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最新演讲完整版|2019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马云演讲字幕版

最新演讲完整版|2019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马云演讲字幕版

阅读量:3760153 2019-10-25


关注老马那些事,只看马云大小事!
10月23-25日,第14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点击视频,看视频↓↓↓

▲马云演讲字幕几乎完整版12:25分
此次国际校长联盟大会是国际校长联盟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批复,今起至25日,以“共创未来的学校领导者”(Connecting Leaders,Creating the Future)为主题的第14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在华东师大举行,来自世界各地50个国家的1500名中小学校长参会。

马云向全场表态,每年中国1500万新生儿,全世界近1亿。投资这1亿人的脑袋,就是投资世界的未来。全世界都应该鼓励最好的学生去做师范生、去做老师,让教师成为待遇最好、最受尊敬的人。“一个老师一生可能影响几百个学生,而一个校长则可能影响几百个老师。”马云说,乡村教育好,中国教育才会好,自己之前尝试从事乡村教育工作,从中发现六成的乡村教师离职是出于与校长关系不良的原因。“校长就像CEO,要学会并拥有领导力,总是希望老师(员工)比自己更好。”

“马云退休”大概是今年教师节最热的话题之一,他如今真的转型了。今年9月10日,55岁的马云正如他在一年前通过社交平台宣布的,他在这天卸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职务。但他声明:“不等于退休,我是不会停下来的!阿里巴巴只是我很多梦想中的一个,我自己觉得我很年轻,有很多地方想去折腾,教育、公益、环保……我都在做,我可以做得更好,花更多的时间。”
事实上,马云最喜欢的称呼不是“马董”、“马主席”,而是“马老师”。在卸任前,他也在多个场合做过老师:不仅为乡村教师授课,还为湖畔大学的商业领袖上课……未来,“马老师”可能将更为名副其实。马云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自己离开教育职务近30年,也曾经当过班主任;并愿意做一辈子的教育支持者,“这是我下半辈子最爱的工作、最大的投入。”

“全世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构建全球教育共同体,为用教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作为对大会主题的响应,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代表东道主表示,作为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和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华东师大正集全校之力,打造引领中国和影响世界的新师范,力争把学校建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高地、国家级教师教育智库、基础教育变革策源地、国际教师教育窗口校及教育信息化先行者。
开幕式上,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热烈祝贺大会召开,国际联盟主席阿尔塔·冯·希尔登代表国际校长联盟致辞。

