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瑞华,男,1938年11月生,广东潮州人,汉族,1963年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1966年9月中山大学物理系分子光谱学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教授。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省长,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卢瑞华先生曾出版《卢瑞华行书集》(荣宝斋出版社)等书法作品。他先后为不少慈善团体以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题字。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有关机构收藏。
老省长卢瑞华曾是李长春在广东主政时期的老搭档、老同事。笔者此前曾经发布过一篇题为《退休老省长卢瑞华:他的智慧依旧闪烁光彩》(点击阅读)。
![]()
林树森,男,汉族,1946年12月出生,广东汕头人,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工民建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曾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长,广州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2006年调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2010年10月后,转任十一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此前,客家搜曾发过题为《广东本土培养第一人!汕头籍省长林树森60岁做成了贵广高铁》一文,详细介绍了广东本土政坛培养出来的高级官员林树森,在临近退休之际,在中央政府的人事安排下,从广东省广州市领导岗位调任贵州,担任贵州省省长,在林树森的一手推动下,成就了贵广高铁!(延伸阅读:广东本土培养第一人!汕头籍省长林树森60岁做成了贵广高铁)

张汉青,男,汉族,1931年11月生于广东揭阳,笔名贺青、闻道迟,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历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陶铸秘书、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并先后兼任研究室主任、办公厅主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第七届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广东省人大副主任。
1991年岁末,已届“花甲”之年的张汉青,在中共广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代表市委作了工作报告;党代会闭幕之后,他结束了在广州市的工作,并于次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汉青曾写过一首《步入花甲偶感》:“人生甲子五轮回,历险攀艰华发催。闻道不知将老至,越王台上唱红梅。”他积极参加人大的工作,尽力发挥自身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作用。他在省人代会上领衔提出了关于“加快山区文化建设”的议案,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他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就关于把“劳育”列进国家教育方针中的问题,领衔提出了《关于修改教育法的议案》,得到了广东代表团许多代表的赞同,纷纷在议案上签名。

林兴胜,1931年生,广东揭西人。是中共十三大代表,潮汕星河奖基金会创会会长。曾任汕头地委副书记、汕头市委书记、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

许德立,1945年生,广东潮阳人,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历任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江门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江门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汕头市委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延伸阅读:广东省原副省长许德立近况,曾铁腕治污铲“毒瘤”令人印象深刻!)

蔡东士,1947年生,广东潮阳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黄伟鸿,1943年生,广东普宁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历任汕头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广东省建委副主任,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计委主任、党组书记,广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广东省人大副主任。

李统书,1946年生,广东普宁人。历任中共深圳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深圳市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深圳市纪委书,深圳市委副书记,汕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广东省委统战部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黄志忠,1945年生,广东海丰人。历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深圳警备区政委、湖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湖南省军区副政委、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军区政委。

郑木明,1951年生,广东饶平人,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历任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教部副主任、主任,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院长、教授,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南方医科大学校长。200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客家搜综合人民网领导频道、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