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重磅|今日,《河南日报》整版聚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重磅|今日,《河南日报》整版聚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阅读量:3726569 2019-10-24



编者按: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校党委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在省委主题教育联络二组和第十四巡回指导组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与坚持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紧密结合,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紧密结合,与落实省委巡视整改工作紧密结合,与履行岗位职责紧密结合,主题教育扎实推进。10月23日,河南日报第8版专版对我校主题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现予以转发。
河南日报第8版文章

传承红色基因 聚焦结对帮扶
在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上彰显华水担当

国庆期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与国旗合影,表达爱国之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教授)服务站在兰考挂牌

近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干部党员奔赴兰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缅怀焦裕禄的光辉业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同兰考县举行校地帮扶备忘录签约仪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到大别山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
□本报记者 刘海涛 本报通讯员 王明 韩玉洁
如何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校地结对帮扶、合作共赢、协作发展的现实成果?如何聚焦主题主线,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在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上彰显使命担当?如何传承红色基因,树牢理想信念,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上大有作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在联系实际、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深学细悟、细照笃行,坚持以上率下、突出“实”字抓引领,坚持内外联动、突出“真”字抓结合,坚持深入调研、突出“先”字抓整改,学出了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学出了立德树人的历史担当,学出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行动自觉。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正在全面小康路上奔跑的兰考,又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和难得机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兰考县校地结对帮扶备忘录签约仪式于10月13日举行。
备忘录涉及生态环境治理、智力支持、人才培训、社会治理等四大领域12个项目。双方将实施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结对帮扶。
“这些工程、基地建设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清义表示,“这也是我们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结对帮扶、合作共赢、协作发展的现实成果,是打造校地合作新亮点、培育校地合作新特色、树立校地合作新典范的具体举措。”
1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的重大要求,充分依托红色资源学,讲好“四个故事”,把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学校砥砺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
——将红色教育融入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学校党委自觉从政治上看问题、想事情、干工作,结合主题教育,不等不靠,主动开展学习,把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党性教育全过程,实现了主题教育的充分、全面预热。在遵义、在井冈山、在兰考等红色教育基地,举行了系列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班,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同时,邀请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以“新中国70年治国理政的智慧”为题作专题报告,使全校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新中国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二级党组织围绕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开展了36次学习研讨活动,参与师生党员3000多人次,让红色文化不断走近广大师生,砥砺强国之志。
——把红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学校党委把牢政治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四课联动”实践教学为载体,选派优秀学生赴兰考、红旗渠、大别山开展专题教育,通过开设现场思政课等方式,生动直观地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联合八所高校打造“线上思政课”、开展“手拉手”集体备课会,把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探讨教育教学形式,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让红色教育走进大学校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学校党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要求,扎实推动红色资源进校园。在全省高校率先开展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进校园活动,累计参观3万余人次,在回顾历史中坚守初心。组织全校党员师生观看纪录片《初心永恒》、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以电影党课方式重温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牢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从中汲取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邀请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焦裕禄纪念馆办公室主任孔留根、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围绕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作宣讲报告,以典型的事例、真实的故事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正内涵,使主题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学校党委还充分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校园广播等新媒体平台,把红色故事贯穿始终,用青年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激励广大师生切实把爱国热情转化成为青春奋斗、为理想加油、为国家奉献的实际行动。
——以红色基因引领学生社团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校社团、学生组织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党委实施党建领航工程,推进党支部书记进社团,实现对全校157个社团的全覆盖,已有52名支部书记深入联系社团讲党课。主题教育期间,通过邀请8名抗战老兵作10场专题报告,重温党史、革命史,传承抗战精神;组织孟瑞鹏示范班赴大别山、红旗渠和焦裕禄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筑牢信仰之基;举办了“青春为祖国朗读”活动,用声音传递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把唱响经典红歌、传承革命精神融入主题教育全过程,组织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青春为祖国歌唱”“歌唱祖国歌咏比赛”等一系列以爱国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红色活动共计50余场次,参与学生2万多人。
