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人体中用来储存胆汁的器官,起着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人体内胆囊的病变主要有结石性病变和非结石性病变两个方向,胆息肉就是胆囊内壁长出了非结石性的息肉。胆息肉有多种类型,且非为肿瘤型和非肿瘤型。不通过治疗,胆息肉会自己消失吗?

一、胆息肉的常见类型
胆息肉从长的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腺瘤性息肉和淋巴性息肉,它们分别位于胆结石和淋巴组织之上。从其性质上划分,可以将胆息肉分为胆固醇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胆固醇息肉是胆固醇结晶所致,而增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则多伴随着胆囊炎或胆结石。其中,腺瘤性息肉和淋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容易癌变,而胆固醇息肉和炎症性息肉一般无恶变的可能。
二、胆息肉的病因
胆固醇息肉与胆汁滞留有很大的关系,胆汁滞就会使胆固醇的结晶集结在一起形成息肉。胆汁滞一般是因为胆道发生了炎性狭窄导致梗阻,使胆流缓慢,从而为胆息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其他类型的胆息肉一般与胆囊炎或胆结石病症相伴随,肝胆疏泻失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于是便导致了息肉的产生。但是胆息肉的症状并不明显,少数人会出现腹痛、恶心的状况,一般需要在医院通过B超来进行发现与确诊。
三、胆息肉的治疗对策
胆息肉的治疗要依据胆息肉的大小而定,目前国内并没有药物可以根治胆息肉,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如果胆息肉小于1cm,癌变可能性小且不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就只需要药物辅助治疗即可,不需要必须进行手术。但如果胆息肉较大,而且属于容易癌变的类型,就应该尽快进行手术摘除,从而彻底根治,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胆息肉患者在平日的饮食中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等蔬果,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含量。

总之,一般而言,胆息肉是不会自己消失的。如果胆息肉不超过1cm,则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控制。一旦超过1cm就不能置之不理,存在胆息肉癌变的可能。因此,应该及时就医,通过胆囊切除手术来进行根治。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充分休息、均衡膳食,保护胆部的正常功能。
往期精彩点击下文观看
胆囊息肉多大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切除之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胆囊结石不做手术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