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zWsUTFFxyQQE47czgGKgwGgdrXnsH3PNInBclXDZoicyabb5TEZNDsOwyuMfr0YiabykTXdEIbh1QI3Vvo9ia2utw/640?wx_fmt=gif)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剖析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57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9万亿元。在广阔市场的推动下,跟养老有着天然关联的保险公司也纷纷涉足,企图抢一杯羹。“保险跟养老有着天然的联系,从长远来看,商业保险是我们中国应对老龄社会到来的国之重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保险参与到养老产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选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OKMCFopmfVNaNTp8E9DqlXUpxlaVGsn8TUeOlDcuzCeJIHDHsCsQ7byzTyYr7ywWJbt5ZTfMlNBgiagVfafzcw/640?wx_fmt=jpeg)
2035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比将超1/4
当下,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据悉,进入老龄化社会20年来,老年人口数已从1.31亿升至2.49亿。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数据称
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8年,中国老年人口净增1.18亿,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预计2035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4,2050年前后将超过1/3。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OKMCFopmfVNaNTp8E9DqlXUpxlaVGsnVQXQZxUnH2ibDzgltQVlF9ibX8RYQ4tv7y40UHxTDtdibKfzLvSHPxASQ/640?wx_fmt=png)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
“从现在到205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从约2.5亿增长到近5亿。与此同时,15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从现在的9.1亿减少到7.2亿,比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总量仍多1.8亿,劳动力供给依然比较丰富。”当前,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健康寿命的延长对老年人口的经济参与提供了基本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动态的。”随着多年来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对于老年人慢性病、医养结合等民生问题的关注,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正经历从“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未康先老”向“边备边老、即富即老”的转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指出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老龄产业发展近年来也面临着黄金机遇期:各种公共政策在有力推动产业发展,例如养老服务、智慧养老,以及多地推行的适老化设施改造;中国老年人消费观念的变化也将推动中国老龄产业规模不断增大;老年人对护理、旅居养生等多元化需求,以及科技的发展也给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险企多元化参与养老产业
在市场的推动下,也是看到老龄化下的养老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旺盛,看好这样的“银发经济”,险企也开始多元化参与养老服务产业的布局。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险企参与养老产业采用的形式多是“保险+养老社区”的形式,以达到为老人提供财务管理、保险保障和养老服务的目的,不过险企介入养老社区项目会有“轻资产”“重资产”之分。▼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zWsUTFFxyQTtlBGgw9yza41QOZM6eWsQJiaaz94caxibNT0cehFicdU6yjxtgdrP75g8VCmEfyIibJLeMqEzK2gibIg/64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