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众号的思想和执着
点击上方蓝字‘幸福的味道’关注
![](https://mmbiz.qpic.cn/mmbiz/cZV2hRpuAPjEIibB1UYw1VMPzscNxReKZVxEh23qB9KgPqFq3uoyBy3M93PcFOunrvjkYVrtfvXMworbBuWAZ4A/640)
来了个帅哥,骑摩托车来的,宝马水鸟。
聊了一会。
我说,听口音,你是西北人?
他说,马踏飞燕。
我说,武威。
他问,去过吗?
我说,去过,你们那里的葡萄酒也是一大产业链。
他说,没搞好。
我说,前几年葡萄酒节我还去过,说是与波尔多同纬度。
他问,你去玩还是?
我说,也玩过,也工作过,算是支教,去过某某县,那里有个庄园叫啥来?
他说,瑞安堡?
我说,对,对,对!反正那地方很穷,你要是看看卫星地图,都产生恍惚感,仿佛自己生活在沙漠里。
他问,支教有意思吗?
我说,我是炊事班的,我对登讲台没有兴趣,我是看一群大学生的表演,校园是新的,教学设备也很先进,有电脑,有投影仪,但是都被锁起来了,平时几乎不用,貌似也没人懂得怎么用?
当时,我跟这些支教的大学生讲:咱就是来体验的,来换位观察的,不要试图去改变什么,同时你们也是一个窗口,让孩子们观察世界,你们彼此是平等的,你不要带有救世主的心,就是平常心,你我都是试验品。
这些大学生挺有意思,总是试图去启蒙孩子,让大家跳出课本去思考。
结果,学生们全傻了。
问,你们想不想去北京?想不想出国?
答,想。
大学生们仿佛被感染了,看吧,他们是有求知欲的,可是你布置了作业他们完成不了,纠结不?
还有,就是这些孩子学习真不行,很多东西他们压根就没见过,你怎么让他们思考?与城里的孩子真是差了一代人,若是读课本还可以,只要你让他们想,让他们提问,就完了。
我属于里面比较调皮的,毕竟我年龄大,跟老师们混的也好,老师私下里就跟我讲:这里的孩子不争气,脑子不太好使,不要期望太多。
不用初三,大部分就辍学了。
大学生们很痛心,不断地感叹,中国教育到底咋了?
我觉得你们真是大惊小怪,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当年发生在我身边的,跟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现在多数都在家种地……
我们去家访。
家里穷的,基本上只剩老人与孩子,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
我看待这一切,仿佛都很麻木,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世间百态不就如此吗?有穷有富,有前卫有落后,谁也不要试图去改变谁,为什么你们总想着去改变别人呢?
所以,支教的一些大学生就看不惯我,觉得我冷血。
好吧。
他们看这一切都觉得好陌生,中国竟然有这么穷的地方,而我看这一切呢?感觉好熟悉,因为这一切我都经历过,我们小时候,基本上一年就是3双鞋,2双袜子,春秋一双,冬天一双,夏天一双,所以我做梦总是梦到没有鞋子。
现在,偶尔也做类似的梦,我每次这么说,读者都要给我买双鞋子。
为什么我们今天如此的贪婪?就是因为穷怕了,为什么对侄子如此的纵容?比他妈还放纵,也是穷怕了。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他,我觉得你是觉悟之人。
我说,没有,没有,依然功利,说了不怕你笑话,我现在连县城的户口都没有,这都是我阶段性的梦想,我现在接触10个人,其中9个是初中毕业生,包括我接触的亲戚朋友里,貌似就我表姐跟我是读过高中的,你能理解我所处的高度不?
他问,你觉得什么能改变中国教育?
我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决不了经济问题,哪怕再出10个马云来扶持乡村教育也白搭,因为父母眼界上不去,儿女眼界一定也上不去。马云的计划是蛮牛B的,开阔乡村教师的眼界,那么自然也会顺势改变孩子的眼界,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乡村教育,但是治标不治本。
他说,我父亲是武威人,我母亲是绍兴人,我母亲是军人。
我说,兰州军区。
他说,是。
我问,你留学过?
他说,是。
我问,哪个大学?
他说,芝加哥大学。
我问,学的什么专业?
他说,天文系,硕士。
我说,李政道。
他说,对,张钰哲也是,我从小就喜欢天文,我父亲就是一个天文爱好者。
我问,你现在主要做什么?
他说,毕业后我在奔驰工作。
我问,是研发?
他说,销售,主要是货车。
我问,中国货车与奔驰货车的差距有多大?
他说,至少20年吧,就是说,2037年中国造出来的货车可能跟今天奔驰货车水平差不多,其实我说的比较保守,中国货车是简陋的、粗糙的。奔驰货车可不是,那是先进技术的体现者,例如空气悬挂、液力缓速器,这些都是先用在高端卡车上,后来才设计在乘用车上,奔驰S上的很多技术都来自奔驰卡车(这是他的观点,对于货车,我不懂)。
我问,为什么厂家会花大价钱研究新技术呢?
他说,奔驰一辆货车动辄百万,高价格、高毛利,从而有资金去研发更多的新技术,国内厂家由于技术积累的原因和低毛利的因素,只能做出适用于中国市场的低端车,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问,你如何看待汽车行业抄袭?
他说,老百姓都是反对抄袭的,但是抄袭才是学习的捷径,不仅仅外观要抄袭,技术要抄袭,管理流程也要抄袭,检验标准也要抄袭,什么都抄袭,那么我们才能进步,若是非要逼着车企搞自主研发,那就是死路一条,中国重汽有两次大跃进,全是抄袭的结果,一次是斯太尔、一次是MAN。
我问,你感觉中国机会在哪里?
