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
大连女孩张茜(化名)
在超市买了一盒内酯豆腐
回家后,她查看外包装时
意外发现生产日期居然是
“10 月 23 日”
![]()
我怎么买到了
“明天”生产的食品?
![]()
这盒 " 早产 " 的内酯豆腐
张茜没敢吃
拨打产品外包装上
所留的厂家联系电话
却显示为空号
![]()
到底是哪天生产的
是否存在生产日期造假?
![]()

×
张茜传来的产品照片显示,这是一盒名为“豆豆荟”的内酯豆腐,生产厂家为大连博瑞德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外包装上,印着食品的生产日期:2019年10月23日。产品的保质期为4天(1℃至 10℃)。
厂家回应
打码器出故障致“早产”
10月23 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厂家负责人,他表示会立即在厂内调查此事。负责人称,经过调查,系打码器发生故障导致产品外包装的生产日期印刷有误,已经对工人进行了批评。负责人说:
![]()
以前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正是因为工人的疏忽,才导致生产日期有误的产品流入了市场,按正常来讲是要把这批产品销毁的。
![]()
对于外包装上厂家联系方式为空号的问题,负责人回应称,这部座机平时不经常使用,停机后曾尝试交费未果,后来就变成了空号。接下来,厂家将会在包装上留下新的电话号码。
业内人士称
食品“早产”有三种原因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一般为机器打印,当机器的日期设置不准确,打印出来的生产日期就很可能出现时间滞后的情况,这批产品流入市场后,就出现了食品“早产”的现象。
第二种情况是,厂家刻意将生产日期延后,以方便食品“保鲜”,从而让消费者误以为 “产品都是刚出炉的”,有利于产品销售,也人为地延长了保质期限和销售期限。
![]()
另外,在销售企业和生产厂家间,确实存在一种默契:销售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考虑,特意要求生产厂家将产品的生产日期挪后,以延长销售期、降低货物销售的风险。有的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实际上是厂家预计向销售企业送货的日期。
![]()
律师观点
加大威慑力度确保“零早产”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食品标识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通俗易懂、科学合法;禁止伪造或者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违法行为。
《食品安全法》规定:对于“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由食品“早产”所带来的利益,往往超过因处罚所带来的损失,违法成本过低的情况致使不法企业有恃无恐。全社会应加大震慑力度,确保食品 “零早产” 。
![]()
“新闻大连”综合半岛晨报
文字:满文飞
编辑:“新闻大连”燕子
美编:“新闻大连”孔德成
主编:“新闻大连”张溢中
大家此刻都在看这些↓
时间确定!大连全面扫码乘公交有变?解放广场桥何时解封
大连曝光500多个车牌号!
来了!大连供热投诉小程序退!你被多收了15%费用吗
大连轨道交通规划最全消息
大连这座车站成“全国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