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双子杀手》:李安和120帧的中场战事

《双子杀手》:李安和120帧的中场战事

阅读量:3659772 2019-10-22


“现在就我一个人这么拍,到底是有什么问题啊?”
李安给大家的印象是低调谦逊、彬彬有礼,在拍电影这件事情上他一直很执着,这两年,走向技术派的李安又显得有些“较真儿”。
 
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票房失利后说:“我被观众打败了,这让我难以接受。我想证明我是对的。”他坚信,采用120帧才是电影的未来。时隔三年,他带来了同样是3D 4K 120帧的《双子杀手》。
 
《双子杀手》的故事并不复杂,对于讲故事的老手李安来说这次难免落入了俗套:美国国防情报局特工亨利,退休之际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杀手的追杀,在两人的激烈较量中,他发现这名杀手竟然是年轻了20多岁的自己。一番对决之后,亨利好不容易与克隆体化敌为友、并肩作战,反杀回去时,一个更年轻的亨利克隆体出现在他们面前…… 其实,对于故事是否俗套,李安当然深知,他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故事上是退了几步,还是希望大家多担待。”他将制作电影的重点指向了技术革命,“李安的一小步,电影的一大步”,事实真的如此吗? 1
孤独者李安
“我希望我还有下部电影可以拍。”李安在10月12日《双子杀手》北京首映式上如此自嘲,对于120帧电影的未来,李安在担忧中前行。
 
3D、4K已经常见,《双子杀手》最大的突破和争议点还是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延续的120帧制作技术。120帧使画面更加清晰、流畅,即使是演员细小的面部表情也在电影镜头下纤毫毕现。
 在电影的开头,威尔·史密斯在两公里外射杀高速火车上的人,而在24帧镜头下,如此快的动作是无法被清晰记录的。 24帧
120帧
这两个动图的对比直观表现出120帧的清晰度之高。
 高帧尤其适合拍摄动作戏,在《双子杀手》的追车戏份中,镜头快速运转,背景中的周围建筑、路人也都清晰入眼、一览无余。3D效果下的画面层次感更为鲜明,屏幕也是难得的高亮。

既然120帧可以极大提升观影体验,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因为太过“真实”。 很多批评者表示电影太过清晰、过度真实,使电影的布景、道具等都被过度放大,损害了电影的景深感和画面感,传统电影美学正在被打破。早在2012年,《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就曾使用48帧拍摄,那时在北美便有两极分化的讨论,最后片方不得不在续作中改回了传统的24帧拍摄方式。 
除了对“电影感”的伤害,120帧电影还存在着现实的困境。高帧拍摄即高成本。要拍一部高帧率的电影并不是在“设置”里把帧速直接调高那么简单,一秒钟所要包含的画面信息量如此庞大,超高清的画面对灯光、摄影、化妆、表演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挑战传统电影创作方式的尝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巨额的资金,由此可见独行者李安面临的压力。
 既然高帧拍摄有如此大的风险,李安为什么还依然坚持?他曾如此解释自己的执着:“那些(24帧的)电影是我生命中最爱的东西,可我已经看到了更清晰的电影,就再也不能假装从来没看见过。”其实,早在拍摄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李安就曾担心这个世界的下一部120帧电影仍然是他的。果不其然,如今还是他孤独走在探索120帧的路上。 2
东方 “主战场”
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这是影史首部3D+4K+120帧的电影。然而,影片在北美市场的口碑却不尽人意,300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绩中,中国大陆就贡献了2300万美元。
 
