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边蓝字,关注我们!
提到长沙解放路,有人说,它是全城最年轻的街道,密布着当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红打卡地”;也有人说,它是全城最古老的街道,承载着老长沙人的时光记忆。

在全长4.7公里的解放路周边,散布着多条历史文化街区。曾经,这里孕育、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将士。今天,这里民国风格的古建筑,经过政府的修旧如旧、有机更新,既保留住了长沙的历史文脉,也改善了居民的居住体验。
“改造之前脏乱差、没有绿化,现在心情舒畅、过得舒服、住得也开心!”“以前的院子没这么好,现在宽敞明亮,我70岁了,住这儿多好,交通方便,到哪儿都方便!”长沙市芙蓉区白果园巷的居民纷纷说道。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微创手术”,打通了城市的“毛细血管”,而留住的长沙记忆中,包括着解放路的更名。清朝初期,它因青石桥得名青石桥路,后来曾改名中正路,1949年8月5日,它同长沙这座城市一起获得新生,这条路也有了一个新名字——解放路。
北
解放路
南
N
S

今天的解放路,北边是繁华的都市,长沙独特的夜生活文化也在此兴起。南边是古街,部分被划为历史街区,仍旧可以感受到老长沙城的古色古香。“解放路南边的登隆街、苏家巷、白果园等地保留原貌,已成为长沙市芙蓉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对老街古巷的修旧如旧,既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又留住历史的文明。”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沙市地名委员会专家库成员陈先枢老先生告诉记者,这种城市的“有机更新”,为长沙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解放路上,可以看到现代和传统的结合,一边是现代,一边是传统,很好地体现出这座城市的特点。
在这条街上工作生活的人们享受着“两面生活”。太阳落山后,步行街上人流如织,解放西路逐渐躁动起来。80后小伙彭登10年前来到长沙工作、创业,在解放西路上创办了一家音乐酒吧,他希望自己能给长沙注入一种全新的音乐氛围。国庆节前,他为国庆期间的演出做了最后的筹备彩排,酒吧里中国红格外醒目,《我爱你中国》的歌声此起彼伏。“‘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是长沙人的性格。这里的年轻人去酒吧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很喜欢接受一些新鲜的东西。”彭登说。
据了解,为引导长沙解放西路上的娱乐文化朝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从2009年开始,长沙市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万名市民进歌厅”是其中的重头戏。据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吴洪介绍,仅2018年长沙就发放了免费消费券近20万张。此举让解放西路“惠民生显担当”的娱乐精神受到瞩目。
长沙的娱乐文化发展在全国独树一帜,夜间经济的繁荣活跃也有亮眼的成绩。今年国庆节前,湖南首个“夜间经济服务中心”在长沙解放路周边的步行街正式启动运行。每晚八点到次日凌晨两点,这里的“夜间管家”会协调多部门联动、提供便民服务、监督夜间经济的安全管理。这里也因为活跃有序的夜间经济环境,成为游客新的“网红打卡地”。

如今,走在解放路上,长沙“笑工厂”里,本土方言相声和小品座无虚席;青山祠巷内,湘剧、长沙花鼓戏、长沙弹词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戏新腔”再现生机;酒吧中,创作团队将湖湘文化与世界音乐潮流融合,节目备受年轻人的追捧……这里流淌着长沙的城市百态,引领着新的时尚风潮,还有永不消逝的青春和梦想。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帅涵华
校对:郭亚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