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学入门书目五十种
编者案: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上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今天上午,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特编制并推送本书目。
120年甲骨学产生了巨量的成果,书目选择非常困难,许多著作只能割爱,尤其是大量海外收藏甲骨的著录文献,以及近年大量的甲骨学专门论著,出于针对入门考虑,甲骨著录文献只选择了几种最经典的著录及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甲骨著录,论著仅选择了几种综合性经典著作及断代作品,不选择具体方面的论著。
一、著录
1.罗振玉、罗福颐《殷虚书契(五种)》

中华书局2015年版,内收罗振玉《殷虚书契》(1911)、《殷虚书契菁华》(1914)、《殷虚书契后编》(1916)、《殷虚书契续编》(1933),罗福颐《殷虚书契四编》(2015)。
2.郭沫若《卜辞通纂》

东京文求堂1933年初版,后收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二卷(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3.董作宾《殷虚文字乙编》

1948-1953年间由作为中研院史语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出版。
4.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

1978-1982年间编纂,由中华书局出版,共十三册,收录甲骨四万一千九百五十六片,是一部集大成的甲骨著录文献。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

1980-1983年间编纂,由中华书局出版,收小屯南地出土甲骨四千一百十二片。
6.彭邦炯、谢济、马季凡《甲骨文合集补编》

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收殷墟所出甲骨及缀合甲骨一万三千四百五十版,对《合集》进行了很好地补充。
7.曹玮《周原甲骨文》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收录西周甲骨照片三百版。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实际编纂者为刘一曼、曹定云,收花园庄东地出土五百余版非王卜辞。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实际编纂者为刘一曼、岳占伟、严志斌,收小屯村中村南两次发掘出土的甲骨五百余版。
二、缀合
10.严一萍《甲骨缀合新编》

台北艺文印书馆1975年版,后收入《严一萍先生全集·甲编》第四、五函(台北艺文印书馆1990年),收录诸家及自缀甲骨近七百版,订正诸家缀合错误者近四百版。
11.蔡哲茂《甲骨缀合集、续集》

前者由台北乐学书局于1999年出版,后者由文津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共收录缀合图版五百余组。
12.黄天树《甲骨拼合集》一至五集

学苑出版社分别于2010、2011、2013、2016、2019年出版,共收录黄天树教授及其团队缀合成果一千余版,并在甲骨形态学及甲骨缀合理论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3.蔡哲茂《甲骨缀合汇编》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收录包括作者在内的二十余位学者缀合成果一千余版。
14.林宏明《醉古集——甲骨的缀合与研究》

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收录近四百版缀合甲骨。
15.2013年 林宏明 《契合集》

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版,收录近四百版缀合甲骨。
三、通论
16.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1956年作为考古学专刊甲种第二号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由中华书局重印,后收入“陈梦家著作集”系列,此书是陈梦家先生总结六十年甲骨文研究成果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对国内外的甲骨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7.[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

1958年由日本弘前大学文理学部中国学研究会发行,1975年东京汲古书院重印,台湾鼎文书局出版温天河、李寿林译中文版,200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濮茅左、顾伟良新译本。
18.严一萍《甲骨学》

台北艺文印书馆1978年版,收入《严一萍先生全集·甲编》第八函(台北艺文印书馆1990年)。
19.[美]吉德炜《商代史料——中国青铜时代的甲骨文》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20.张秉权《甲骨文与甲骨学》

台湾编译馆1988年出版。
21.王宇信《甲骨学通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1993年增订再版,后多次重印,并被翻译成韩文出版。
22.王宇信、[韩]具隆会《甲骨学发展120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对甲骨学120年发展史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四、考释
23.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

1914年王国维手写石印出版,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殷墟书契考释(三种)》,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罗振玉学术论著集》第一集。
24.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

1965年作为中研院史语所专刊之五十出版,收甲骨文一千八百余字,罗列诸家异说,并在案语中加以评价,是甲骨文七十年考释史上的集大成之作。
25.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释》

中华书局1985年版,将《屯南》刻辞按照十一项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独到的见解。
26.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

中华书局1996年版,于省吾主编,姚孝遂编纂案语,收甲骨文三千六百余字,罗列诸家异说,并附姚孝遂案语,是甲骨文九十年考释史上的集大成之作。
27.胡厚宣主编,王宇信、杨升南总审校《甲骨文合集释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为《甲骨文合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28.饶宗颐、沈建华、曹锦炎《甲骨文校释总集》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对《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英国所藏甲骨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天理大学附属天参考馆甲骨文字》《苏德美日所见甲骨集》九种甲骨著录的六万五千余片甲骨释文进行校释。
五、研究
29.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1931年大东书局石印出版,1952年改订,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62年作为中国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专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后收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这是第一部运用唯物史观研究甲骨文的著作。
30.唐兰《殷虚文字记》

1934年作为北京大学讲义少量石印出版,1981年中华书局影印再版,后收入《唐兰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六册,复作为“唐兰著作精选”之一单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31.董作宾《殷历谱》

