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浙商锐评员 吴美花
漫画|李红红
制图|潘盈盈
编辑|姚珏

蔚来卖一辆车亏两辆,四年亏400亿;
上海新能源汽车展延期,因为原预计的60多家参展企业,发现有30多家倒闭了;
一份疑似来自某股份银行的内部资料,暴露猎豹汽车等公司将于今年底进入破产程序,届时涉及上下游供应商产业链大约500亿规模的坏账。
戴森认怂,220亿砸不出电动车,还是回去做吸尘器吧……
最近一段时间,传出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消息一个比一个惊心动魄。
壹
不过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话,很多事情也没那么糟糕。
先说说戴森退群的事。戴森宣布退出新能源汽车的“朋友圈”,但人家其实是换个马甲又加入了,戴森的创办者James Dyson在最新的内部信中表示,电池将以一种深刻的方式令戴森受益,并将我们带向令人兴奋的新方向。
再来看看上海新能源汽车展延期的事。浙商锐评员问了两位业内人士,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这场展会,其中一位还直截了当地说,“这种小展没有车企参加也很正常。”可能也会有读者怪他们孤陋寡闻,但浙商锐评员抛一个数据,你们就秒懂了。
在车展信息网上,2018年全年中国登记在册的车展数量达到了298次,也就是说,在中国平均每天都有一场车展在各个城市举办。这么高密度的展会,在汽车产销行情好、企业财大气粗的时候,不管大小场子大家都愿意赶;一旦行情下跌,车企们当然是精打细算、择优参与了。
记者翻阅下上海新能源汽车展的主办单位信息有一长串,但似乎没有一个能挑逗参展者的神经。该展会官网显示,此次将有特斯拉、上汽、北汽新能源、威马等多家车企参加。但特斯拉中国相关负责人对媒体放话:“我们不会参加这类活动,我们也不认识他们。”上汽集团、威马汽车相关负责人也均否认将会参展。
说完这个充满炒作意味的延期事故,我们不得不正视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的困局。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展会确实不太办得起来,前阵子他在广州参加了一个新能源与车联网的展会,车联网企业数量竟然超出了新能源车企。
贰
其实让浙商锐评员比较担忧新能源汽车的,倒不是这些跟汽车相关的新闻,而是一条关于光伏企业的新闻——汉能欠薪。我们以为穿越火线看到的是成功,孰料却迎面撞上了同样灰头土脸的补贴潮“前辈”——光伏。
从产业补贴的维度来看,光伏产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照见未来的一面“明镜”。前者在历经枪林弹雨之后是“胜利者”还是“炮灰”,决定着后者对于未来的产业信心程度。
中国大概在2009年开始对光伏产业进行补贴,在此之前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的多晶硅每公斤售价超过400美元。10年内,大量中国企业在补贴潮中涌入,将价格直接逼退到8美元/公斤左右。有人调侃,世界光伏产业中只剩下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
连加州州长都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说,正是得益于中国企业,加州及全球清洁能源发展速度得以大幅加快,中国光伏为全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补贴是从2013年开始的,大量社会资本开始进入,直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最核心、成本占比最高的动力电池价格逐年快速下降。电池系统的价格由2012年之前的3.5元/Wh降低到目前1.3元/Wh。
我们不能否认在补贴潮的冲击下,企业个体容易迷失方向甚至消亡,但我们也可以把补贴潮看作是一场类似高考的选拔制度。只有将补贴滚成一股热浪,才有可能吸引千军万马来参与这场竞选。既然是竞选,最后必然有过独木桥这一关,必然会出现大量的筛选与淘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局面。
我们需要正视的是,在高考中,中举者永远是少数。当然,我们之所以不会为高考中的落榜者摇旗呐喊,是因为它的公平、公正与透明已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浙商锐评的出炉在于媒体的责任。
当我们孜孜不倦地奔跑在追寻新闻真相的路上;
当我们捕捉千万浙商成长与发展时,
我们发现无数的喧嚣让事件变得模糊时,
我们发现弥漫着不少迷惘。
在这个大时代里,
我们需要亮出“媒体的立场”。
请您记得,
浙商锐评是苍茫大海中的灯塔,
请您记得,
浙商锐评是我们对于未来的希望。
如果您对此话题有自己的见解,
欢迎您在后面给浙商锐评组留言;
欢迎提供话题给浙商锐评,
也欢迎您为浙商锐评撰写锐评。
◆◆这是您读到的总第 50 篇浙商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