“教育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推动变革、创造未来的历史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和国际理解的重要基石。”钱旭红说,我们将集全校之力,打造引领中国和影响世界的新师范,力争把学校建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高地、国家级教师教育智库、基础教育变革策源地、国际教师教育窗口校及教育信息化先行者。同时也期待,全世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构建“全球教育共同体”,为用教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幕式结束后,阿里巴巴合伙人、马云公益基金会创办人马云首先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为记者整理、记录的马云讲话实录。
女性善于体验,开始在数据时代占优势
工业时代到数据时代,重要是的智慧驱动,未来是领导力和独立思考的竞争。工业时代比拼力量肌肉,所以男性占优势;数据比拼体验感受智慧,女性开始占优势。人类飞向太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而对人类本身和内心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少。当下,海洋垃圾处理比移民其他星球更重要。
智能时代不应该也不能让人失业
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确实对过去的教育模式、内容和方式带来巨大的挑战。但不是机器聪明,而是人类自己更聪明。AI对过去的教育带来挑战,机器比我们的孩子更能记忆、算得更快,但不必担心未来二三十年孩子找不到工作。未来的比拼在于智慧、使命和价值观。
很有意思的是,几千年来,人类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智慧并没有提升。知识可以习得,但智慧却是个人的体验。动物只有本能,机器拥有智能,而人类却有智慧。
机器永远不会比人聪明,因为机器不可能拥有智慧。聪明的人和机器知道要什么,而智慧的人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我认为,未来的教育首先要从教人变成育人。教和育不同、学和习不同——教的是知识,育的是文化;学的是知识,习的是体验,是挫折。
未来的教育让人变得更智慧,智能时代我们千万不能把精力花在技术上、设备上,而是要把技术和设备用在人的感受和体验上。
智能时代不应该也不能让人失业。
未来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从八小时上班变成四小时上班,从一星期上五天班变成上三天班。我爷爷的爷爷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一星期工作六天,他认为很忙;我们现在一天工作八小时,一星期上五天班,我们依然觉得很忙;等到了我们的孙子,一天上班三四小时,一星期工作四天,他依然觉得忙。
学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动物园而不是养鸡场
教育从规模化、标准化——个性化、特色化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因人施教是我们未来共同的追求。学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动物园而不是养鸡场,所有动物都一样。我们要培养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否则无法和机器竞争。过去把人变成机器,未来机器会越来越像人。最终人更像人,机器更像机器。
教育的方式变化
未来,AI能代替老师批改作业,学生大脑能植入芯片,知识也许根本不需要教,但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无可取代。
学习仍然很重要,不学习的大脑只会退化。比如即使有了智能翻译机器,学外语的乐趣仍不能被机器取代。
过去老师靠灌输知识赢得尊重,未来靠赢得价值来赢得尊重。过去以制造为中心到未来以创造为中心。
不允许老师惩戒学生就像开车不踩刹车一样危险
教育不是让孩子躲避危险,而是教他们面对危险该如何处理问题。比如以色列的学生,都被要求在野外生存三天。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要充分相信老师,不允许老师惩戒学生就像开车不踩刹车一样危险。
呼吁全世界把资源向幼儿园和中小学倾斜
我发现,世界大部分国家,把资源向大学倾斜。一个国家要有竞争力的未来,必须把资源下沉到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如果一个国家过多关注高层和精英教育,这个国家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在美国,世界最了不起的大学五公里外,却是贫民窟。
我们更应该关注教育公平,一个孩子是否有出息,我相信初中之前的投入非常关键。如何把资源放在看得见的地方?应该向托儿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倾斜,这样才能让一个民族强盛、让世界强盛。
教育资源不仅向基层,也要向乡村倾斜。就像北京上海的教育好,不代表整个中国教育好。
马云认为,不同阶段应该注重不同方面的培养——
幼儿园:琴棋书画、唱歌跳舞,养成运动习惯
小学:培养形成价值观
初中:注重纪律
高中:希望、兴趣和想象力
如果一个孩子认为大学是唯一出路,那么问题很大。现在,学习艺术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升学。我发现,在老年大学,艺术教育回归了本质。
未来教育要让孩子有全球观
认识、尊重别的民族文化国家宗教,如果学会尊重,就不会横加指责。
热爱祖国不等于自己一定比别人强。
尊重和包容让国家强大、世界和平。
让每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家长和孩子才有选择。素质教育不等于放松标准、不用严格要求。
未来教育更要培养“爱商”高
智商高、情商高,也要爱商高,即love,这样成功以后才会受人尊重。很多人有钱有势但不受人尊重,缺乏的就是爱商,不懂得关心和爱别人。
机器有芯片,人类有伟大的心和爱。机器有精度,但人类有温度。
AI时代,就是需要爱的时代。如果没有爱,技术越强大越可怕。
这就是教育的责任和担当。今天,只要教育在,校长在、老师在,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相信未来,一定能应对好各种挑战。教育是巨大的机遇,更是巨大的责任。我们一起努力,也许对我们的改变不大,但对孩子的改变很大,而对孩子的改变就是改变未来。

郑重声明:本文绝非小编编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广告

0
大容量双层玻璃杯茶水分离泡茶杯男女士透明水杯学生便携杯子定制 【包邮】【在售价】8.90元
【券后价】5.90元
----------------- 
复制这条信息,$28Y1YraubYo$,到【手机淘宝】即可查看
       注    关注    关       注
我们只关注与马云有关资讯,
以及马云从创业到阿里帝国的历程。
你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也是我更新的动力
点击上方“关注”按钮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54个听256个马云演讲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