1945年作为中研院史语所专刊出版,在台湾及大陆均多次翻印,中国书店于1980年曾经翻印,巴蜀书社于2009年曾线装影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董作宾手批本。
32.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 耐林庼甲文说 卜辞琐记 卜辞求义》

《积微居甲文说 卜辞琐记》于195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耐林庼甲文说 卜辞求义》于1954年由群联出版社出版。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二者合为一册出版,后收入《杨树达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3.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

中华书局1976年版。后入选“中国文库”,由中华书局再版(2009),入选“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再版(2010、2017年)。此书是于省吾先生甲骨文考释的总结,共考释甲骨文三百余字,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4.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2007年由科学出版社再版,该书应用严密的类型学对小屯王卜辞进行细致分类并考订各类卜辞的时代,使甲骨文分期“两系说”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35.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

本书是在彭裕商教授《殷墟甲骨断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的基础上增补完成的,是甲骨文分期断代“两系说”的代表作品,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六、撰史
36.胡厚宣《甲骨文商史论丛》初集、二集

两书分别于1944、1945年作为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之一出版。后入选“二十世纪史学名著”,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再版,题为《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外一种)》,实为二书合刊。该书是胡厚宣先生为重建殷商史所做的准备,在甲骨学与殷商史许多领域做出了贡献。
37.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根据胡厚宣先生未完成的遗稿整理,包含了胡先生在殷商史多个领域很多原创的观点。
38.宋镇豪主编《商代史》

宋镇豪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2011年间出版,共十一卷。第一卷《商代史论纲》(宋镇豪主笔,2011);第二卷《<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征》(韩江苏、江林昌,2010);第三卷《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王震中,2010);第四卷《商代国家与社会》(王宇信、徐义华,2011);第五卷《商代都邑》(王震中,2010);第六卷《商代经济与科技》(杨升南、马季凡,2010);第七卷《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宋镇豪,2010);第八卷《商代宗教祭祀》(常玉芝,2010);第九卷《商代战争与军制》(罗琨,2010);第十卷《商代方国与地理》(孙亚冰、林欢,2010);第十一卷《殷遗与殷鉴》(宫长为、徐义华,2011)。集利用甲骨文重建殷商史之大成。
七、集成
39.宋镇豪、段志洪主编《甲骨文献集成》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共四十册,搜集1899年至1999年间重要甲骨文论著并加分类影印出版,堪称世纪性的甲骨文献资料库。
40.《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共二十册,收录1949年以前甲骨学著作五十种,由于出版时间早,现已大多难得一见,为甲骨学、古文字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八、字典
41.孙海波《甲骨文编》

哈佛燕京学社1934年石印本,孙海波编著,商承祚校,收甲骨文字二千余字。1965年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增订,由中华书局出版。字形摹写较真,采录众说较多,解释简明扼要。
42.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收录甲骨文字近三千字,并加解字、释义,广伐吸收九十年甲骨文研究成果,并且融入了徐中舒先生数十年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收获,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3.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015年增订,收录甲骨文字三千六百余字,本书字形使用计算机抓图软件截取甲骨文字形并加以黑白翻转,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字形的原始性、真实性。
44.李宗焜《甲骨文字编》

中华书局2012年版,收入甲骨文字四千余字,收集资料完备,摹写较精,保存殷人刀笔风貌。
45.韩江苏、石福金《殷墟甲骨文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依托作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甲骨文图文资料库”,收录甲骨文字五千五百余字,总结前人摹写失真的原因,利用计算机程序对甲骨文进行临摹,对麻点、裂痕进行反复核对,较之前人更能保留甲骨文原貌。
46.沈建华、曹锦炎《甲骨文字形表(修订版)》

初版题作《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系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甲骨文电子资料库为基础编著的一部甲骨文检索工具书,收集初版遗漏的异体字形,增加《补编》《花东》新见甲骨文及异体字,收集甲骨文字六千余字。
九、引得
47.[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

东京汲古书院1967年出版,有多次增订重印,综辑作者所见已发表的全部卜辞文字,独自确立了一百六十五个部首,并按部首将全部甲骨文字词进行分类,每类每条辞例按时代早晚排列,各辞例书体保留原来字形。
48.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中华书局1989年版,以《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英国所藏甲骨集》《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四种甲骨著录为资料收录范围,对每版甲骨上每一文字(包括此字组成的语词)分类编纂,是一部较系统全面综辑甲骨文字的工具书。
十、目录
49.宋镇豪、常耀华主编《百年甲骨学论著目》

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搜汇1899甲骨文发现迄1999年百年间海内外所有公开或正式发表的多种语种关于甲骨文与商代史专书、论文,计收入论著一万余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50.2017年 刘一曼 韩江苏 《甲骨文书籍提要(增订本)》

原题作《北京图书馆藏甲骨文书籍提要》(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后增订出版,收录以专书为主,散见于杂志和他书的甲骨刻辞及重要的研究文章也适当收录,共收著作四百一十种,按著录、考释、研究、汇集、其他五类编排,并加提要。
参考书:
刘一曼、韩江苏:《甲骨文书籍提要(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王宇信:《甲骨学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王宇信:《新中国甲骨学六十年(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