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天,甲骨文在微博上又火了,内容不新鲜,依旧是老调重弹——只要认出一个字,就奖励人民币十万元。
这个消息,仿佛是呈周期性波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火一把,吊一吊人们的胃口。当年秦国的相邦吕不韦,组织一帮文人学者编出了一本《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嚣张地表示有人能改变一个字,就以“千金”相赠。甲骨文认出一个字奖励十万,颇有点“一字千金”的气度。借此机会,鹿鸣老师也给大家讲一讲,有关甲骨文的有意思的事儿。
顺带一提,认字奖励这件事,是真的。
是不是最早的文字?
这是个很玄妙的问题,首先给大家一个标准答案吧,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而是中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听不懂不要紧,我来给大家详细讲一讲。
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而任何的事物,都是有一个发展变化规律的——换句话说,甲骨文不可能从石头缝里一下子蹦出来,它一定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我们现在发现的甲骨文,主要集中在殷墟一地,三千多年前左右,时间上已经是商朝的中晚期。而当时的甲骨文的发展也已经臻于完善,字例多,用途也明确,用来写现代人的作文都够了。所以在甲骨文之前,一定还存在有更早的文字雏形阶段。比如说在更早的山西“陶寺”遗址,学者们就发现有疑似写着“文尧”二字的陶壶碎片。但是因为只是单独而非成体系的“个字”,因此不能成为有力的证据证明文字的存在。
但是在学术界内部,中国文字诞生于四千年前,已经日益成为主流思想。
学术引发的物价飞涨
甲骨文之所以甲骨文,因为离不开“甲”跟“骨”。也就是它的文字的载体,是“龟甲”与“兽骨”。
这就引发了一桩关于甲骨文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公案”。
晚清之时,时任国子监祭酒,也就是全国最高学府的校长的王懿荣,有一天闹肚子让家里人去买药,买来了一种被称为“龙骨”的药材。其实所谓的“龙骨”,也就是上了年头的龟甲或兽骨,都是从地里挖出来的。王懿荣拿过药材一看,竟然发现药材上密密麻麻刻着小字。王懿荣本身就是当世著名的“金石学”大家,一下子看出了端倪,赶快命人多方打探采买,详加考证,这一下子不要紧,沉睡了将近三千年的甲骨文再次回到了世人的眼中。
这样一想,千百年来,全国人民不知道喝掉了多少龙骨。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前,“龙骨”一斤,大概是六文钱,甲骨文大发现之后,海内外争相购买,结果价钱炒到了一个字2两银子。在小范围内引起了物价的动荡。
顺带一提,八国联军侵华之际,王懿荣死守北京,城破之时自杀殉国,绝对是一个有气节的文化人。
甲骨文不可能从石头缝里一下子蹦出来,它一定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阅读更多好文章,请关注我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