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10.23】时事政治考点学习资料汇总

【10.23】时事政治考点学习资料汇总

阅读量:3749275 2019-10-24


  国内要闻
  一、习近平向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致贺信。
  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10月22日在山西太原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中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方位加强能源合作,维护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二、第三代杂交稻首测亩产破1000公斤。
  10月22日,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了解到,在对湖南省衡南县云集镇示范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G3-1S/亲19进行机收测产中,两块试验田平均亩产1046.3公斤。袁隆平表示,此次测产结果达到预期,他很满意。
  三、国博馆藏甲骨首次大规模展示。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22日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共同为观众讲述了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历史,带观众重温了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记者了解到,这是国博第一次举办以甲骨文为内容的文化展,也是国博馆藏甲骨第一次大规模展示。除了国博自身馆藏,展览还商借了国家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甲骨文物。展品中,有一件虽不是甲骨却意义重大,这就是国博馆藏殷墟127号坑甲骨堆模型。1936年,在安阳殷墟小屯村发现了一个储藏着大量甲骨的圆穴。这堆甲骨厚达1.6米,共清理出甲骨17096片,除8片牛骨外,其余都是龟甲,出土数量为迄今考古发掘之最。这些甲骨为殷商武丁时期埋藏,是商王室有意保存起来的一批占卜档案。这就是殷墟甲骨文最重大的一次发现——YH127号坑。
  四、中国探险家将首次无助力无补给穿越南极。
  2020年将是人类发现南极大陆200周年。从23日起至2020年2月,“85后”青年探险家温旭将从北京启程,以伯克纳岛海岸为起点穿过南极点、抵达罗斯冰架,完成人类历史上线路最长、单人无助力无补给的南极大陆穿越之旅。单人无补给无助力的形式,意味着温旭将从起点携带全部物资、不借助外力,独自面对南极的极限环境,以长达2000多公里的越野滑雪完成这次远征之旅。重达200多公斤的行李里面食品占了一半,还有近30升燃料、通讯电力装备,以及越野板和应急物资。如果成功,他也将创下一个新的纪录,成为第一个从海岸出发单人无补给无助力穿越南极大陆的人。
  五、3353米!我国井下定向钻进孔深再创世界纪录。
  22日从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获悉,该院应用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定向钻进技术及装备在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进行钻孔工程示范,日前完成了主孔深度3353米的沿煤层超长贯通定向钻孔,再次创造了我国井下定向钻进新的世界纪录。据悉,该院从保德煤矿五盘区一号进风大巷27联巷开钻施工,钻进用时21天,贯穿了二盘区工作面,与对侧三下盘区二号回风大巷成功贯通,主孔深度3353米,总进尺4428米,孔径120毫米,探顶、探底分支13次,钻孔贯穿巷道中靶坐标误差小于0.15%,目前日均瓦斯抽采量超过5000立方米。“该钻孔打破了2019年初我们在保德矿创造的2570米超长定向钻孔的孔深世界纪录。此次钻孔工程做到钻孔深度大幅度提高和实现超远距离高精度中靶,主要得益于开发了煤矿井下超长定向孔滑动钻进减阻工艺和复合钻进轨迹控制方法,大幅度提高了井下定向钻孔钻进能力和钻进效率;应用了我们自主研制的ZDY15000LD定向钻进装备、YHD3-3000型泥浆脉冲无线随钻测量系统、大通孔高强度无缆定向钻具,实现了无线随钻测量压力脉冲信号在3000米以上孔深的稳定传输;此外,我们还对新研制的煤矿井下用冲洗液净化循环系统进行了工业性应用,解决了超长孔施工耗水量与排污量大的难题,实现了定向钻进冲洗液由‘开式’向‘闭式’循环的跨越,促进了煤矿井下绿色钻探技术装备发展。”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现场项目经理许超介绍。据了解,3353米沿煤层超长贯通定向孔的成功实施,是井下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发展的新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井下定向钻进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六、全国首台5G网络智能无人驾驶矿用车亮相。
  22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获悉,全国首台5G网络智能无人驾驶矿用车日前亮相江西南昌2019世界VR产业大会。该车由四院所属航天重工、江铜集团城门山铜矿、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和航天系统公司联合研制,是我国有色矿山首台露天矿无人驾驶矿用车。该车长10.1米、宽5.4米、高5米,载重110吨,具有自动下达作业任务、自动装卸、自主行驶、自动规划地图、智能自主避障等功能。据介绍,无人驾驶矿用车有利于调度中心更加准确掌握车辆状态,可有效降低矿方的安全生产责任风险、提高矿企的生产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相比,矿区采矿道路条件较差,无固定清晰路标,还可能出现某些不可预测的障碍物,路面循迹避障的算法设计是无人矿车驾驶系统的难点之一。此外,采矿工作是系统工程,矿区会有多辆无人驾驶矿车同时作业,涉及多条采矿线路,为了高效安全作业,协调工作设计也是重难点。
