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我是如何考上浙大的

我是如何考上浙大的

阅读量:3735913 2019-10-24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九瓴教育名校升学系列讲座计划于十一月初举行,浙大、上海交大、北师大、西安交大、首师大等全国顶尖名校学士及硕士毕业生为您倾情讲述真实的名校生活,更会系统讲授如何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考取985、211的秘籍。
     
详情请持续关注本周及下周的名校系列
     精彩内容不容错过哟~
名师简介

浙大夜景俯瞰
 01 小学:作为差生的孤独童年
     其实我一直觉得,学习对我而言,是个刚好碰上缘分的事儿。很多恰好的人,聚一块儿,就成就了一段时光。同时,我也觉得,没什么命中注定,很多事都是人定胜天。
    
     我不是一路上的优等生。在老家广西上学前班时,班上一共三个小孩被罚站,我就是其中之一。我读小学一年级时,从广西来了深圳。说来也巧,父母为我选的第一站就是我如今工作的莲塘。这儿的鹏兴实验小学、原莲塘小学我都读过。因为老家一年级只是上了语文数学,没有上过英语,所以为了不落下英语的学习,只能在鹏兴实验小学重读了一年级。二年级到四年级,我的分数都处于中等,语数英里,我觉得数学最有趣,也最爱学,不过也仅限于完成作业,常常在85分左右;语文呢,语文老师最漂亮,为了获得她的关注,我也会努力考上80分;而英语老师最凶,而且英语也是最晚接触的,没兴趣,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读到不用再学习英语的阶段,每天的想法就是,今天的英语听写,抄哪个关系好的同学。
 
      对于学习,爸爸要求会比妈妈高,记得爸爸说过一句,想让他开家长会,只有大考时满分才可以。所以爸爸小学没有来开过我的家长会,总是妈妈或要么空席。而四年级末到五年级阶段,家里发生了重大的意外,妈妈在一次身体检查时,突然被告知查出了白血病。随后的日子里,爸爸妈妈有过少数几次争吵、谈判。后面妈妈因为医药费问题回了老家养病,我也记不清什么时候,她的长发成了短发,再成了假发,也一次次刻意遗忘,她定期去医院输成袋成袋的血,不去数,不去想,我妈妈,还能陪我多久,我总当她,是一辈子的。直到五年级突然某一天,爸爸直接说,“明天去学校和老师请个假,后天和回五天老家,你妈妈去世了。”我请好假和他走的时候,他问我老师看到请假条有没有询问什么,我摇摇头,说没有。他说,现在的老师不负责呀,这么大一件事,居然不询问询问。他其实不知道,我根本没敢当面给老师请假条,我只是趁着放学了,老师也下班后,将纸条压在了老师桌面上。有些小孩儿的掩藏,大人慢慢忘记了。或许我是在那时开始纵容自己的忘记,忘记日子,忘记场面,忘记是什么梦让枕头沾满泪水,忘记这是不是真实。
      
