计,在长治市新加入后,目前三明联盟已经涵盖了15个省份,成员高达53个,包括宁波、珠海、乌海、玉溪和河北省唐山市、邯郸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张家口市6个试点城市及28个示范创建县,以及太原市、鄂尔多斯市、庆阳市、青海互助县、漯河市、濮阳市、铜仁市、贵阳市、江西于都县、江苏启东市、兴安盟、湘西自治州、昭通市、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长治市。
不仅如此,三明联盟的版图仍在不断的进行扩张,影响范围也在不断的蔓延。
大范围的联盟区域覆盖以及大量的采购需求使得三明联盟能够用非常具有诱惑力的筹码进行价格杀价。对于三明联盟的成员而言,加入联盟后可以享受到最低的谈判采购价格。而对于企业而言,面临着不断扩大的耗材市场,若想满足联盟中所有成员的需求,价格和市场必然只能取其一。
国家卫健委倡导,全国复制三明模式
早在上个月,国务院就明确要求加快复制三明经验,量价齐下,推动全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改进程。国家卫健委更是多次发文倡导全国学习三明经验,推动各地医改模式发展。
三明模式的主要特点与国家目前推动医改方向十分的契合,因此国家更加大力的推进各地复制三明医改经验。
实行耗材联合限价采购是三明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按照“两票制”原则,进行组团议价,既压缩了耗材价格水分,又节省了医保资金。而耗材两票制也是国家目前正在进行全面落地的任务之一。截止到2019年9月,在国家卫健委多次要求全面落地耗材两票制后,全国仅剩6省市未作出回应。
其次,三明模式的核心是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强化医保在带量采购中的主导作用。以量换价,加以“两票制”的束缚,流通领域的淘汰率呈现持续攀高形势。目前国家推进带量采购已经进行到了高值医用耗材领域,耗材领域全面降价依旧是各省市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
省级联盟不断扩张,“抄底价”已成采购趋势
众所周知,除了三明联盟外,我国的西部联盟和京津冀联盟也在不断地进行扩张。
目前,西部联盟已壮大成为“14省际联盟”,山东省也加入了京津冀联盟的行列。此外,新兴的沪苏浙皖闽联盟也正在对医用耗材联合采购进行不断的探索。
由此可见,联合议价、低价联动已然成为当下耗材采购市场的统一趋势,市级省级降价仍然是当今耗材市场的主旋律。
延伸阅读:国家局发布监督管理办法 严管检验检测机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kyMy4ryfZsMPCD7uXKcAuwyo50gZia8fV07Sh32ib2A4VjJpC0jauwAbeXCXJvRwFFCVpZCVnWLggB8fLuiaEtDw/640?wx_fmt=jpeg)
医药网10月21日讯 重要监管法规发布了。
最直指弄虚作假问题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规范医学检验检测等机构的活动,增强其主体责任意识。
之前在检验检测行业,另一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承担了大多的行业监督重任,但它的作用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更多偏向事前——资质认定的监管,对事中事后的监管仍有所不足。
据了解,《管理办法》主要解决解决目前检验检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实践中出现的法律法规不集中、不一致,检验检测机构弄虚作假、数据和信息管理不当、各项能力与要求不符等各类问题。
《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医学检验行业事中事后监管完成从0到1的跨越,在监管更加集中和全面的情况下,医学检验行业也将更规范地发展。
处罚力度不算太大
《管理办法》旨在解决医学检验行业事中事后的监管问题,但它的处罚力度并不算大,都在3万元以下。
《管理办法》显示,检验检测机构未按规定取得资质认定证书,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
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由发放证书的资质认定部门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处3万元以下罚款。
检验检测机构及相关人员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拒不配合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
检验检测机构样品管理违反相关规定、未按要求上报相关统计信息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这个行业里,有械企翻倍增长
医学检验是一个亟待监管的行业,同时也是很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据了解,医学检验是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从而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一个行业。
其中第三方检验是近年行业关注的热点,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等械企是行业中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其中金域医学处于领先地位,今年上半年金域医学更是实现了利润的翻倍增长。
据了解,金域医学是一家以第三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外包业务为核心的医学诊断信息整合服务提供商。
根据2019年半年报,金域医学上半年实现营收25.4亿,同比增长20%,实现扣非净利润1.6亿,相比2018年增长了115%,翻了一倍多。
有研报分析,金域医学的多数实验室已陆续进入盈利周期,随着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预计未来三年有望实现30%以上的业绩增长。
行业增长空间大,但问题也多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确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
根据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2016年,全国公立医院的检查收入已达2518.59亿元,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渗透率(占比)约为4.2%,而美国的这一数据是35%。
和美国相比,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还很年轻。
据了解,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经过近100年的发展,产业发展格局已经日渐完善。
而我国的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中,金域医学虽然最早起步,但其核心团队也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运营模式,2003年才正式成立广州金域医学检验。
与美国近“百岁”的第三方医学检验相比,我国此行业还不到30岁。
此外,在整个医学检验行业中,第三方医学检验只是一小部分。2017年我国医学检验市场规模约为2760亿元,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8亿元,其中公立医院的检验科、病理科才是我国医学检验市场的主体。
有业内人士表示,和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发展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就是公立医院占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的主导地位,公立医院非营利性的业务性质和体制因素使其运营较为封闭,其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业务一般均由院内检验科、病理科完成。
据了解,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依靠其技术和成本优势,实现检验样品的集中检测,不但可以节省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降低错误发生率。
但是在社会层面上,当前第三方检验结机构的认可度较低,独立实验室的发展仅有数十年,人们更容易接受大型公立医院的检验结果。
据业内人士分析,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应当加入全国质量控制体系,与医院加强联系及合作才能建立信任,才能让相关部门在医疗服务市场中更多的引入民营资本,为独立实验室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