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社交恐惧,正在拖垮你的生活

社交恐惧,正在拖垮你的生活

阅读量:3680387 2019-10-22




说到内向,可能大家都很耳熟,如果周边有个人不太爱跟人说话,总喜欢一个人呆着,我们会说这人有点内向。内向是一个人天生的气质特点,不论是外向还是内向,都没有好坏之分。相较于对外拓展人际关系,内向的人更喜欢一个人做自己的事情。
与内向的表现相似的一种状态叫做社交焦虑。它指的是对社会交往的恐惧,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者常会表现出人际回避,如宅在家里、不愿与人沟通交流等,看似和内向的人很像,但社交焦虑者需要通过努力去克服自身焦虑,而后者却并不需要。
当我们需要通过回避的方式来避免自己因为社交活动而产生的恐慌时,社交焦虑就产生了。常见的表现如:拒绝他人的邀请;不停的盯着手机而不敢望向他处;不愿去到人多的场合尤其是需要与他人互动的场景;担心别人觉得自己愚笨而顾虑重重;每次聚会只呆在小角落里,生怕别人关注到自己….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
无论是长期的或者是急性爆发的社交焦虑,心理学家Ellen Hendriksen(艾伦·亨德里克森)认为管理焦虑的有效方法,就是有意识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承受那些会让我们产生恐慌的东西。也就是离开你的安全区,做一些让自己原本害怕的事情,直到这些事情不再让自己感到害怕为止,即“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
这里有4个策略可以帮助你理解和管理社交焦虑,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焦虑状态。
1、 弄清楚社交焦虑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说,社交焦虑的根源是害怕“暴露某些致命的缺陷”。我们经常会担心我们的外表,担心自己看起来会像自己感觉的那样焦虑。例如,我们可能会担心别人看到自己汗流浃背、脸红的样子,或者听出自己说话的时候声音会颤抖。这种恐惧会进一步发展为: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说话很无聊、自我没有独特个性、滔滔不绝地说话但却没有一点吸引力,以至于没有人愿意和我们一起出去玩。也因此别人会认为我们根本没有社交的能力。最后,我们甚至会担心我们整个人格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有缺陷的。处理社交焦虑首先需要弄清楚你认为的自己“致命”的缺点是什么,也就是你害怕会暴露出来的缺点。事实上,当你弄清楚之后你会发现你原先害怕暴露的缺点或许未必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而且肯定不会致命的。
2、勇敢面对社交焦虑,做自己害怕的事情谎言一:“社交焦虑让我们认为最坏的情况肯定会发生。”
谎言二:
“如果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你会没有办法面对和解决。”
事实上,最糟糕的情况并不会经常发生,因为世界总体上是良性发展的。而且,无论多糟糕的事情都不会致命,因为人们是有能力去面对和应付所发生的事情的。要反驳这两个谎言,首先要仔细去想象一下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当你发现了最坏的情况是什么,了解到自己真正害怕的东西,那么你就有了与最坏的情况去辩论的基础和前提。你可以去评估最坏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它真的发生了我们是否可以承受或是找到解决办法。所以,当你被这两大谎言所“欺瞒”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去实践它。当我们逃避时,我们就没有机会去反驳上述的两大谎言。
我们就没有经验去了解和发现,原来大多数人都是好人、坏事通常不会发生、就算这件事发生了其实也不过如此。即使坏事可能发生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依然能够处理。
不信,检验一下试试?
3、放下焦虑,尝试主动社交
我们经常认为我们的感觉会表现出来。如果我们感觉到焦虑,别人一定会看到我们的焦虑。但通常的情况并非如此。焦虑虽然让人感觉很明显,但在外部看来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夸张。
相反,显而易见的反而是我们的“安全行为”,即我们人为抑制焦虑的行为。比如翻看手机、盯着地板、小声说话等。这些动作虽然会让我们和别人相处起来感觉更好,但实际上也会让我们看起来有些奇怪。
强迫自己放弃安全行为,比如,放下手中的电话、抬起头并尝试参加某个聚会而不是在边缘徘徊,这种尝试不仅会让你的焦虑感降低,而且你会发现因为你的热情参与,人们更喜欢有你的陪伴。
4、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做真实的自己
你的注意力越集中在自己身上,就越会感受到焦虑。试想,如果你一直关注自己,遇到社交的场合,我们可能就会想:“她会不会认为我刚才的行为很傻?”、“他刚刚对我笑了一下,是不是我哪里说错了?”、“我还是不去参加了吧,万一又紧张到发抖,被别人看出来怎么办?”......人的认知空间是有限的,即周围环境的刺激进入大脑就会占用认知空间去识别和加工,一旦认知空间被完全占用,新的刺激将不再被识别和加工。就好像人们很难在同一时间做着几件不同的事情一样。如果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上,就没有多余的空间真正走入现实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越担心自己出错,反而越容易出错,就是因为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去担心自己会不会出错,真正投入做事情的认知空间和资源就会减少,因而出错就很容易了。相反,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放在外部的环境,关注我们的周边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思维空间就会被释放,我们会更关注那些让我们感兴趣的事物,也就更能够去做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是容易焦虑的个体,不妨试试这个实验:进行两种对话,一种是,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心。监控你的身体。想象你应该说什么。另一种对话是,关注外部,你又会说什么。接下来问问自己:“哪一种谈话更愉快,更有成效?你更喜欢哪一种?”当然,这些建议只是触及问题的表面,如果你是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症患者,甚至焦虑的程度已经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可能你需要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更深入的分析社交焦虑背后的真实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办法。
- END - 
2019级【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培训0元开课火热招募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灵语国际心理中心颁发"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培训证书【拉康流派精神分析治疗培训】欧美精神分析大咖授课


灵语心理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个在看,给你好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