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展环境创设 览课程风景 ——宏兴普园课程故事展示墙分享研讨

展环境创设 览课程风景 ——宏兴普园课程故事展示墙分享研讨

阅读量:3725836 2019-10-24





       关于环境,我们需要直面回答一个问题: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让幼儿园更饱满、漂亮?
       我们的园所有别于其他幼儿园,彰显自己的办园文化、教育理念?
       分享班级幼儿的故事、记录他们的成长?
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撑?
        ……由此,还会衍生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9年10月22日中午,普罗旺斯园区开展了课程故事展示墙观摩研讨会,主要以实践中思考,重新架构“幼儿、环境与课程”的关系展开环境创设进行探讨。
       趣玩课程故事展示廊,基于我园园本课程南湖趣玩课程的三条主线即舌尖上南湖、脚尖上的南湖和心尖上南湖,从进行课程审议开始,结合幼儿实践过程而创生的系列故事,以孩子们视角通过图文形式,记录、绘画进行分享展示。其中孩子们作为故事讲述人,将课程中有趣或者记忆深刻的情景进行描述,体现实践与学习的轨迹,促使分享者与被分享者之间在视觉、情感与思想上的产生交互。

1
观环境 看活动,聚焦课程中的儿童
1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怎样让这种资源发挥它的作用,形成适宜的园本课程,儿童的活动会告诉你答案。
       故事分享一之课程展示墙:
《粽意飘香乐体验》
        粽子是嘉兴特色的传统美食,粽子的发展历史里蕴藏着许多珍贵的嘉兴故事,孩子们对粽子充满兴趣:粽子有哪些口味?粽子有几个尖尖角?
带着问题,关于粽子的故事从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出发,走近粽子、了解粽子。参观博物馆、品尝粽子、尝试包粽子,一系列的活动层层深入,孩子们和粽子的故事由此展开……
       
 故事分享二之课程展示:
《南湖“菱”娃探寻记》
       “南湖菱长在哪里?南湖菱为什么没有角啊?南湖菱是怎么吃的呀?”
        可爱的孩子们面对这个外表绿绿的,内心白白的菱宝宝充满着无尽的好奇心。我们的家长助教吴一诺爸爸热心地向孩子们一一解答。      
 哇塞!南湖菱可真有趣呀!爸爸妈妈我们一起去找南湖菱吧!我还会做南湖菱呢!南湖菱的味道真美味呀!在认识南湖菱的过程中,不禁感叹水乡的孩子爱水乡~

      看着儿童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自主探究的状态、认真专注的模样、大胆创造的喜悦……我们确信:只有追随、满足儿童需求的环境,才能让他与之无限地亲近和爱护;只有顺应、适应儿童活动需求的环境,才能促进他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只有着眼于儿童当下及未来发展需求的环境,才能助力儿童的快乐成长。
1
说环境 研过程,剖析课程背后的育人观
1
故事分享三之课程展示墙:《城市.古桥漫游记》

       日新月异的“城市建筑”启迪着宏幼娃的智慧。他们古桥漫游记就是从双眼中发现,用双手来搭建。瞧!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看到古桥的时候,他们都兴奋地说不停,“这是圆形的桥”、“这个桥上有房顶”、“一个桥洞与多个桥洞的桥有什么区别呢”,园内瞬间刮起了研究各种古桥的旋风,大显身手的小建筑师们通过“合作设计”将开启他们的建筑故事……

故事分享四之课程展示墙:《老街里的回忆》
       老街,有多少记忆于此留存,有多少人于此放飞梦想,我们这群娃娃虽不曾生长于老街,可老街是城市成长的源头,老街有属于我们共同的记忆吧……

        故事起源来自孩子秋游时候的所见所闻,他们以自身方式表现来邂逅老街的角角落落,行走式实践、体验式发现、综合式学习……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讲述老街的发展演变、传递心灵的交流、当然他们的故事从老街的发展演变中看家乡的变化,感受当下生活的幸福。它是一场与城市不一样的遇见,温暖、温馨、回忆、美好!
故事分享五之课程展示墙:《红船娃娃游南湖》

        红船娃娃游南湖,孩子们的故事从自身经验出发,从兴趣点整合周边环境资源,不仅在南湖聆听到红船故事,体味水乡船韵,尽情领略古今中外舟船的英姿与风采,还深切感受江南水乡诗情画意般的景致。 看孩子们画的、说的、记录的,每个情节都是在美丽的嘉兴南湖上,与那艘船红色小船有关,红色的故事分享给你我。
       环境蕴含着课程,课程蕴涵着发展。孩子们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引导大家认识到:幼儿园环境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以“儿童优先”、“儿童视角”“尊重儿童”为本源。



1
听故事 品发展,看见儿童的成长
1
故事分享六之课程展示墙:《非遗传承我能行》

         一群小小非遗传承人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潮流文化”,以“社团”为载体开展非遗传承的活动,深入体验、感受本土历史非遗文化。以社团形式体验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走进幼儿园进行展演,是我园开展教育创新、凸显教育特色、转变教育理念的一次尝试,也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了优秀民间艺术。
       遗传承社团体验活动旨在将周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画油纸伞、剪纸、画糖画……从小认识“非遗”,喜欢“非遗”,在民族传统文化熏陶下,激发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在心中播下了热爱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种子。


故事分享七之课程展示墙:
《纪念馆中的那抹红》
        一次旅行一份成长。就在南湖畔的革命纪念馆处,一群小可爱们正在向着这“闪闪红星”处出发。“哇~革命纪念馆真大呀!你看!好大的红星!”南湖革命纪念馆内的每一个物件与场景让孩子们了解新中国的成长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回到幼儿园,孩子们打野战、歌曲表演样样积极!仿佛就是一个个小红军!虽然他们对此有些懵懂,但这红色的小种子在他们心中播种,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而长大。

1
       环境即课程,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课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带给儿童什么样的发展。在这里,每一次环境创设,我们都努力把其变为儿童的活动过程,让环境总是追随儿童的活动不断升级改版,适应儿童玩法的变化,张扬儿童生命活力。
1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我们坚信,坚持“以儿童为本”的课程故事墙,儿童必将主动、生动地成长。未来,我们将把儿童活动的需求作为环境创设的永恒动力,把儿童成长的需求定为环境创设的核心主题,把儿童未来发展的需求当成环境创设的不懈追求。
                           END 

撰写:王益茵
编辑:俞亚旭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