三年后的《双子杀手》,北美没有一家影院支持120帧版本的上映,首周票房2050万美元,累计票房3651万美元,烂番茄新鲜度25%,IMDb 5.6。反观在北美一周后上映的中国市场,四天时间,1.56亿票房,离《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1.64亿只有一步之遥。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于这两部技术革命产物来说,中国电影市场无疑是这位华语导演的主战场。李安在《双子杀手》首映式上说:“中国观众对于电影还是很热心的。电影发展了很多年,其实很多东西已经制式化了,我觉得全世界很多地方的观众好像都有一种疲惫,例如美国市场。但在国内,大家仍认为看电影这件事还挺带劲的,所以我觉得充满了希望。” 
李安的观察带着全球视角。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累计609.8亿元,占全球总票房的21.9%,位居全球第二位;中国影院共计10461家,银幕数超过六万块,位列全球第一。到了2019上半年,虽然国内大盘增速整体放缓,票房同比减少2.7%,但是IMAX大中华区的营业收入却同比上涨了15.1%,单银幕产出也从去年同期的36.1万美元上涨至37.9万美元。
 从观影人次的增加,到对观影质量的需求,观众对于电影的消费与日俱增,且越来越重视观影体验与视听享受,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电影人对技术升级也显得更有热情。 早在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复星国际就曾与李安合作,而谈到为何会选择再次投资《双子杀手》,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则表示:“李安对创新的追求,让他看到了电影行业的未来,这些新技术的突破也许会颠覆我们对电影的认知。” 据一位影视从业者透露,华夏电影投资了一家美国做放映机的公司,与李安在加拿大的数字技术工作室进行技术合作,研发出一套支持“120帧+4K+3D"格式的放映系统,取名为“CINITY”。现在全国已经有近30块CINITY银幕,到年底会增加到100块。高配置《双子杀手》的放映,会持续2个月左右。相比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时国内只有上海影城和北京博纳两家影院支持120帧高版本放映,今年,能满足高帧率放映需求的影院实现了成倍的增长。除此之外,全国还有超过5000家影城支持3D+60帧《双子杀手》的放映。

但是,影院放映终端的探索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双子杀手》上映当天,就有网友反馈不少影院的零点首映场出现放映事故,昆明某影城尝试12遍后还是没能将影片顺利放映,最终以放映《中国机长》收尾。南昌一影城以杜比视界3D 2K 120帧格式系统放映时也出现了跳帧、掉帧事故,3D电影变2D,不得不暂停重放。
  
3
120帧,你需要吗?
我们到底需不需要120帧的影像?一时间众说纷纭。为此,影剧头版(ID:yingjutouban)在上映首日采访了几位观众。
 小王,一位十分关注技术的影迷,专程从外地赶到北京观看3D 4K 120帧的《双子杀手》,他对记者表示原因有二:“一是单纯感受一下120帧高亮度的放映到底是什么感觉;二是想再次知道李安到底认为什么样的叙事适合高帧率、高分辨率的影像来表现。” 不过电影面向的还是大部分普通观众。一位观看零点场的上海观众对记者这样描述他的观感:“整体打6.5分,5分给技术,1.5分给故事,剧本配不上这电影。120帧感觉像在看高清巨幕版的次时代游戏过场画面,一切都被拟真加强了。尤其是摩托车骑过鸽子群的那段场景,明显感觉是有意而为之的。不是对技术怀疑,而是我内心更期待能够在叙事和人性讨论上具有惊喜的电影,不然我还不如去玩次时代游戏。何况票价还是略贵。” 
同样是观看3D 4K 120帧版本的观众小天,则夸赞了120帧这种技术:“120帧与传统电影的区别很大,我以前看3D很难受,这次则不同。人物栩栩如生,清晰度非常高,追逐戏的长镜头体验感很强,就像自己坐在摩托车上。但是故事非常老套,基本能猜到后面的剧情。“她同样觉得票价较高,“如果不是公司报销不会去看。”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在高额票价面前,如果选择了普通2D版本,那《双子杀手》则就成了平庸之作。“我不了解120帧技术,不知道其中的差别,日常的消费观念觉得200块的电影票比较贵,看过之后觉得故事很一般。”北京观众琦琦对记者说道。 由此看出,故事老套、票价高是《双子杀手》最大的“槽点”。在李安的电影中,豆瓣7.1的评分也仅高于争议颇多的《绿巨人浩克》(6.7分)。截止发稿,猫眼专业版对于影片的票房预测已经从上映前一天的5.8亿滑到了2.5亿。相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内地5.7亿的票房(2012年中国票房前十名),李安的东方“主战场”,此次也并没能激起更大的水花。 
如果120帧的电影能有与之相匹配的故事,李安“现在就我一个人这么拍,到底是有什么问题啊?是我有问题,还是这个世界有问题?”的自我怀疑,会少一些吗?
-END-
作者丨归吾  编辑丨Cindy(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影剧头版独家稿件,影剧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18800206641。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