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曼投人生
微信号:chasing403093227
注: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可查看历史全部消息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做“副业刚需”,就是说除了主业以外,副业也是我们的刚需。而正好我身边也有些人,在经营自己主业的同时,也正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谋求另一份副业,既拓展了自己的能力圈和人际圈,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爱好,也增加了收入来源,实乃两全其美。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副业刚需”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个网络词汇的兴起往往代表着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针对“副业刚需”,有人感叹,“搞副业已经是30岁后该有的自觉,要有自己的B计划。”一般来说,经济因素往往是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看看现在社会现实,对于30岁的人群来说,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成家立业,但是成家立业没有那么简单(手动滑稽),首先,你得有房,其次,你还得有车。但是,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打工仔来说,你觉得你可以全款买房、全款买车吗(手动滑稽again)?不存在的,想都别想。那么你就得付首付,然后分期吧?结婚了你还得生孩子吧?生孩子了你还得以一种高质量的方式养育他、培养他吧?那么,房贷、车贷、培养孩子的各种费用等,成功地构成了30多岁人群的压力来源,沉重地压在肩上,喘不过气来。这样一来,大部分上班族原有的主业收入根本无法覆盖生活的各项开支,于是,便开始寻找获得收入的另一种渠道,如此,“副业刚需”这个词就诞生了。
因此,归根结底,是30岁人群(也不仅仅是30岁人群)沉重的经济压力催生了“副业刚需”这个词汇的产生。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去谋求一份适合自己的副业呢?这个因人而异。
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优先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有一句很老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不无道理。当我们还在学校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喜欢一门课程,你的成绩都不会很差。那我自己来说,喜欢英语,我就会倾向花更多的时间去学它,自然而然,成绩不但不差,而且还很好。所以,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副业,往往,兴趣所在,也是你的优势所在,更容易做出效果。
另一方面,其实投资理财也可以作为一份副业。首先,理财的第一步是理生活,而不是你所想象中直接买股票。你需要把你日常中的各种消费理清楚,最好是每天都养成记账的习惯,做好自己的现金日记账。这样一来,一个月下来,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你的钱到底花在哪了。继而针对消费所在,不断砍去不必要消费,为自己节流。其次,在理好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投资理财知识,为自己的副业打好基础。而当你慢慢深入之后,你会发现合理配置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是非常有利于提升你的被动收入的。被动收入是相对于主动收入而言的。主动收入,可以这样理解,你必须投入劳动去工作,才能得到的收入,不工作就没有收入。而被动收入是指你不需要工作都会有的收入。
生活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