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丽江的幸福小屋

丽江的幸福小屋

阅读量:3658437 2019-10-22



丽江的幸福小屋
在这个悲凉的世界中,有一块地方叫作丽江;在这个扯淡的社会中,有一家酒吧叫作幸福小屋。
酒吧的门面是传统的丽江梨花木镂雕,左面是星云汇聚图,右面是风生水起图,雕工精致,独具匠心。踏过临街的小石桥,听脚下的淙淙流水,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醇香。跨过璞石做的门槛,进入幸福小屋。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温馨的黄色墙面,里面穿插着一些黑色的线条,丽江古文字,像极了甲骨文。再有偶尔红色的图腾点缀其间,会使顾客产生一种错觉,宛如走进了自己的心房,那么真实而又有质感地感受自己内心的世界。在幸福小屋,人们无需西装革履地带着面具应酬似地微笑,或躺,或站,或倚,或靠,都是真正的自我,无拘无束,憨态自然。
渐进心境的顾客,无一不感叹幸福小屋的地板。整洁无痕,光滑如镜,总是会引来一些顾客询问,在哪买的实木地板。这地板连同外面的门脸木雕都是出自我们酒吧的跑堂,木雕艺术世家传人,我们都称呼他为“老木”。我们这群幸福小屋的主人来自天涯海角,彼此都守着一个默契的约定:不问过去。老木喜欢一连几个星期对着木料发呆,散发着艺术大师独有的气息,沉浸在如此安静的心境中,老木独自享受这份静


的唯一一位大厨叫李明,长得酷似曾志伟,大家都叫他“志伟”。十几年前拿了国家一级厨师证,喜欢打架子鼓。如今46岁的志伟每天都抱着吉他在酒吧门口摆pose,孤独地唱着忧郁的情歌,希望能够有一场艳遇。彝良地震的时候,志伟背上背包,跨上摩托,连夜奔赴受灾地区,指挥蓝天志愿队的三十名突击者抗震抢险,志伟是志愿队的主席。前段时间,他向我辞别,说是要到海南当一回渔民,亲自下回海。后来,晒得黢黑,皱纹纵生,回到幸福小屋继续做首席、唯一的大厨。我说,你个死胖子怎么还回来呀?志伟说,幸福小屋是我的家,我舍不得,放不下,我喜欢你们开心地吃我做的菜,那是一种家的幸福,我们是幸福的一家。其实,在幸福小屋,他可以继续抱着吉他,幻想一场不期而遇的艳遇。
扫地的是一位川妹子,美国爵士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也是酒吧驻唱的主力。可以说是我们酒吧的招牌,差不多九成的老顾客都是冲着她的心醉的嗓音而去的。每个心碎的故事,配上川妹忧郁的歌声,用扎啤一灌,发酵,沸腾,青春的忧伤在青春的狂放中消解,不留一点痕迹。剩下了就是积淀在小屋中的幸福。川妹招人喜爱,却从不恋爱。怀春的少女不期待爱情,这其中必有故事,可是幸福小屋的谁没有故事呢?不同的故事,聚集来不同的人,分享不同的感觉,但有一个公共的名字,叫“忧伤”。其实,人世间有一种幸福也叫作忧伤。


吧台的收银员,来幸福小屋之前差不多获得了国内的所有散文大奖,敏感好思,独特好奇。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把错综复杂的散事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最令人佩服的本事是能够看透别人内心的想法。因此,我们都亲切的称她为“散文”。散文每天都在面前摆着两个书本,一个是流水账单,一个是散文的随笔。清晰俊俏的文笔记录着小屋里的点点滴滴,她能把我们内心最真切的感受用如此意想不到的文字表现出来。幸福小屋里的每个人都是有自己故事的人,唯独散文。散文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过过许多地方的桥,见过许多地方的云,听过许多地方的故事。散文用笔写别人的故事,而别人的故事在她的生命中慢慢地演化成了自己的故事。一次生命,却展示着不同的形态,商人、军官、诗人、妓女、民工、老板、白领、罪犯.....走在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心力承受不了生命的伤痛,散文选择用脚来缓解心的劳累,于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留下了散文的足迹,直到有一天她到了丽江,潺潺的溪水点点地冲去内心的痛苦;直到有一天,她进入幸福小屋,我的眼神一下子就告诉了她,是这,这就是她生命的归宿。从此,我们的幸福小屋多了她,她则成了我们幸福小屋最有内涵的灵魂,提醒小屋的人们,后世会有人记得我们。

