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科学探究在路上,创新教育推动者——2019年长沙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高研班学习报道(三)

科学探究在路上,创新教育推动者——2019年长沙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高研班学习报道(三)

阅读量:3739320 2019-10-24



  10月23日的北京城空气新鲜,阳光和煦。来自长沙的小学科学骨干教师高研班的50位教师又迎来收获满满的一天。
  上午,50多名学员分为两组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实验。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首席培训师杨青青教授给一组学员们带来题为《借助“血型鉴定实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的实验。

  杨教授结合新课标理念详细解读了:生命领域的教育价值;生命领域的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的价值;科学探究式教学和生命领域课程中实验的科学方法、学科本质五个方面内容。然后让学员动手做了《血型鉴定》模拟实验和探究实验,通过实验让学员们体会到了生命领域实验的规范性、科学性、创新性。
  杨教授谈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人的一切能力的基础,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动手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方法方面的重要手段。实验设计能力是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
  学员们在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探究活动,积极研讨,气氛热烈。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博士,孟令红教授给二组学员带来的实验《科学探究式教学实验体验》中,孟老师从电磁铁的定义、研究和应用三个方面引入,让学员老师从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角色,自行研讨、设计和完成实验,并将全过程在纸上呈现。
  学员们选择探究的问题是”线圈匝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有关吗?"他们像学生一样,四人小组合作,选择材料、确定问题、动手实验、及时记录、研讨结论,重温了学生时代实验室合作探究的全过程。






  学员张书文老师课后表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实践经历,在呈现环节,对于学生会怎样想、怎样说、还会发现些什么、可能会缺漏了什么?我们可以为孩子们主动考虑得更多了,″以学定教"落到了实处,所以收获良多。
  下午,根据课程安排,学员们来到全国名校史家小学进行外训。

  走进史家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字——和谐,这是史家小学办学的特色。史家小学学生发展中心课程资源部主任,综合实践学科北京市级骨干教师,陈纲主任是这样解释和谐教育的——和谐教育的思想充斥于史家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史家小学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块场地,每一个设施,甚至每一个角落都好像用先进而统一的教育思想浸染过,是那么的精雕细琢,匠心独创,而富有教育意义;又像春风拂柳,细波拍岸,是那样的教育无痕,而润物细无声。



  底蕴传承丰富的史家小学,今天我们只是窥见一斑的参观了史家小学的创新教育。在陈纲主任题为《从“创造杯”到“创智汇”》的讲座中,我们了解到,史家小学创新教育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入手,深入调研发现学生目前存在的5大基本问题,然后从问题入手高屋建瓴的建立了学校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正如小学课程资源中心主任陈纲老师所说,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真实情境的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真实实际问题。为此,学校创设了创智汇的项目课程体系。  陈主任着重介绍了三至六年级跨学科跨年级的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建设经验,最终帮助孩子们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体验,帮助孩子们获得较高的价值体认。价值体认这一词,被提及了多次,可见这是这个课程建设的目标所在。

  过程中介绍了很多学生实践的具体案例,例如聋哑舞者的手环、防滴水雨伞、课程表笔筒等等。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异想天开最终都化为一件件成功的创客作品,无不闪现着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和教师培养的用心和全面。

  随后,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综合实践组组长,付航老师和孩子们带来了一堂《x物质的探索》。
  教师课前的单刀直入和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马上进入到问题的思考当中来。接下来又给予孩子们充分动手探索x物质特性的机会,在让孩子们获得充分具象认知的基础上,再清楚地罗列出x物质的特性,即:遇强则强,遇弱则弱。也就是非牛顿流体的特殊性能。但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并没对此做深入的研究,而是让学生运用这一科学原理,思考设计成产品来解决生活中具体情境的问题。


  课堂最后,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例如作为击剑防护服以及拳击手套等,都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性。还有解压球、防摔手机壳、防摔纸箱等等。
  课后,我们学员对此十分感兴趣,且开展了丰富的提问和交流。在这个活跃的探讨环节,陈主任和付老师都一一的为我们耐心解惑,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今天活动步入尾声,陈纲主任勉励学员们,我们不一定要做创新教育的实施者,但我们一定可以做创新教育的推动者。科学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带动周围的老师们以此共勉吧!
撰稿:张书文 邹文博 蔡平华 黄新宇图片:张晋 张玉莹审稿:周建军编辑:陈倩澜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