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新人的成长道路,一定是痛苦大于喜悦的。
且不说不出单的压力,即便是出单稳定的业务员,也要注意质量,包装,交期,文件,客户清关等一系列问题。订单,仅仅是一个开始。
不出单,难过。出了单,也许更难过。

2016年7月。我们第一次和中间商签订了独家代理协议,一年200条柜。这对于一个在市场上没有份额,名不见经传的我们,像是迎来了春天。
每一项条款的起草,用词,潜在的风险,都得细细斟酌。那时候我作为翻译,饭桌上几乎不吃饭,生怕错过任何一点细枝末节。好几次晚上都是饿的晕晕乎乎回家,倒头就睡。
那时候的我,兴奋,对未来抱了无限期望。
第一笔订单,10个柜。
为了赶上市场的销售旺季,我们到处找货,先发了3条柜出去。货到港后,客人反映每箱破损5%-8%,并且电话打来,严厉声讨,要求索赔。
我第一次被骂哭了。
预感到自己努力构筑的宏伟蓝图,其实就是一个笑话。
剩下的7个柜子,起初因为预付款迟迟不到账的问题,拖了好久,才陆陆续续发了出去。
我们的价格被市场死死的压着,还要付中间商3个点的佣金,利润微薄。但我依旧天真的认为,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货物接二连三出现质量问题时,我才猛然发现事情不是想象般那样简单。客户在开箱的48小时内,找来了SGS检测,出了报告。
那时候,我问老板,为什么那么多家,唯独咱们的货出问题。老板斩钉截铁地说:这客户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咱们货没有问题!
9月香港展会,中间商亲自过来,谈以上10个柜子的赔偿问题。那夜的香港很美,凌晨2点依然如白昼一般。
我终于知道,原来商人的利益是最不可触碰的,即便我们是理亏的一方。
中间商一看谈不拢,这块烫手山芋也不想接了。于是给老板提出一个建议,你们直接和终端客户说吧,我把他联系方式给你。
在不久的将来,我想他一定会极度后悔自己当初做了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
之后,为了和终端客户更好合作,赚取更大利润,老板要求我把之前和代理的所有订单明细发给客户。我感觉这样有违商业道德,建议老板不要这么做。但是老板一意孤行,完全不听,还说你太小,很多事情不懂。
后果可想而知,客户瞬间炸毛,此代理两边抽成,卖价远远高出我们的售价。最终他把一年赚的佣金悉数赔了进去。
代理打电话,质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讲了一大堆道理,说我们的不是。我无辜,总不能说是老板叫我干的吧。
后来我们老板出面解释,说:可能是我的员工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我完全不知情。
平息了代理的怒火。
那时候我才明白刚进公司老板对我说的那句话:跟着我干五年,我保你刀枪不入。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感慨那个时候没有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过分势力,贪图结果。好在它不断地在磨练外贸人,尽人事,听天命。事情的走向,结果很多时候都是预料不到的,而我们能掌握的只有自己。
一大早得知美国将在月底正式启动3000亿美元征税产品启动排除程序。这对于外贸界,实在是一个大利好的消息。
感谢伟大祖国为人民带来的福祉,感谢殚精竭虑奋战在谈判桌上的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于迎来看似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