  七、屠呦呦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2日公布2019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名单,共3人获奖,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屠呦呦。该奖项旨在奖励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杰出生命科学研究,研究主体可以是个人或机构。今年是该奖项的第五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告中说,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因其在寄生虫疾病方面的研究获奖。她发现的全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在20世纪80年代治愈了很多中国病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基于青蒿素的复合疗法作为一线抗疟治疗方案,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使非洲疟疾致死率下降66%,5岁以下儿童患疟疾死亡率下降71%。公告说,来自美国的凯托·洛朗森教授由于在生物材料再生工程的临床应用、干细胞科学等方面的创新工作获奖。另一名获奖者是来自爱尔兰的凯文·麦圭根教授,他研发的太阳能消毒技术帮助非洲和亚洲等地的人们获得了干净饮用水。颁奖仪式将于2020年2月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总部举行。
  国外要闻
  一、美国: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表示,美军将在叙利亚保留少量驻军以确保叙境内油田的“安全”。
  二、俄罗斯: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坚科22日说,当前继续对抗不符合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利益,俄愿意与乌克兰在平等基础上开展务实合作。
  三、日本:日本德仁天皇22日在皇居正殿“松之间”举行了“即位礼正殿之仪”,正式宣告日本第126代天皇即位。
  四、英国:中国优秀图书海外推广项目“中国书架”在英国的启动仪式22日在英国伦敦福伊尔书店旗舰店举行,来自中英出版发行界和学术、教育、传媒界的数十位来宾出席仪式。
  五、法国: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开机仪式2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
  六、德国:德国国防部长安妮格雷特·克兰普—卡伦鲍尔21日说,她将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议,由北约成员国在叙利亚东北部设立由俄罗斯和土耳其共同参与的“国际安全区”。
  七、新加坡:为庆祝“讲华语运动”40周年,新加坡推广华语理事会22日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举行隆重庆典,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出席庆典并致辞。
  八、伊朗:伊朗外交部21日谴责土耳其在叙利亚北部设立军事基地的意图,认定这种举动“不可接受”。
  九、古巴:根据古巴政府近日宣布的措施,古巴公民和在古永久居留的外国人21日起可向当地银行申请开设外汇账户并申请银行卡,用来在国有特许商店以美元购买部分商品,以此遏制国家外汇流失现象。
  十、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中电胡布2×66万千瓦燃煤电站项目商用仪式21日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胡布地区举行,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建设取得新成就。
  十一、土耳其:土耳其国防部长阿卡尔21日晚表示,土耳其暂停在叙利亚北部的军事行动并不意味着停火。
  十二、荷兰:由荷兰格罗宁根孔子学院承办的荷兰设计周中国论坛22日在荷兰南部艾恩德霍芬市举行。本次论坛以“未来的设计思维模式”为主题。
  地方要闻
  一、北京:以“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将于2019年10月24-27日举办。
  二、陕西:为提升陕西省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名优企业示范引领作用,陕西省首个药品质量管理实训基地——西安杨森实训基地10月22日在西安市高新区揭牌。
  三、河南: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1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召开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现场会。会议强调,要因势利导、持之以恒、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治理长效机制,推动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对标对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确保2020年垃圾治理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四、广东:22日上午,作为广东省境内唯一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举办开馆仪式
  五、四川: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将于11月1日至7日在成都市举办。本届西部交响乐周首次以国内指挥名家与西部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方式进行。
  六、西藏:《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蒙满文档案精选》大型丛书发行仪式22日在拉萨举行。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