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浙江大学2019年度“正能量活动示范点”和“正能量之星”颁奖仪式在玉泉校区邵逸夫体育馆举行。机械工程学院“机械银丝带”荣获浙江大学首届离退休教职工“正能量活动示范点”。
“正能量活动示范点”的评选是浙江大学特色文化品牌。为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引导离退休教职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学校“双一流”建设汇智汇力,学校决定举行“正能量活动示范点”和“正能量之星”的评选,首届活动共评选出“正能量活动示范点”6个,“正能量之星” 24名。

思老人之所思
念老人之所念
十年坚守
机械学子们
用最温暖的倾听
体悟老人们丰富人生经历
成就了最温情的陪伴
直击人心的“情感认同”
教学相长的“代代传承”
实现了老人精神世界“精准帮扶”
与学生思想道德“感悟提升”的良性互动




聚焦师生服务 弘扬尊师风尚——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银丝带”师生互助活动
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新风尚,凝聚教师群体与学生党员群体的力量,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合力搭建“机械银丝带”师生互助平台,开展师生互助活动。学院以学生党支部为依托,积极回应退休老教师与青年学子的需求,引导学生党员争做模范表率,让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有退休教师160余人,其中独居老教师12人。退休老教师90%居住在求是村。
“机械银丝带,情系老教师”——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与离退休老教师结对志愿服务活动于2014年正式启动。从“问”、“听”、“伴”、“解”、“颂”等多方位,夯实师生互动基础,切实起到服务师生、弘扬师德、传承师道的作用。
1.“问”,问老教师平日近况。支委定期与老教师联系,询问老教师近况。党支部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到老教师家中拜访,与老教师聊天谈心,倾听老教师的故事,品析丰富的人生阅历。同时,学生党员把年轻人的学习生活与老教师分享,让他们了解年轻人的动态,带去朝气与活力。




2.“听”,听老教师传经授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毕生心血。退休后,虽离开了教师岗位,却常怀为师厚德。他们在退休后,仍心系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期望能够把自己丰富的知识、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学院定期邀请老教师重返课堂授教,给学生们传道受业解惑。
2017年11月10日,第一期“银龄讲坛”在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学院邀请蒋克铸老师为学生传授机械设计思维与方法。84岁的蒋克铸教授重返讲台,坚持站立三小时为学生传授毕生科研实践心得。“站着上课,是一名老师最基本的素养”,蒋老师对知识的热爱与敬畏,对传道授业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对青年学生的殷切希望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堂课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18年5月和10月,学院举办第二期、第三期银龄讲坛,邀请陈秀宁老师,为同学们讲授机械设计教材的编写思路与学习方法。陈老师已过杖朝之年,虽离开教学岗位,但仍然在整理编写机械类专业教材,他编写的《机械设计》目前已出版至第四版,该教材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教材,是每个机械学科考研学生必备的教材。

3.“伴”,伴老教师享片刻时光。节假日期间,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到老教师家中做饭、弹琴,与老教师一同生活,走近彼此。周末,学生同老教师一起登山、散步,度过一段意义非凡的时光。
4.“解”,解老教师一时所需。为了更加切实关心老教师生活,帮助老教师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党支部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者制作爱心联系卡,方便退休老教师与学生志愿者随时交流沟通。在老教师需要帮助时,结对党支部会第一时间派出志愿者同学上门,为老教师解决设备维修、软件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5.“颂”,颂老教师德艺双馨。为大力弘扬尊师重道,在校园中弘扬敬师、爱师、尊师风尚,学院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让银丝带活动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第一期“银龄讲坛”中,蒋克铸老师的事迹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及其新媒体平台和其他近百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点赞关注量突破千万,蒋克铸教授成为当年中国教师最感动人物之一。2018年9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中,蒋老师荣获“特别关注教师”称号,并登上央视舞台。

编辑:洪希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