      家庭和心理、学习状态息息相关。理所当然,我的成绩从原来的不大高的水平,一落千丈,大概三四十分是实力,五六十分是运气,六七十分纯属神队友给力。每次考试对我而言,其实只是怎么蒙或抄地正确率高些的事儿。有一次真的英语考试连抄带蒙,给我蒙到了一个满分。而后班主任就对我进行了家访,老师想称赞我,但好像除了比较安静乖巧,又找不到什么话儿说。爸爸和老师都问我,怎么这次考试这么厉害呀,我笑笑不语,心想:难不成我会告诉你纯属运气,大概队友错的我都跳过,正确的都抄过来,集百家之长,成自己一人满分?不过运气这事儿只是概率,紧接着在又一次差不多的英语考试里,我只得了40分。或许由此,老师也能知道,我的分数就是个随机事件。
     学校分数不好,并不是那时自己最痛苦的事情。最最难捱的,是无助、是无聊。爸爸在妈妈去世后大概一两个月吧,就很少出现在家里了。周一到周五基本不见人,周末时,两个哥哥从学校回家,我才能看到爸爸的身影,而后他周日晚到周五又消失不见。在没有他看管的时间里,家里还有一个我比较讨厌的阿姨,对她最深刻的印象,是比一日三餐还准时的,一天三次的抽烟。生活散发着浓浓的无趣感,没有一丝刺激的快乐的事情。浓重的无聊感让我懒散,懒到没人看着,就不想洗澡、不吃早饭,上课偶尔迟到。看电视到半夜三更,并第一次发现了原来蟑螂有翅膀,因为夜里我看着电视,它就呼哧呼哧地在墙壁的角落里折腾,惊得我拿出一番薄棉被,裹紧了自己,到只露出双眼睛。也试过半夜三更玩儿我哥的电脑,但除了玩儿阵QQ游戏里的斗地主,也实在没有玩电脑的瘾,只有份依旧躲不掉的无助和无聊,无所不在,由内而外。似乎整个世界就只有自己了,往后余生,只有漫长的无聊。这种心理体验,让我讨厌家,讨厌爸爸,甚至讨厌深圳。所以当我离开它的时候,心里想,这么多人趋之若鹜的城市,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温暖感,这繁华都市,恰恰是我讨厌的地方。报考初中时,爸爸跑去报了离家近的罗外,结果没报上。那时我第一个感觉是,终于不用在深圳呆着了,第二个感觉是,我会不会没有书读?
      折腾了一两个月后,爸爸和我共同决定我回广西老家读初中,住大姐家。我参加了两所初中的笔试,一场是家里人找关系补上的,结果只能分到普通班。第二场是刚好赶上时间,进了大教室和同学一块儿考语数。这次不知怎么的,写得很顺手,隐隐还有几分畅快感。成绩出来后,我居然排进了重点班!校长还因为我的关系,允许我成绩达不到重点班分数线的表妹也进了重点班读。我内心惊喜的声音翻天了,天呀,我么?重点班!成绩没出错?!感觉离开了我很久的喜悦和刺激,又回来了。
      事实上,从那以后,我的命运便转折了。
浙大湖景
 02 初中:命运啊,奇迹般地转折
       初中的生活都非常愉快,哪怕环境是四五十人一起住的大宿舍,很简陋的上下床;哪怕洗热水要拎个铁桶走挺远的路,排很长的队,才等到笼头里滚烫的高温的水,甚至到后面我直接不管春夏秋冬都图快洗冷水澡;哪怕食堂的饭菜很难吃;哪怕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热得汗流浃背,冷了只能室友们凑一块儿取取暖。但是,比这些外物更重要的是,在这全新的环境里,同学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是耐心的有趣的,没有人关注你来自哪里,你家庭如何,用什么吃什么,每一个人都在展示着纯粹的内心。是自己的性格、习惯,吸引着相同的伙伴,是一个个善意的举动,一点点细腻的小心思,温暖着彼此。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的陪伴与鼓励,他们不仅教会我们知识,也教会了我们孝顺与善良。简陋的教室里,人性在发光;一笑一语,都在洗涤着我的心灵,淡化着伤痛,渐渐地我不再无聊和无助,只知道心里有充沛的幸福和感恩。既然老师定的目标是中考,既然伙伴们一路因学习结伴前行,那自己也要努力,像玩儿游戏过关一般,破除每一个疑惑的知识点,纠正理清每一道错题,错了不会了都不怕,因为只要转身就有老师有同学可以询问,没有人藏私没有人嫌弃,我们是同学也是战友。
        一直无比感激,冥冥中的缘分和选择,让我遇到了我的初中,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他们给了我太多幸福。校外,大姐家也是一团和睦,欢欢笑笑。大姐从不过多问我的成绩,她更喜欢听我述说,学校有什么好玩儿的事,有什么新朋友交好,总给我自由支配的空间和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大姐和大姐夫向我展示着什么是幸福的家庭,而他们的幸福家庭,也给了我无限的包容。
       因为分享,因为爱,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距离被消融,因为温暖和安稳,我不再慌张和迷茫,不怕错误与跌倒,不用隐藏和躲闪,我开始敢于奔跑追逐,敢于拥有梦想并且一步步实现梦想。从此,我在学习上一往无前。
浙大夜景
 03  高中:优秀是一种习惯
        时间很快来到了高中。还记得二姐夫在送我去报道的路上给我打了预防针——高中老师没有太多精力来关注你们每一个学生了,初中的尖子,到了高中可能就泯然众人了,这种落差感,你要提前知道,也要好好适应。初中老师也给了特别有用的建议:不要等高三再努力,每一天,都当做高三过,每一天都去尽可能积累你的经验和知识。于是,下自习课后我也坐下来琢磨题目,有不会的就抓紧问老师,不让疑惑的地方过夜。能预习先预习,比老师的进度快,比同学做的练习多,并努力寻找题目的规律。原来,思考题目、解决题目的乐趣是会让人上瘾的。
 
