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6ZpWhgiaAibZfcexmh2TSRLLBbPO3RdTYBAG375Tv5QgsicfKN4ahI4tMALLHox6jicFx3DatwRUqetWNvBiaT0Xymg/640?wx_fmt=gif)
论官衔,他只做到了七品县令,
论制壶,他也不会。
但他一身才华,设计诸多紫砂壶式,
引领了紫砂文人壶的风潮 ,
成为了紫砂界的不朽传奇。
图文|砂海墨韵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Cc4DPrsHmvCehAVn0t8j3IEp4zyb7r60ZMkISJJIsGnMEus95DwWfA/640?wx_fmt=jpeg)
这个人就是清朝文人陈曼生
喜爱紫砂壶的朋友对“曼生十八式”一定有所耳闻。十八在古代是虚数,用来表示数量多的意思,其实曼生壶远远不止十八把。
观其人,知其壶。看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人人都喜欢曼生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5BE6pxZib7UgjCs5aFLK9d6Gr4gqctU3XhgmGu8Egia1MomcCLIQI9TQ/640?wx_fmt=jpeg)
曼生十八式 复刻
陈曼生其人
(一)
1768年,大清朝乾隆三十三年。这是个平静的年头,人们都沉浸在盛世的靡靡之风中。
就在这一年的浙江钱塘,一户落魄的书香门第里,陈曼生“闪亮登场”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S6FU88IHLqRSfkMwAIGcT3fcRtgDgKI5PwDn9OlBIrORr5AbicjE6Yw/640?wx_fmt=jpeg)
然而陈曼生从命运手中,抽到了一手烂牌。他少年丧母,父亲迫于生计,只得远走他乡谋生。
陈曼生和弟弟被送到了江南士族的外家亲戚生活,他们对陈氏兄弟照顾得很好。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unXFEkbeb13vQK6YbMuwOicy5nhkJB1fT2NWKbiaKDrbUpxw8rMuR4kw/640?wx_fmt=jpeg)
舅舅们更是很早就聘请地方名士为塾师,让他们开蒙读书,使他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广泛涉猎诗文书画。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那个年代学子的终极追求。对于天资聪颖的陈曼生来说,此时的前途,看起来无疑是一片光明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HY4sJuIEYfqOcC0Q8yEKtOhO2ojYSic58W4UOwxwpzM6oibYtrwM6uHw/640?wx_fmt=jpeg)
那么,从此以后陈曼生就能像小说男主角一样,一路逆袭,走上人生的巅峰吗?
大量的事实证明,命运的上升乃至阶级的跨越,其过程必然是曲折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fGKJnQPauQ07Q94zVeo79poia5aAtm7mp5p4nxS3aJIicibrwCjL9ah6g/640?wx_fmt=jpeg)
曼生百衲壶 复刻
(二)
漫漫科举路,让很多人留名青史,对更多的人来说却是条“死”路,白头赶考翁,大有人在。
不过,若你真的才学拔群,比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考试,倒是有一条路可以“曲线救国”。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KUvrluFLEzxnLmgHLJqQicthPCXbL3sicH9opQT6QCOibbxOnMSCEebUw/640?wx_fmt=jpeg)
陈曼生绘 夏荷图
那就是copy“诗仙”李白的路线。先去四方游学,拜访先贤,结交同道,搏取江湖文名后,再筑巢引凤,那时入朝当官,就容易多了。
陈曼生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三)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陈曼生虽然家道中落,但他的爷爷却着实有些来头。
曼生的爷爷叫陈士璠,工书法,尤精小行楷,是乾隆朝的名士。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J9DKs6QTEpibeYkeX5WaCrPj8QSib0rDcIuebkZ1CCGyTo8HptmOqibtw/640?wx_fmt=jpeg)
袁枚像
陈曼生知道,爷爷陈继善与乾嘉年间的士林“大神”袁枚是总角之交,两家有着世交之谊。
于是,陈曼生在初出道的头几年游学中,曾经五次去江宁小仓山下的随园,拜访并求教于袁枚。
目的自然是希望袁枚能有所提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PlnrCsqqamkC40V5ibpjCoAkfkJgLlX8fwibEm0jufohKicfFPyOckzCw/640?wx_fmt=jpeg)
曼生石瓢提梁 复刻
(四)
34岁时,陈曼生终于如愿以偿,受荐参加贡试,得以拔贡,次年又入京应试,又夺一等,被分发广东任候补知县。
拔贡是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
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很多时候,我们站在命运的转折点,却还以为只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