2 聚焦结对帮扶扛稳抓牢政治责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把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的要求,落实到“校地结对帮扶”中去。按照省委安排,学校结对帮扶兰考县,主动发挥高校优势,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利用学校学科、专业、人才、平台资源优势,助力兰考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2018年10月与兰考县签订《“结对帮扶”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学校大力实施“智力帮扶”“科技帮扶”“培训帮扶”“人才帮扶”“产销帮扶”和“弘扬与传承焦裕禄精神”“校地长期深度融合”等七项工程,在兰考成立了华水党性教育基地、干部培训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华水设立干部教育基地和帮扶超市,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彰显华水担当。
——做大智力帮扶。在华水建立兰考县“‘结对帮扶’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和社会教育资源,对接兰考需求,开展多层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3期培训班,200多名兰考科级干部接受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依托河南河长学院,举办兰考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培训,培训人数492人,进一步提升三级河长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工作水平。
——做强科技帮扶。依托水利、环境等专业,参与的兰考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初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建设目标。依托水利、测绘等专业,为兰考县仪封乡代庄村制定了水生态文明村规划设计方案,助力兰考乡村振兴。
——做活人才帮扶。在兰考建立博士(教授)工作站,选派相关专业博士、教授围绕创建国家级“黄河水利风景区”提供人才支持,围绕“黄河水利文化展览馆”建设框架的定位、主题和展陈方式提供支持,精心谋划、科学设计,进一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做准产销帮扶。学校出资在华水建设了“帮扶超市”,畅通兰考红薯、花生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开业仅一个多月,销售额已近20万元。学校工会系统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了定向采购兰考农副产品活动,参与教职工1600多人次,通过产销扶贫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做亮党建帮扶。学校法学院党委与兰考县政府法制办第五党支部、谷营乡三村党支部联建结对,开展“5+N”主题党日和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校、县、村支部联建,把主题党日活动“做实、做细、做出特色”,着力打造主题党日活动的朴实名片。与中山大学、兰考县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打造“移动党支部”,向范楼村捐赠“移动党校”党建服务终端,通过“AI人工智能+基层党建”打造移动的“党建讲师”,使党的知识传播变得生动、有趣,解决了农村党员学习难的困境。
——做深校地融合。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学校与兰考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关系,与兰考县签署校地结对帮扶备忘录,在生态环境治理、智力支持、人才培训、社会治理等四大领域,主动对接谋划12个重大建设项目,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创建、水生态文明乡村试点建设、黄河水利文化展览馆建设、人才振兴战略项目(三农学院建设)、产学研合作项目、产销帮扶、干部培训、人才帮扶、科技帮扶、法务支持、信息兰考建设(数字兰考),逐步实施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结对帮扶,助力兰考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校地深度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打造校地“结对帮扶”华水品牌。
3 坚持对标对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长期以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先后完成《黄河河口湿地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作用机理及模拟方法研究》《黄河下游河道中水河槽高效输沙和安全行洪的机理研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38项。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校党委迅速行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抓好顶层谋划设计。学校先后召开“黄河流域生态区建设座谈会”“黄河生态研究中心建设方案讨论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通过学习研讨和调研,提出了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互动合作机制、产业功能定位和合作模式、全流域联防联治共管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八条政策建议,进一步明晰了学校更好服务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迅速整合专业资源和研究力量,组织相关学院和研究机构深入黄河流域(河南段)8个地市,围绕解决黄河洪水风险威胁、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问题、强化黄河流域水资源保障等方面开展调研,着力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经济专题研究方面推出一批研究成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黄河文化研究。依托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和水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围绕如何发挥高校作用、创新黄河文化传播方式、讲好黄河故事等开展研讨,撰写了《让高校成为黄河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黄河水文化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的运用策略研究》《讲好传统治黄“故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等5篇理论文章,筑牢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理论基础。
——加快科研平台建设。主动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接,围绕黄河生态保护与修复、防洪抗旱与减灾、湿地保护等领域开展基础性、专业性、应用性研究,拟订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组建实施方案》,积极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依托学校刚刚获批的水利部水利行业监管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围绕黄河流域如何健全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手段和方式、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开展研究,在黄河保护治理上主动作为;与河南省外事办公室共建“河南省黄河文明翻译研究中心”,构建河南省黄河文明对外话语体系,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上唱响华水声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标对表,传承红色基因,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在对照典型悟初心、对比典型找差距、对标典型担使命上下功夫,使全校师生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不断激发前进的动力和干事创业的活力,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大动力,以主题教育高质量保证学校发展高质量,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和实实在在的成绩,彰显华水人的使命担当。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
监制:韩玉洁|责编:傅文骏|推送:傅文骏
来源:河南日报
- 投稿邮箱:xuanchuanbu@ncwu.edu.cn -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