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统编语文教材选文中,儿童文学作品占80%以上。
著名学者、翻译家、作家朱自强教授认为,儿童文学之所以能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资源,是因为它最能走进儿童的语言世界和精神世界,最容易让儿童产生共鸣。
那么,我们在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时,有哪些需要遵循的原则吗?阅读课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别急,慢慢来!今天,我们就先看看朱自强教授列举出的几大原则,然后,带着思考走进2019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活动时间:11月15日—17日)现场,再听听他与周益民、徐世赟、张建军几位老师之间的重磅对话,一定会收获更多。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8W4wFuIK4ndoXLWLemMzCrXgwzWQYu7WJTjtJnGSPHibEkStq2jrFRjSpRI7anAMaH62W9rWKzicIznP4aaSLcQ/640?wx_fmt=png)
原则1:趣味性
这里的“趣味性”,不是单纯的感官娱乐,而是一种心灵愉悦、精神满足的状态。不是对思想性、艺术性、语文教育价值的消解,而是对它们的深度激话。
这种趣味性是多元的:游戏性、幽默感、驰骋想象、心灵感动、人生智慧、知识探求等等,都是“趣味性”的构成元素。
春天
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
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
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
《春天》这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意在让读者感受大自然的生灵对春天所发出的召唤的应和,孩子们可以轻易感受到那种无以言说的美。
如果我们问学生:春天都说了什么?冰雪融化的原因是什么?顿时美感全失。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8W4wFuIK4ndoXLWLemMzCrXgwzWQYu7WJTjtJnGSPHibEkStq2jrFRjSpRI7anAMaH62W9rWKzicIznP4aaSLcQ/640?wx_fmt=png)
原则2:感性化
儿童的情绪和认知特点,都以感性为主导,敏锐度惊人,具有丰富情感的作品,往往都是儿童优先喜欢的对象。
《流萤》是金波先生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语言清浅,意境唯美。
流萤
我不给你剪裁天边的晚霞,
也不给你摘取夜空的繁星,
孩子,让我们一起,
一起去捕捉黄昏的流萤。
晚云烧得紫了,
慢慢融进苍茫的暮色中;
耀眼的小花隐去了,
山只留下它高高的身影。
快看,天边飞来几点流萤,
一会儿灭,一会儿明,
像一颗星,两颗星,
像一颗颗长着翅膀的繁星。
我从菜园里拔一根葱管儿,
好放进几只流萤,
让它闪出柔和的光吧,
孩子,送你一盏翠绿的灯。
放萤火在你的枕边,
我再编一个童话给你听,
说在夏天的夜里,
有一个翠绿的梦。
针对这首童诗,朱自强教授设计了一个问题:下面对《流萤》一诗的两种评论,哪个说得比较贴切?
1.《流萤》这首诗的语言如鼓点铿锵有力,读来让人情绪激昂。
2.《流萤》这首诗的语言如洞箫悠扬婉转,读来让人心绪沉静。
这样比较感性化,同时也将语言的韵律、节奏与音乐上的乐器联系起来,通过诉诸于儿童的音乐感知,激发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如果直接问: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什么样?特别抽象,很容易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为了使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更具感性化,朱教授建议老师们在说明事理时,要尽量少用论述性语言而多用描写性语言。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8W4wFuIK4ndoXLWLemMzCrXgwzWQYu7WJTjtJnGSPHibEkStq2jrFRjSpRI7anAMaH62W9rWKzicIznP4aaSLcQ/640?wx_fmt=png)
原则3:整体性
朱自强教授所说的“整体性”指向的是语言和文学本身,是将语言和文学看作一个“结构”。
单看“去跳舞娱乐”,好像也没什么其他意思。但是,如果你联系《蜻蜓和蚂蚁》这则寓言的上下文,就会发现这句话有着更深刻的意指。
蜻蜓和蚂蚁
蜻蜓姑娘能歌善舞,唱过了一夏,跳完了三伏。日子过得流水般速,转眼寒冷的冬天已至。田野里荒凉调敝,美好的时光已逝去,哪能再绿叶为家,无忧无虑,饥寒交迫,蜻蜓不再唱歌,肚里空空,唱歌又有何乐?
她满脸愁容,来向蚂蚁说:“收留我吧!收留我!愿借你窝里把冬过。让我吃饱,让我暖和,春天一到我就好活。”
蚂蚁听后冷冷地说:怎么,夏天你没有劳作?”
“夏天哪里顾上这些!我们日日寻欢作乐,鲜草丛里,歌声响彻。”
“哦,事情原来是这样!既然你已经唱够了歌,现在该去跳舞娱乐!”
教师要找到文章那个高高在上的灵魂,沿着它,回溯到山腰和山脚,呈现出文章的来龙去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8W4wFuIK4ndoXLWLemMzCrXgwzWQYu7WJTjtJnGSPHibEkStq2jrFRjSpRI7anAMaH62W9rWKzicIznP4aaSLcQ/640?wx_fmt=png)
原则4:人文性
小学语文的文学阅读、儿童文学阅读必须直接抵达儿童的内心世界,激起儿童情感、思想、价值观上的共鸣,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获得了新的、内在的精神生命,如此才能丰富、深化语文学习的快乐。
威廉·史塔克创作的《驴小弟变石头》,深受世界各地孩子喜爱的现代经典。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魔法创造奇迹的故事,这种爱之于儿童心灵成长的价值,不言而喻。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8W4wFuIK4ndoXLWLemMzCrXgwzWQYu7WJTjtJnGSPHibEkStq2jrFRjSpRI7anAMaH62W9rWKzicIznP4aaSLcQ/640?wx_fmt=png)
原则5:意义生成
意义生成就是阅读者根据文本所提供的讯息,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意义。
丑小鸭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有人读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人读出: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有人读出:真正的丑小鸭,变成不了白天鹅,除非它本来就是从天鹅蛋里爬出来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如此。
而对于小学儿童读者未必一定要明确“清晰”地把意义表达出来,可以停留于朦胧之间的感受层面。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8W4wFuIK4ndoXLWLemMzCrXgwzWQYu7WJTjtJnGSPHibEkStq2jrFRjSpRI7anAMaH62W9rWKzicIznP4aaSLcQ/640?wx_fmt=png)
原则6:形式分析
文学是有意味的形式。儿童文学有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文学体裁就是形式问题。儿歌与儿童诗,故事与小说,小说与散文,童话与寓言,都有不同的艺术形式。
同是一类文学体裁,不同的作品又有不同的艺术形式上的特色。同是一类文学体裁的创作,不同的作家又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
朱自强教授说:“我认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文学形式(语言形式)的分析贯彻、落实得好,语文教育少、慢、差、费”问题的解决就不是遥遥无期,而是指日可待。”
为了那份指日可待,为了进行高效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我们需要坚持原则,找对方法,找对方向。
2019儿童母语教育论坛,用母语阅读世界,不仅有名家对话,还有名师课堂、大家演讲等精彩内容,定不负你所期,欢迎到来~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ARZ6NgjkA58F44kHsnz5JR6IbLVCtl6WmxeMLrRTdVhCxvSlQ1kr4AdZtUFYDwmfvEQZ0LZYhTAnpb9IgKAYsQ/640?wx_fmt=png)
▲
点此了解2019儿童母语教育论坛精彩详情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BVpKo8C3foKCz8qRLInwhzOSMCPqHeCibicSn9Nic8uDHuSddUdiac7nTKOPhSLalQUt0GZa52iaeNQjPXIR5NgExJg/640?wx_fmt=gif)
论坛座位按报名先后顺序排列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