这时的陈曼生,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不由得回想起了当年第一次敲响袁府大门时的忐忑,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正是袁枚的提携,让自己打入了高层次的西湖文化交际圈,因此结识了一班喜欢诗书画印的同道好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tgJsCgGKXE1iaFJicGuGArUnXNwib284nNTzTWcTicnN6cysyZsOVzXl6A/640?wx_fmt=jpeg)
陈曼生 印谱
尤其是是江凤彝、何纪堂这两位挚友,联袂向山东学政的阮元举荐自己,让自己成为阮府幕僚。
这才让自己有了今天成为“备选”官员的资格。心中顿觉,命运还是垂青于我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2ic16dNrdnDtN2USdMrsD6P0Rf9HWhNCpVmib0rUzwhUQgYe5lvzdurw/640?wx_fmt=jpeg)
曼生石瓢提梁 复刻
(五)
然而,命运就像大海一样瞬息万变。
每个人都是命运大海中的浮萍,浪来,沉;浪去,浮。
在入京应试的次年,35岁的陈曼生,先是痛失长子陈宝云,再是父亲陈京因病离世,继而后母又撒手人寰。
重孝在身的曼生,与当官的机会失之交臂,空有“候补”资格,却一官难求。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arc832bibnp5BEVYib8q9dzKbcswaEW2FCv8VAjWBBr0cTLQic9uFOrzA/640?wx_fmt=jpeg)
此时的他只觉得上天不仅仅是给他关上了一道门,还要把窗户都堵死。
他痛苦之极,写诗叹息道:“南经岭海北幽并,愁听黄河呜咽声。万里封侯应让尔,可怜骨相是书生。”
他终究是失意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Xrgdue1IlWBHmyTqjvnlok9UtwHEPpkMM1nxShIWV0ytsDfQnrkHlw/640?wx_fmt=jpeg)
曼生匏瓜壶 复刻
(六)
纵然他勤勉好学,纵然他诗文出众,纵然他妙手丹青,纵然他为人诚恳,但他依然只是个落魄文人。
自古以来,入幕之人大都是有正才实干的人。也正是因为腹有才学,所以往往不甘心就这样仰人鼻息地度过一生。
陈曼生当然也不甘心,他的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藏在深夜的每一声叹息与每一个辗转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pkRb6kCzMwiagcicIHsaKV1QyDRGJv1IUPpBGSVMKBfjufmLlYo62gsw/640?wx_fmt=jpeg)
好在,还有茶。
纯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诗魂。给陈曼生愤懑的内心注入了特别的安慰。
由茶及壶,他自然也爱上了紫砂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UP5HlEyiasdwupLU8NkNjzWibo92ha4LZndpOZ1lC1cF96W3qSYq2FfA/640?wx_fmt=jpeg)
曼生柱础壶 杨彭年制
即使细微如蝴蝶振翅,也能煽动千里之飓风。
此时的曼生绝对不会想到,命运已经替他安排好了另一条路线,日后他会因此爱好,而开创出一代紫砂新风。
真正让他留名千古的,是紫砂。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Tw10DcVZ2Ypz1ziaxCb8sj1q3aud8kibd9bLznibuPGQtZlfdV1aV4Qxw/640?wx_fmt=jpeg)
曼生高井栏 复刻
(七)
后来,在大学士阿桂的孙子那彦成与两江总督铁保的合力举荐下。
陈曼生的“广东候补”资格,终于得以改投江南候补,通过省试后,他当上了赣榆县宰。
及至1811年,陈曼生实补溧阳县令,走马上任时已经44岁了。
多年间郁结在他心中的愤懑,改变了他的性格,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0Z5mkT7AloQ7RZlAgd6nLchEoqm6OqniaHFU8bErCD72WZ0qc605WxQ/640?wx_fmt=jpeg)
陈曼生 扇画
放在今天,40岁正是拼搏的年纪,要知道任正非43岁时才创办了华为。
可古人的40岁,与今人大有不同,要知道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王勃,仅活到了26岁。
太晚了!陈曼生的大好时光,全抛在“为他人做嫁衣”的幕府生涯中。
对于仕途,他早已意兴阑珊。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veGn5pBlNzeJtou93SxC4ymKQ5MGibCt8pYkU2Pr8oFAcjPLjJYHuOw/640?wx_fmt=jpeg)
曼生仿古井栏 复刻
(八)
古来,失意的文人一般都会采取两种途径排遣自我,要么是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要么是豪放豁达,以物寄情。
陈曼生显然是第二种。
他在居所专门僻出一间大房,用于藏壶、赏壶。作为信佛之人,室中还悬挂着巨幅南无阿弥陀佛像。
