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学科前沿|东南大学潘玉峰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揭示果蝇性的驱动与抑制的互作机制

学科前沿|东南大学潘玉峰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揭示果蝇性的驱动与抑制的互作机制

阅读量:3722742 2019-10-23


《易经?系辞上》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平衡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欲望的驱动与抑制,亦是如此。10月18日,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潘玉峰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rosulfakinin signaling in fruitless circuitry antagonizes P1 neurons to regulate sexual arousal in Drosophila”的研究论文,探讨了这一科学问题。
神经科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解析动物在不同的外在环境刺激以及内在生理状态下,如何做出适当的行为选择。潘玉峰课题组以果蝇为动物模型,研究外在环境刺激和内在生理状态如何整合,进而决定某种特定行为的输出与否。在潘玉峰教授之前的研究中(PNAS, 2012;Cell, 2014;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7),报道了一簇调控多种本能行为的控制中枢——P1神经元。P1是雄性果蝇特有的神经元(在雌性中不存在),它参与调控性行为、睡眠和自发运动等多种觉醒状态相关的行为。P1神经元是一个兴奋中枢,它整合多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的感觉刺激进而决定是否输出求偶行为。然而,是否存在一种反应内在生理状态的、抗衡兴奋性中枢的抑制性中枢呢?在这次的研究中,课题组发现神经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简称CCK;果蝇中为Drosulfakinin,简称DSK)响应多种生理状态并与P1神经元相互作用以抑制果蝇的性行为,揭示了果蝇性行为的促进与抑制神经环路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助于理解本能欲望的兴奋性与抑制性信号的互作机制。
模型图:外在感觉刺激与内在生理状态对果蝇性行为的协同调控
胆囊收缩素信号在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可以调节多种行为。在哺乳动物中,从肠道产生的CCK作用于大脑中的受体,以传递饱腹感信号,从而抑制进食;此外,CCK还参与调控伤害性感受、学习记忆、攻击性行为和抑郁样行为等。在果蝇中,和CCK同源的DSK具有类似的生理功能。在这项研究中,潘玉峰课题组发现DSK神经元在激活时能抑制果蝇90%的求偶行为,并且与求偶的兴奋性中枢P1神经元相互拮抗。P1神经元同时表达两个重要的性别决定转录因子Fruitless(Fru)和Doublesex(Dsx),并且只存在于雄蝇脑中。人为激活P1神经元时,雄蝇会处于高度觉醒的兴奋状态,其睡眠减少、运动增加、求偶和打斗增强。当同时激活P1神经元和DSK神经元时,果蝇的觉醒兴奋状态会介于单独激活P1和单独激活DSK神经元之间。在分子通路层面,研究发现DSK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肽DSK并作用于其G蛋白偶联受体CCKLR-17D3(表达在包含P1的众多fru和dsx神经元中)以抑制求偶行为;在神经环路层面,该研究在单细胞层面揭示了四对DSK神经元对求偶行为的调控作用,并且发现这些DSK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接收来自dsx神经元(包括P1神经元)的信号。有趣的是,从dsx神经元到DSK神经元的突触传递信号依赖于果蝇过去几天所处的饲养环境,比如是否群居。研究进一步发现,DSK的表达受到众多生理状态的调控,比如进食、群居、衰老等,而这些内在的生理状态可能决定了DSK神经元是否活化并与外在感觉刺激一起调控性相关行为的输出与否。
综上,该研究鉴定出了果蝇性相关行为的抑制分子和神经环路,并发现这条通路受多种内在生理状态调控;同时该抑制通路与感知异性的兴奋性通路相互作用,以平衡果蝇性行为的输出。
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博士后吴顺凡博士、郭超博士和博士生赵环,通讯作者为潘玉峰教授。该项目受到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信息来源: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于药学进展
《药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月刊,80页,全彩印刷。刊物以反映药学科研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势为宗旨,以综述、评述、行业发展报告为特色,以药学学科进展、技术进展、新药研发各环节技术信息为重点,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产业动态的专业媒体。
《药学进展》注重内容策划、加强组稿约稿、深度挖掘、分析药学信息资源、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前沿等方面初具特色;特别是医药信息内容以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合,更加突出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新颖性、系统性、实战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刊物篇均下载率连续三年蝉联我国医药期刊榜首,复合影响因子0.760,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药学进展》编委会由国家重大专项化学药总师陈凯先院士担任主编,编委新药研发技术链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临床医院、CRO、由金融资本及知识产权相关机构百余位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组成。
《药学进展》编辑部官网:www.cpupps.cn;邮箱:yxjz@163.com;电话:025-83271227。欢迎投稿、订阅!
● 想回顾《药学进展》编委会主办和协办过的精彩活动吗?请戳这里!
→【药闻大家谈】“药学服务模式创新与未来药师价值体现高端论坛”隆重开幕
→ 由《药学进展》编委会主办的侨界生物医药精英人才“赋能之旅”取得圆满成功!
→ 钟山峰会|11个创新项目+10家专业机构的相见恨晚
→ 《药学进展》编委聚首港城,助力连云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未来!
→ 2018年首届“钟山峰会”在宁召开,院士领衔药界精英齐聚江北新区,《药学进展》编委汇智金陵,为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 群英荟萃:《药学进展》编委会暨“第四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精彩回顾(I)
→ 群英荟萃:《药学进展》编委会暨“第四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精彩回顾(Ⅱ)
→ 群英荟萃:《药学进展》编委会暨“第四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精彩回顾(III)
→ 双创响江苏,献礼十九大  |“健康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大赛隆重召开
→ 盛邀 | 2017第二届创新药物研发与应用大会  热忱欢迎您参会!
→ 由《药学进展》编委会协办的第三届“基因治疗产业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 创新创业,集群发展 ——生物医药协同创新新方向
→ 孤儿药的忧伤与曙光- 第三届中国孤儿药研发论坛精彩回顾(I)
→ 孤儿药投资进行曲—第三届中国孤儿药研发论坛精彩回顾II
→ 孤儿药研发多方协奏曲—第三届中国孤儿药研发论坛精彩回顾III
→ 放眼国际,聚焦创新|2017中国医药研发创新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 优秀项目、金融资本、产业平台精准对接——“2017 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投资洽谈会”在苏举办
→ 智汇江苏,共创未来:“大院大所江苏行”生物医药专题推介会精彩回顾(Ⅰ)
→ 智汇江苏,共创未来:“大院大所江苏行”之走进南京生物医药谷暨创药汇-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投融资高峰论坛精彩回顾(II)
→ 年会巡礼:《药学进展》编委会暨“第三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精彩回顾(Ⅰ)
→ 年会巡礼:《药学进展》编委会暨“第三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精彩回顾(Ⅱ)
→ 年会巡礼:《药学进展》编委会暨“第三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精彩回顾(Ⅲ)
→ 年会巡礼:《药学进展》编委会暨“第三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精彩回顾(IV)
→ 精准医疗时代,还需精准研发——《药学进展》-复星医药第二届专题学术研讨会纪实
→ 国际仿制药发展前沿与一致性评价关键技术高峰论坛隆重开幕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