        高二分科后,我理所当然选了理科,随后高二一整年我都是年级第一名。而这时,自己已经有了不满足,心想:总分750分的题目,我得650分,那就还有100分的差距,这是我进步的空间。因为关注自身,心就不再随别人的评论而波动。有了烦闷的事情就要及时排解,散散步,听听歌,聊聊天都是发泄的窗口。因为知道心态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如果很烦很波动,我也不会要求自己一定要完成些什么任务,而是先缓解心情。
        陆续也有别的班的班主任让我在他们班会课上做些分享。我记得我从来不是一开始就讲学习干货,而是先让同学们内视一下自己,心是不是平和舒服的状态,如果不是,先调整一番,做做自己的思想工作,有稳定的心去想学习去想提高了,接下来我才分享自己不算很成体系的、但是从亲身实践中归纳的学习方法。我没有统计过,我的分享是否对一些同学有重大作用。但我想,我至少分享了一种愉悦的状态。在我吸收到温暖后,我希望自己也像改变了我的师长朋友和家人那样,传递一些温暖给别人。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便开始了四年的浙大之旅。时至今日,曾经作为浙大人的生活依然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并鞭策着我不断前行。
浙大校园
 04  奋斗: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今日,我也成为了一名老师。在教书过程中,我找到了快乐,也希望自己能给学生们带来温暖、进步与快乐。在此,我有一些建议,想要给正在学海中奋斗的你:
1.     思想上,从为别人学,变成为自己学
       虽然一次次考试分数、考试排名跟班主任、跟任课老师挂钩,但我们好好学习绝对不是因为他们。上什么高中,上什么大学是我们自己的事儿,是我们的经历,是我们的选择。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给自己将来选择的资本,预防未来家长和自己会忧虑和挣扎、担忧是否会被动结束读书生涯。
2.     计划要科学、要符合自身情况
       做计划的时候,先不要跨度太大,最好是有个小日历,每天的任务可以花一点时间列出,按照重要性和迫切程度排列,每完成一项就划横线消除,给自己一些小奖励,比如花钱买些自己爱吃的东西。(这需要在平时忍耐忍耐,不要平时就让自己应有尽有,要有奖励感)写了两周左右的每日任务后,可以将眼光再放长些,结合学校的月考、期考,根据历史成绩与最近的学习感觉,定一个相比于上次有所提高,却不会太过于困难的分数和排名。询问清楚考试范围和难度,调整每周、每日的学习和复习计划,有针对性,才可能突显成果。如果这一步再成功,那可以结合老师家长的帮助,为自己定一个年度或整个初高中的中高考目标,再以此修改自己的小计划。计划会随着我们的状态不断调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磨刀不误砍柴工,花些时间了解自己了解学习,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这一步尽量不要全靠老师或家长,一定要亲身参与。因为,这是自己的生活。
        做计划就像你要买一个东西,就要每天或每周存些钱一样。它可以帮你约束自己,拒绝诱惑,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每天在学习上花一部分,久而久之,积累够多了,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值。一个人自己,本身就是资源,投入是你,收获也是你。
3.     学习上需要养成的一些小习惯
1)  问问题与反复训练
       有问题出现时,不是说一不懂,马上找老师。要理清楚自己是否有思路,是有思路却在某处卡住了,还是看不懂题目根本没有思路。前一种情况,那问问题时,要做些标注,提醒自己思路怎么疏通或扭转,后一种情况要多分析题目,询问老师的时候侧重于怎么翻译题目意思,变成可以套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的问题,不会有一看题目一脸懵,完全放弃的心理。这两种情况都需要问后做好笔记,一定要留有字迹,而不是听了之后点点头表示懂了,然后转身过几天,下一次考,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如果时间不够用,也不用专门买个本子摘抄,完全可以保留试卷和题目与它上头的笔记,装订在一起,勤于翻看复习即可。一张试卷,其实有用的就是你写错的那些题,或者只是你蒙对的题目,而你已经掌握了的,完全可以不再看。那些错了的,而后又做了笔记的题目,保留好,一周重温一次,如果在你看笔记和答案前,已经能很轻松熟练地做出答案,那这道题也可以略过,如果还是卡住思路,或模棱两可,那说明还没有真正消化掉,还要再留一留。所以问问题时,听懂,只是第一步,绝对不是终点,像骆驼的反复咀嚼,我们也需要将没有消化的知识点考点,反复锻炼回忆,才能真正慢慢地完全掌握,才可能升华出举一反三的能力。随后我们便可以像过关斩将一样,完全掌握好题目后,将纸张做废纸卖了,或者折叠一下做简易小盒子,或者有些重口味,撕成条条,来解压,都可以。试卷不再是你的拦路虎了,他是你的手下败将。
       如果是练习册或课本上的问题,建议在练习册或课本前贴张便利贴,将你有疑惑的点,或者你觉得很经典很巧妙,值得回顾的点都记录一下。课间有空就可以看着便利贴、翻开题目,问老师同学。一道道消灭疑惑。若性格使然不喜欢问出口,文字记录也是可以的,用文字询问也可以尝试。
2)  预习与复习
       其实预习和复习有多种形式。比较简单的预习可以是看一遍书的对应内容,将练习册上的知识点填空题预先填一填,再做做两三道最简单的练习题,看能不能做对。如果课本知识就看不懂的话,要标注出来,那新课堂就可以带着问题去听,也可以课堂提问。复习时,要重点复习由题目衍生出来的做题技巧和思路,增强熟练感。如果底子很不好,预习有困难,那至少要保证已学过的内容有复习。不单单一次,而是要定期复习,才能保证理解的不忘,写过的题有效果。
3)  用一些小口诀
       比如化学、物理、数学,为了方便记忆,老师或自己编一些顺口溜特别好用,比如一些初中的化学的英语的顺口溜,我现在都还记得,跟记个故事一样。
浙大图书馆
4)  建立、维持与学习相联系的爱好
       对于英语,有很多挺好玩儿的手机软件,比如“英语流利说”App,其中有英语配音模仿秀,寓学习于游戏,还可以练练口语。
       对于语文,多看《读者》、《青年文摘》,在初中多看看中外国文学,感兴趣还可以写写日记,但是注意不要看太多刺激热血的小说和电子书,因为他们的刺激感会削弱我们对长篇小说和严肃文学的耐心,就像电脑游戏、抖音看多了,对户外运动、聊天谈心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活动就没兴趣了。适当的可以放松心情,但要把握住度,要保证不加深近视、不影响睡眠也不妨碍学习。
5)  加强时间紧迫感
       充分利用时间。如果是下自习课后整块的时间,不妨分一些让自己再做一两道颇长的题目。如果是升国旗等待集合这些零碎又不感兴趣的事情,可以买一些小小的口袋资料本,温习几条公式,背几个英语单词。时间,你不用就是种资源浪费,你用了至少可能有些隐性成效。读书阶段是有着无限可能的阶段,因为你处在学校的环境里,四处都是读书资源,若没有一些对未来的计划与行动,每日得过且过,或者懒懒散散地耗费时间,那未来,当你真正明白了读书重要,明白了有成绩有文凭才可以适当任性,可以做更多选择,可以接触更高层社会时,当你想向上走时,少了学校的环境,在社会里自己努力,要会花上再多十倍再多二十倍的心力和代价!所以不要等,不要让未来的自己后悔。
        你轻描淡写说自己不在乎成绩,但这背后,藏着很多不甘。你怕自己会失败,所以单纯用逃避和讨厌,去对待你可能十二年或更多年的在学校的青春。但是,你要相信,人定胜天。改变命运,什么时候开始才最好?现在就开始!现在开始,一定比你不曾开始要好一百倍。
4.     学会表达
        学会表达自己。当家里人、当老师、当朋友对自己有所不认同或误解,让你心里难受时,要学会表达自己,大胆说出你自己的想法。有不同的声音是生活常态,不要憋着气,也不要什么都沉默地自我消化,找些发泄的方式(如运动或兴趣),在出了身汗,或品尝了一顿美食,或欣赏了一首歌一幅画后,愉悦的心情会生出股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的豪情,如果不够,再来一次!生活是我们的,自己心情愉悦,这个世界感受起来才是愉悦的,学习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还要预留空间,给丰富的世界。生命只有一次,不感受千千万万美好,岂不是很亏?而学习、分数,是我们实现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让我们更有资本在未来随意安排和享受生活。
    所以,加油吧,少年,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浙大校门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九校联盟(C9)、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