友人因他既礼佛,也爱壶,便建议取“曼公”与“佛号”的结合之意,把此室取名为“阿曼陀室”。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txprOREjXIZHllmEpKOAKfmo5Eku4iajqVSibFQm9GzI7KyXiauzajFaQ/640?wx_fmt=jpeg)
曼生葫芦壶
这时的紫砂圈,还沉迷于奢华的技法装饰之中,金雕玉饰之风盛行。
他爱喝茶,他更爱紫砂,他已不满足于现有的、庸俗的紫砂之风。
他要寻求突破,他要寻求改变!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qw1icr9DSC97APSibEHAbicJL2YkVoJKzic3WNic2GQX1GiahOz5c9M2HiclQ/640?wx_fmt=jpeg)
曼生葫芦壶 复刻
(九)
紫砂名匠杨彭年,比陈曼生小20多岁,他与妹妹杨凤年一起,在宜兴以制作紫砂壶为生。
杨彭年制作紫砂壶的手艺,在当时的宜兴首屈一指。
他制成的紫砂壶,气韵非凡,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FSODMjTK22on7Ow1ZRDpnDZQH3BjAVDd1cZ9vFNxOicKRvAYibtxXRhw/640?wx_fmt=jpeg)
曼生却月壶 杨彭年制
陈曼生与杨彭年具体如何结识早已不可考。
或许是一次偶然的宜兴之行,陈曼生结识了宜兴制壶匠人杨彭年。
一个爱壶,一个做壶,两个人一拍即合,为后世开启了“曼生壶”的传奇故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65lM4GkjcfaANTToJJ1E0CvR14hz0h8rY5noJrtFCJ5bP7pDcGdZ6g/640?wx_fmt=jpeg)
曼生笠荫壶 复刻
(十)
曼生壶以刻绘见长,壶铭以记录茶事活动、心情感想、化用典故为主,简短不赘言。
在那个没有微信朋友圈的时代,紫砂壶就是陈曼生发表心情、语录的载体,曼生壶就是陈曼生的“朋友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FySaHwbuurw8FiblGgoaohUyjiba06DbIWtNVqVnwDpicEKGIjhk6bNkQ/640?wx_fmt=jpeg)
曼生合欢壶
他把心中的郁闷,转化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曼生壶铭,总是豪放中带着些许婉约,幽默而富有生活趣味。
后人欣赏“曼生壶”时,无不为壶上的壶铭文字吸引。在某种意义上看,他是说与后世知音听的。
这像极了今天年轻人们说的“佛系生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icmf8ghUHhJNMn7teblM55WnG1cyt37m0ShRRLH5YOBF2DtL2nhibNmA/640?wx_fmt=jpeg)
曼生 周盘壶
(十一)
虽然没有在官场有一番作为,但陈曼生心底的某一处角落,应该始终安放着那个“达则兼济天下”的梦想。
道光二年(1822年),也是陈曼生逝世的那一年。他在一把井栏的壶底刻下“为官心存君国”几个字。
这是他在壶上最后的绝唱。从此,人间没了陈曼生。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rDDsg4YOFUHQXyibibl8jic2MmbFbia3icw5ldVCmic5OZgKWooSJ8PviarUw/640?wx_fmt=jpeg)
曼生井栏壶 杨彭年制
曼生多才多艺,诗词书画、金石篆刻无一不精通。只是他对紫砂壶的巨大贡献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明珠太亮了,于此相较,别的才华就变得黯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0jOwrQNrPfZxZibg0YeV1a1pBv1Ticn6rZWjR9stcx1Hnagf2ib5JX3Lw/640?wx_fmt=jpeg)
曼生半月壶 复刻
(十二)
清朝文字狱盛行,及至晚清,国力衰微,文坛肃杀之气尚存。
家国不可轻言歌颂,又不可议论政治,文人大多只能把才情寄托于世间风物。紫砂壶成了很多文人的心头好。
字以壶传,壶随字贵。
曼生之后,由文人参与设计的紫砂壶,被称为文人壶。由此紫砂也从实用器走向了艺术品的殿堂。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fWyTPicBlebuGek526Mg38vE76WicPdXZg5ZZkUy8HuaaGPux7MJ6bryWKVbwq6CUN8QPstgd0Rpog/640?wx_fmt=jpeg)
曼生半月壶 复刻
倘若世上真的有灵魂,倘若真的存在一个隐秘的地方,住着所有逝去的先人。
这时的陈曼生肯定结识了更多的紫砂名匠,与他们谈壶论道,惺惺相惜。
执壶品茗,回首自己这一生,他又会不会觉得:
此生 , 足矣。
(谨以此文,致敬曼生。)
推荐阅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eiaia1V0icnnB0DiaiawO7Jic5RicubP1DHgggarVS0xYdIxfbiad7ChcibVlH0XlsTy6tArdJKjfsQ9lRQDw/640?wx_fmt=jpeg)
玩壶开壶指南
拿壶方式
养壶重点
鉴别泥料真假
一厂老壶
假壶鉴别
壶型全手半手
壶型大全
曼生壶形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ZpWhgiaAibZdwprKPRar8tJqucKZN8MDrxuDSMCMm8mTEZnhR2DJichzwqZsWgVfvBrtLaTTmLrgtIrCsa1nicibeg/640?wx_fmt=jpeg)
点个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