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ZuncomPyfbPOfEeHVIdeII5KBGID5LynZsH7Qf6j6pWzsIb6ElZ1ic4yS5c9DqgA0DN2OxSTBtXJOybOmp44Mg/640?wx_fmt=jpeg)
在清朝末年的1899年,
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中药店发现了甲骨文,这“龙骨”上的刻纹直接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ZuncomPyfbPOfEeHVIdeII5KBGID5LyWjZ3Cw16icURkPViaWFhO2AsoL4tSbbySrQsLicx9ybPDzIJB12kcibI9Q/640?wx_fmt=jpeg)
▲王懿荣
作为目前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已经被发现了120周年啦!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就在近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阳正式拉开帷幕!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ZuncomPyfbPOfEeHVIdeII5KBGID5LywKpo45h8yb1jNoyB2n2PMgVFFubUFibYicr61osAEsNExAFvEyGWEZsQ/640?wx_fmt=jpeg)
此时南阳人董作宾的名字熠熠生辉他主持了殷墟发掘他为甲骨学奋斗一生……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ZuncomPyfbPOfEeHVIdeII5KBGID5Lya2TzFQOaOLnJ7oJJI80lxDpIAQM5WGdbeiblhZCEMcq5jMszMC6ian5A/640?wx_fmt=jpeg)
▲董作宾
董作宾(1895-1963),河南南阳人,字彦堂,号平庐。1926年在河南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文学院任职。董作宾知识渊博,在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古年代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杰出建树,尤其对甲骨学与考古学的科学研究有着划时代的贡献,是我国现代甲骨学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1928年10月,董作宾到安阳首次策划和实施了对殷墟的科学发掘。同年12月,董作宾率先到河南大学作专题报告,介绍殷墟甲骨文发掘的重要成就。1929年秋,在殷墟遗址第三次发掘结束之后,中央研究院与河南省在殷墟发掘问题上产生了争议,双方在傅斯年、董作宾等的协调下,解决了纠纷,并达成了让河南大学师生参加殷墟发掘的协议。其间,傅斯年也在河南大学演讲,引起师生强烈反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ZuncomPyfbPOfEeHVIdeII5KBGID5LyJxnupxAH1TYMLicJgkpgGDRUP4M7Uev0ibtfshkMoVVJurN1nTLlsicYQ/640?wx_fmt=jpeg)
▲殷墟第一次发掘开工,全体工作人员。前排左一董作宾(南阳人),左三何国栋;后排右起:赵芝庭、王湘、张锡晋、郭宝钧(南阳人);王湘前立者张守魁;余为工人及驻军。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ZuncomPyfbPOfEeHVIdeII5KBGID5LyNdQVvddTazxGZyqhmnTuGF5XVtMzVZibpdS4rSoODaMkx8uI1HiaFS1w/640?wx_fmt=jpeg)
▲民国十七年秋,殷墟第一次发掘,董作宾(右)及李春昱测量绘图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ZuncomPyfbPOfEeHVIdeII5KBGID5LymgicicLKHhqkUgWD3gMfRjdLjRyTNhrIibKWXxHtstolk918ce832MsibA/640?wx_fmt=jpeg)
▲民国十八年十月七日,殷墟第三次发掘,开工时拍摄。后排左起第四为董光忠,左五李济,左六董作宾;后排右一为王湘,右二张蔚然;前排右起第五阎佩海,前排左三霍凤东,左四刘金声
1928年至1937年殷墟科学发掘15次,董作宾参加了前7次和第九次发掘,先后8次主持或者参加了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对殷墟的科学发掘,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也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学专家。1931年11月开始,河南大学教授马非百、张邃青、朱芳圃及史学系学生刘燿(尹达)、石璋如、许敬参等赴安阳加入了殷墟发掘队伍。刘燿和石璋如等参加了此后11次殷墟发掘工作,他们后来均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考古学家。
殷墟的发掘,拉开了中国文物考古史上首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的序幕,董作宾也被誉为“殷墟发掘第一人”。
1933年,董作宾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创立了后来被长期使用的甲骨文断代体系的“十项标准”和“五期”说,被公认是中国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他提倡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的结合,是殷商年代学研究的先驱。鉴于董作宾对甲骨学的贡献,学界把他与罗振玉(字雪堂)、王国维(字观堂)、郭沫若(字鼎堂)一起合称为“甲骨四堂”,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一代宗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nZuncomPyfbPOfEeHVIdeII5KBGID5Lys9gFlSGgD83hNYrCGnIcO8A1Uj6stP5gwKIO88kWCE3icfmoa4CffFA/640?wx_fmt=jpeg)
▲罗振玉(左上)、王国维(右下)、郭沫若(右上)都没有田野考古发掘的经验,无法利用地层知识断代,只能算“室内考古学家”,所取得成绩也就相对有缺憾。而董作宾是亲自参与过8次安阳小屯村殷墟挖掘的甲骨学者,所以其取得的成就在另外三位之上。
资料来源:河南日报、董作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澎湃新闻等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Ljib4So7yuWiaUSHX5JrLYdFWLZgwL7l8Mb0iaQddV02kJhtzqLbtibsss1g8WfecjhyTunABCTWt8E98DD3Jyr7DQ/640?wx_fmt=gif)
往期回顾
南阳考古学家徐旭生发现了“最早的中国”!
南阳“国保档案”,24个点图文并茂,找齐啦!
南阳方言不土气,抠掐明白也是个技术活儿
南阳带“营”字的村名,暗藏着怎样的历史?
李贤:明清以来南阳最大的官,力挽狂澜为于谦平反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pCkWs9s58Ps4nMI08pLfU1KP4VXKmQpKaykxcn6icCstwLcvd6Kd6YvH23NpxlicEFFibBsAibruSrmhfIpia72ialrg/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pCkWs9s58Ps4nMI08pLfU1KP4VXKmQpKOqZmLy7uqTAJLG4LHp1ktFtG1ewu8me9NwLn4L22gvTtCZloI54NibA/640?wx_fmt=jpeg)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