     浙大创办至今已有120多年校史,培养出竺可桢、陈独秀、厉绥之、路甬祥、李政道、段永平、史玉柱等知名校友。
竺可桢,中国物候学创始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陈独秀,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新青年》杂志创始人、“新文化运动”发起者和领导者,“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创始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厉绥之,中国第一代西医,中国西医学教育先驱,前清医科举人,近现代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浙江医科大学主要创始人,杭州市红十字会创始人及首任会长。曾为慈禧太后看病。著有《工业卫生学》等专著。曾参与创办《浙江潮》等期刊,是浙江第一份西医药学术杂志《医药观》的创始人。因在中国近现代医学事业上取得较高成就被《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作为医学界代表人物收录。
路甬祥,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原中国科学院院长。1998年至2006年担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副院长。2008年至2013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
李政道,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世界。1985年,他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2018年4月7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段永平,曾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而闻名全国,现任步步高集团董事长。位居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351位。
史玉柱,“脑白金”产品创始人。2012年,在《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中排名第22位。2016年胡润百富榜,史玉柱家族以540亿元财富,位列第19名。2016年胡润IT富豪榜,史玉柱家族以300亿元排名第11位。201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史玉柱排名第46位。2017年5月20日,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前夕,史玉柱代表巨人集团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资人民币5000万元。2019年,获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511名。
      近三年浙大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线(最低分):
           
            2019年     理科  663分        文科 631分
            2018年     理科  659分        文科 643分
            2017年     理科  643分        文科 619分
—详情请咨询升学规划师—
(0755)2516 1048 【邱老师】
(0755)2516 9031 【纪老师】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国威路国威电子商务大厦二楼201九瓴教育
(罗外初中部旁边)
九瓴教育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好老师当然好成绩!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