他说,互联网技术,不知不觉中,其实已经是站在世界之巅,你在国外体验一下银行业务、快递业务、外卖业务,你就知道中国的互联网有多牛B了。
我说,所以我说,等我们的娃长大,可能不需要留学了。
他问,你如何看待虚拟货币,例如比特币。
我说,我这个人属于保守派的,看电影也是如此,等大家都看过好几年了,我可能才翻出来看看,我不喜欢尝鲜,包括吃饭也是如此,去外地,我很少点当地菜,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板、短板,既然我不是一个激进者,不是一个冒险者,那么我就不会去尝试这些,所以比特币、ICO,我无法评价,因为我不会试,也不会碰。
他问,如何看待李笑来带着大家一起玩ICO?
我说,粉丝们若是通过ICO赚到钱,可能未必会对李笑来说声谢谢,若是赔了钱,那能组团杀了他,但是从长远来看,赔钱的概率是大于赚钱的,这本身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另外事情搞得太高调了,自然会有人出来监管,其实我心疼的不是李笑来,而是罗辑思维的粉丝被当韭菜割了,最心疼的应该是罗胖,但是他又什么都不能说,因为人是他喊来的,貌似几天搞了1.85亿?
他说,是的,美金。
我说,我经常带队旅行,我属于集权式的,就是不管什么事,一般都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大家偶有怨言,但是也会服从,团队从来没出现过撕B之类的事,后来有队友自己组团出去旅行,搞民主,意思是什么事都要投票,结果呢?中途可能就散了,国家货币全是集权式的,数字货币全部是民主式的,一句话,把大权力交给老百姓时,就是毁灭的开始,货币属性必须由国家管控,管控不仅仅是管还有控,就如同汽车里的防爆胎一样,即便是扎了轮胎,依然能跑,这就是国家的作用。
他说,你的观点是不应该碰。
我说,是的,可以参考我的观点,但是不要盲信我,当年玩比特币的,我给的建议全部是NO,现在看看,不是耽误人家发财了吗?
他问,数字货币是不是趋势?
我说,实物货币的数字化是趋势,但是依然是集权式的,中国在数字货币研究领域是处于世界前列的,我们总习惯性的认为政府的就是草包的,其实非也,我给你讲个故事,很多教育机构都试图颠覆传统教材,包括我自己也认为传统教材太弱智了,后来,我结交了一位忘年交,他就是教材组的,他跟我讲,国家集一流人才编出来的教材,难道不如一位野老师自己写的教材?教材是无比严谨的,就如同顶级医院一样严谨,但是人们貌似更容易迷信乡间老中医神医。
他说,我懂了。
我说,在这个时代,你一定要坚信一点,国家是最好的背书机构,不要轻易绕开国家,明白不?
他说,这次来,我是有事找你商量的。
我问,什么事?
他说,我现在主要做冷链运输,跑珠海专线。
我问,奔驰货车?
他说,是。
我问,几年能回本?
他说,最慢两年。
我问,比飞机运输、火车运输、传统货车有什么优势?
他说,飞机一天,我们一天半,火车两天,传统货车更慢,一个月九个来回,货源是比较稳定的,主要是针对生鲜电商的跨区域调仓。
我问,你是想众筹?
他说,对。
我说,这个事我帮不了你。
他说,我是想众筹合作伙伴,例如你有钱,你买辆奔驰货车挂靠在我公司里,我们签订分成协议。
我问,为什么不贷款搞呢?
他说,贷款买车也是要付首付的,会加重我的投资压力。
我说,你可以找其他人尝试一下,我这里做不了,我跟你说实话吧,我在这个位置越久,越觉得坐不稳,所以我必须要做减法,做减法的意思就是不跟读者之间产生一毛钱的关系,只做纯粹的书写者,自媒体之死,基本上都是死在了钱上,咪蒙被封了,回来依然是满血复活,因为她充其量是受道德抨击,但是不会受法律约束,就是说,我们吹吹牛,没啥,大不了读者骂我几句,骂我是猪是狗都无妨,但是,假如我忽悠了他们做投资呢?他们可能一句话都不会多说,直接端起法律武器来扫射我,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
他说,我与他们签订协议,车子又在他们名下,没有半点损失,对不?
我说,一句话,赚钱时,大家不会对我说声谢谢,赔钱时,大家一定想杀了我,就一句话,要不是相信你,我们咋可能买个大货车呢?
他说,我觉得是个机会。
我说,我相信你,但是……,我现在想了想,过去做错了很多事,包括鼓励大家走出去旅行,鼓励大家创业,这些都是错误的,就如同支教的那群学生试图改变那群孩子,很多事都是经济基础决定的,有钱了,自然就走出去了,没钱的时候,走出去了,哪怕大呼过瘾也白搭,世界再大也是外面的,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有时我看身边人,我觉得他们活得真麻木,不用说别人,我姐她们可能一年都出不了一次县城,她们就是绝大多数本地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是不是行尸走肉?过去我认为是,现在,我认为这就是生活,是常态。
所以,我不再怂恿,不再呐喊。
我相信他说的,我也认同他说的机会,包括他给我看了他的APP,上面有他的货车目前的行驶状态,包括他的结算清单,我都相信。
甚至,有那么一丝心动。
是我想入股。
但是,我又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轻易进入不熟悉的领域,隔行如隔山,虽然他的确非常优秀,各方面碾压我,但是我现在很难通过外在状态去相信一个人,因为我见过太多开着豪车的穷鬼了。
--------------
文章有偿阅读,付费自愿,单篇1元,包年20.18元,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赞助。
文章有偿阅读,付费自愿(点此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