当然了,我们酒吧能够和谐的运转,必定有一位能够取信于我们的员工的总管,必定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情怀,必定有一个能够震慑整个酒吧的气场。“教父”就是这样的人。教父之前是中学的教务处主任,一表人才,才品出众,众人皆知。后来教父读至善至美的书有点钻牛角尖,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想要用死亡来寻求解脱,就来我的酒吧买瓶酒,打算酒醉后一了百了。被我看穿后,稍加点化,于是就赖在我的酒吧,用他自己的话说,来这“荡涤灵魂”。教父自称百无一用,于是安排给他个虚职--酒吧总管。其实,人世间虚的事情得让实在的人来做,只有实在的人才会靠人品努力完成看不见进度的虚事。教父的满肚才华,人很和蔼,和教父在一起,如沐春风。教父偶尔喜欢客串说书,等川妹子下台休息,教父就顶上去,从《东周列传》到《搜神记》,从《山海经》到《三国》,从隋唐传奇到明清小说,一张嘴就是整个华夏,一个故事就揭示时代的本质;喜欢用相声的方式逗大家乐,在这种笑声中,教父能够暂时忘却心底的对于整个世界的控诉。其实,人还是不要活的太明白,彻悟人生如梦的虚无实质,了吾生之必死的真谛,教父最好的同学就是因此选择结束了生命。教父曾对我说过,真遗憾,这位同学没见过我。我回答,真庆幸,我没见这位同学,要不然我会和他一块卧轨。他的这位同学,叫査海生,写诗的,有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幸福小屋里,教父获得豁达怡悦的人生态度,满怀生命的激情,坦然面对生死;学会率性而行,不再受羁绊,痛痛快快地活出自我的真性情;清楚了一切幸福和苦难都是相对的,在丽江品行快乐,在酒吧放下愁苦。

我们酒吧最核心的要数,调酒师。调酒师是我的发小。每年幸福小屋都要招募义工,去大山里面做支教,一期一个半个月,每期之中只有一位才有可能成为我们酒吧的员工。我招人的原则就一条:不牛叉不招。当初,发小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大老远的从江苏跑到丽江,报名参加义工。我记得去接她,她的第一句话是,高级技师调酒师,英式花式都可以,算牛叉吧,在你这呆下去,可否?考虑到她刚刚大学毕业,不能耽误她前途,而她更不可能像教父一样看透人生。在丽江陪她好好玩了很多天之后,我对她说,你这么有优秀,在哪都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没必要在这埋没你的前途,我们这里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等你在外面经历多了,有了故事,身心累了,我会去接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幸福小屋永远有一张你的椅子。之后,她一定曲解了我的意思,独自一人抱着小提琴,历时十四天,横穿罗布泊。回到丽江,眼神一下子沧桑了十年,人一下子变得平静的许多。气温骤差,烈日狂风,沙漠燥热,这都不算什么,和我讲的最多的是她在干尸面前的思索,一种生命的庄严与渺小的感受油然生起,平日见到老鼠都大呼小叫,退避三舍,在死亡之地的她恐惧早已到了极点。一个人处于极度恐惧的时候,要么被打倒,要么重塑更坚强的性格。而她把对死亡独一无二的理解借助精湛娴熟的调酒技艺注入她的作品中,三年来,没有一位顾客点的同一种酒是完全相同的一种味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生命形态,而她,用她自己的话说“已经在罗布泊死过一回了”,凭借超脱生死的感受力,体悟每个人的生命特征,量身酿造一杯专属于个人的酒。在这一过程中,交流是双向的,她从每个人的身上见识到的不同的生命体征同样地也丰富了她的眼界。对于一个超越生命的人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站在整个社会的一角体察社会上人们的种种形态。她是一个牛叉的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扛着小提琴横穿罗布泊的人。偶尔她也会登台秀一下悠扬的琴声,酒醉的人们听她的琴声是一种享受,没醉的人们听她的琴声是一种领悟。有时候,领悟生与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