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微保健】江苏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首次发布

【微保健】江苏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首次发布

阅读量:3736112 2019-10-24




《江苏省201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白皮书今天发布。不仅是首次同时发布全省的户籍老年人口和常住老年人口数据,也是首次发布全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

注意!江苏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截至2018年底,全省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805.27万人,占比为23.04%;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256.45万人,占比为16.03%。全省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682.60万人,占比为20.9%;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129.51万人,占比为14.03%。根据联合国确定的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或60岁以上达到10%的人口结构称为“老龄化社会”;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4%,或60岁以上达到20%,通常称为“深度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一标准,无论是按照60岁以上还是65以上人口比例,无论是按户籍老年人口比例还是按常住老年人口比例,江苏都无可争辩地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其中,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和特点:

一是当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窗口期。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大家都很关注。本世纪前半段,有三次人口老龄化的冲击波,主要是受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生育高峰影响。
第一次冲击波是2009—2018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在这一阶段步入老年期,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
第二次冲击波是2022—2035年,江苏第二个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在这一阶段进入老年期,深度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
第三次冲击波是2041—2054年,主要是由前两个生育高峰期顺延而来第三个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80后、90后人口进入老年期。
从2018年各年龄段的老年人口变化上看,65岁以上老年人人数持续增加,而60—64岁年龄段人口比上年减少7.48万。这说明进入老年期的人口数量是负增长,尽管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但当前正处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人口老龄化冲击波的相对缓冲期,未来两三年,正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窗口期,这对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期。
注意:这些地方的老人最长寿
从户籍人口上衡量,苏南、苏中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苏北地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五个设区市为南通市、镇江市、泰州市、无锡市、苏州市,分别为30.26%、26.68%、26.35%、26.34%、25.98%。
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超过30%的县(市、区)有9个,比上年度多2个,分别是如东县(34.17%)、南通市港闸区(31.39%)、海安市(31.29%)、南通市通州区(31.23%)、太仓市(31.18%)、启东市(31.16%)、常熟市(31.04%)、苏州市姑苏区(30.95%)、海门市(30.63%),集中在南通市和苏州市。
尤其是南通市,百岁老人达到1321人,占全省总数的22%,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从常住人口上衡量,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五个设区市为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盐城市、镇江市,分别为29.47%、26.21%、25.23%、23.31%、22.27%。苏中三市成为老龄化率最高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苏南地区是劳动力主要流入地,外来人口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老年人口占比。

养老负担急剧增加
老年人口抚养比直线上升。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通常用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与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的比值,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的指标。
2018年全省常住老年人口抚养比是19.46%,几乎每五个劳动力就要赡养一位老人。对比近三年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可以清楚地发现,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反映的是全社会的养老负担急剧增加。这对养老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全省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状况怎么样?
为全面掌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全国老龄办从2000年起,每五年开展一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第四次抽样调查是从2015年开始,2017年完成分析报告。我省参与抽样调查的有33个县(市、区),样本总数15840人。尽管调查时间不是当下,但调查的有关数据是首次向社会公布,其中的研究结论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现在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在这里,我有几个观点跟大家分享:
首先,健康是老年人最大的权益和红利。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老年人成为慢性病患病的重点人群。抽样调查显示,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为77.4%,患有三种及以上的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为17.7%。
在老年群体中,高血压、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发病率较高,排名前三。全省的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8岁,而健康寿命则为68岁,也就是说大部分老年人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是带病生存。特别是全省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加起来占老年人比例达到了7.3%。显然,慢性病和功能障碍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不小的影响。
有个好身体才能共享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将把健康养老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深入推进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努力保障好老年人健康。
空巢化是现代老年人面临的生活困境
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生活观念变化,子女与老年人同住一个屋檐下的越来越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这里所讲的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
二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居住的老人;
三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抽样调查显示,空巢老年人比例高达55.3%,在有子女的老人中,9%的老人有子女居住在省外。空巢比例的上升,主要带来两个方面的困扰,一方面,老年人的精神孤独感上升,抽样调查显示,有30.3%的老年人有孤独感;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子女不在身边,居家老年人很难得到及时、周到的生活照料。
第三,老年期仍然是大有可为的人生阶段。衰老并不是老年人唯一的标签,老年是生命的重要阶段,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在家庭里面,老年人的作用不可或缺,照看家、做家务、照看孙辈的老年人占比分别为50.7%、46.1%、30.1%,很多农村老年人仍然是干农活的主力。
在社会上,有52.1%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特别是知识型、技术型、政治型、经验型等各类富有专长的老年人,在参与社会治理、关心教育下一代、推广科技文化、慈善公益服务等方面继续发挥余热。全省各类教育机构参加学习的老年人有240多万,很多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老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对于健康的老年人来讲,学习正在成为新的养老时尚。
全省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2018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推进,全省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节节攀高。
第一,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5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9.36万人;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1093.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0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35元,比上年增加10元。
所有符合条件的低保和特困老人实现了保障和供养全覆盖,城市老年低保对象4.01万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685元;农村老年低保对象31.30万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670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差水平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93元、384元,分别比去年增加了56元、61元。
2018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52.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1.51万人。全省有经评估认定的老年专科医院9家,康复医院98家,护理院246家,护理站114家。特别在医养结合方面,我们积极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群,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人提供预约上门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全省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2.4%;
14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占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总数的49.8%;同时拥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医养结合机构达604家,其中80%以上由社会力量举办。在南通市、苏州市、徐州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基础上,2018年新增常州市、扬州市两个试点地区;2019年又增加了无锡市、泰州市,全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目前已有7个设区市。
第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各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补助资金近30亿元,用于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全部享受尊老金,同时为121万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服务、护理补贴9.26亿元。
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建成街道日间照料中心507家,其中355家具备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占总数的70%;共有养老机构2393家,其中1258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全省共有各类养老床位67万张,较上年同期增长3.3万张;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各类养老床位已达到42.9万张,占床位总数的65%;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超过37张。
第四,老年人关爱、优待举措更加扎实。继续实施“安康关爱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66.4%,投保人数超过1140万,支付保险赔款2.68亿元,综合赔付率达69.6%,惠及8万多老年人。积极组织“敬老月”敬老爱老活动,全省各类敬老爱老助老活动1423场,走访慰问老年人118.82万人,发放慰问金、各类物品及举办活动投入1.26亿元。
成功举办江苏省第七届“中国人寿”杯老年人春节联欢晚会, 1000多支老年艺术团队、3万多名老年人热情参与。开通了全省老年法律服务热线,全省司法系统和法律援助机构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2.9万人次、法律援助8764件。全省政法、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违法犯罪活动,破获涉及老年人的 “盗抢骗”案件3711起。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 祖名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