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一带一路”与秦腔艺术的振兴发展论坛在定西市举行

“一带一路”与秦腔艺术的振兴发展论坛在定西市举行

阅读量:3785478 2019-10-25



  10月23日上午,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定西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与秦腔艺术的振兴发展论坛在定西市举行。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文旅厅非遗处、省级非遗保护中心、各参演院团相关负责人,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传承人代表参加。论坛由我省国家一级编剧、戏剧评论家、甘肃省剧协原驻会副主席肖美鹿主持。
  西安易俗社原社长冀福记、现任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西宁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姚娣等秦腔界知名专家和传承人发言,畅谈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先进经验,分析存在困难,探讨解决途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甘肃省文旅厅牵头举办的这次活动,通过剧目会演、经验分享、学术交流研讨等途径,不仅集中展示五省区秦腔艺术保护成果,也为五省区开展秦腔艺术交流搭建了很好平台,必将写入中国秦腔艺术发展史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甘肃省陇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佟红梅,新疆秦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李晓鸣作为非遗传承人代表先后发言,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从事秦腔艺术传承保护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天水、张掖等地秦腔院团负责同志介绍了本单位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工作落实情况,并从人才培养、制度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就如何开展好秦腔艺术保护传承献言献策,探讨气氛非常热烈。
  甘肃省文旅厅非遗处、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定西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同志介绍了本地区、部门非遗保护工作实际以及近年来在秦腔艺术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的成绩,针对制约秦腔艺术保护传承的瓶颈问题,就下一步如何落实好秦腔艺术保护传承提出意见建议,引起参会人员的共鸣。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早在2006年时,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和所有北方地方戏曲一样,具有唱、念、做、打综合艺术的共性特征,且地域特色鲜明突出,是深受西北五省区群众喜爱和欢迎的地方剧种。10月22日至29日在定西市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北五省区传统戏剧(秦腔)会演活动期间,同步举办的 “一带一路”与秦腔艺术的振兴发展论坛,就是要通过集中会演展示和学术交流,进一步增进五省区相互学习与合作,与会秦腔艺术研究专家、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工作者探索保护传承传统戏曲的途径和措施,共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我省各市(州)及定西市各县(区)文旅局、非遗保护中心负责同志以及各新闻媒体记者80多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