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人类首次太空行走,背后是险象环生和绝地求生

人类首次太空行走,背后是险象环生和绝地求生

阅读量:3799349 2019-10-26



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右)与地球 |《天际行者》剧照
10月11日,太空行走第一人阿列克谢·列昂诺夫(Aleksei Leonov),以85岁高龄辞世,告别了挚爱一生的地球和太空,去了天堂。
也许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太空行走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然而平常背后不平凡的,则是航天先驱者们在危机四伏的黑暗中摸索出的一条条生路。
那一年,他30岁,乘坐一艘被死神眷顾的飞船,一次又一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让死神铩羽而归。
在这次最危险的飞行中,列昂诺夫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
阿列克谢?列昂诺夫
太空行走竞赛
二战结束后,冷战的阴云笼罩着地球。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冷战的风云随之弥漫到了太空,太空竞赛一触即发。
到了1965年,美苏两国要争取的,是宇航员第一次脱离飞船,进入太空。
1965年,双方都计划进行首次太空行走 | 《天际行者》剧照
美国派出的代表是双子星4号,苏联派出的则是上升2号。
美国人的载人飞船,从单人的水星号,到双人的双子星号,再到三人的阿波罗号,有条不紊。
苏联却显得资金乏力,想要直接从单人的东方号过渡到三人的联盟号(这款经典载人飞船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时不我待,眼看美国就要拿下这项第一了,苏联怎么办?
在载人飞船青黄不接的时候,改装版东方号——上升号临时出来救场了。
这一型号的飞船一共就进行过两次载人飞行,全部用于实现“第一次”的目标:
上升1号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3人的航天飞行;
而上升2号的目标,则是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上升1号返回舱 | Wikipedia
上升1号相对简单一些,多装两个座椅,多拆一些设备,使用新的降落伞,也就搞定了。
太空行走对飞船的要求则要苛刻得多。东方号的旧设计没有考虑太空开放空间,因此无法像美国的双子星号那样,在太空中直接打开舱门。
为此,上升2号额外设计了一个可充气的气密舱,以及诸多配套设施,比东方号足足重了1吨多。
上升2号和它的运载火箭 | Wikipedia
为了成功完成太空行走,必须选择苏联顶级的宇航员,于是,阿列克谢·列昂诺夫脱颖而出。
他有多优秀呢?只举一个例子。
在后来的载人登月竞赛中,他被选为了苏联登月梯队第一人。只可惜,苏联人的载人登月,最终并未成行。
上升2号整装待发 | 《天际行者》剧照
历史性的一刻
1965年3月18日,上升2号发射升空,比美国的双子星4号抢先了3个月。
为了见证这一次载入史册的行动,上升2号采用了当时先进的电视直播技术,实时向地球直播太空行走画面。
列昂诺夫准备太空行走 | 《天际行者》剧照
8:28:13(世界时,下同),列昂诺夫为气密舱充气;
8:32:54,列昂诺夫进入气密舱;
8:34:51,列昂诺夫离开气密舱,开始进行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
列昂诺夫在太空行走  | 《天际行者》剧照
那时,他就像“一只海鸥张开了翅膀,在高空中翱翔”;
那时,他回想到了他的童年,母亲在家里打开窗户,呼唤他的名字:“列昂沙,该进屋了”;
那时,人类的第一件太空舱外宇航服,在太空中膨胀了。

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这是真实的历史画面
回不去飞船了……
膨胀后,宇航服里的他,就像充气人偶一样,手脚难以弯折,动作十分僵硬。
除了膨胀,宇航服内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像一个充气蒸笼,无时不刻地折磨着他。
列昂诺夫穿着的同款宇航服 | Wikipedia
他回不去飞船了!
紧急关头,地面人员当机立断,切段了公开的直播信号……
而在天上,列昂诺夫果断地选择了放气(不是放弃)。放气可能会带来宇航服缺氧,甚至会导致他昏迷,却可以降低宇航服的膨胀程度。
上升2号太空行走的飞机失重训练 | Wikipedia
根据设计,宇航员必须脚先进入气密舱,这样就可以抬手关上舱门。
然而,膨胀的宇航服使得他根本看不到脚,更不必说把脚伸进舱内。
他别无选择,只能冒险一头扎进气密舱中。
8:47:00,他终于艰难地蜷缩进了气密舱。然而此时,危险并没有解除,气密舱的舱门必须关紧,否则他仍然处于太空环境。
更加危险的是,他的脚朝向舱门,狭窄的气密舱容不下膨胀的他转身,他不得不冒着缺氧的风险,继续放气。
8:48:40,舱门最终被关上,在他那高温、膨胀、浑身湿透的宇航服里,还携带着一颗自尽用药。
他当时一定不知道,这只是上升2号的第一个危机。
上升2号气密舱与宇航员示意图
除了危机,还是危机
就在他们要返回地球时,飞船的自动着陆系统故障了。
苏联载人飞船上还配备有一台特制的机械计算机,称为“飞船导航仪”,可以计算出返回的具体位置。于是,他们启用了备用的手动着陆系统,手动对准地面返回的位置。
苏联“飞船导航仪”机械计算机的内部结构 | Wikipedia
然而接下来,他们的“方向盘”又失控了。
原本只适宜一个人的返回舱,现在却塞进去两名穿着笨重易膨胀的宇航员,他们无法将自己或对方固定在座位上。在飞船返回途中,两人被甩到了一边,飞船重心偏离了46秒。
上升2号内部拥挤的空间
不要小瞧这46秒,导致着陆点偏移了386千米,相当于上海到合肥的直线距离。
如果说偏移还不影响返回,更危险的还在后头。
轨道舱分离失败,和返回舱纠缠在一起 |《天际行者》剧照
进入大气层后,原本应该与返回舱分离的轨道舱分离失败,两个舱室藕断丝连,互相碰撞,在大气层中一起剧烈燃烧,并导致上升2号疯狂旋转。
好在大气层的烧灼最终使得轨道舱断开。这是人类航天史上,活着返回地球的飞行中,最煎熬的一次大气层飞行。
即使降落到地面后,死神仍然纠缠不休。
降落地点位于西伯利亚森林深处,由于大幅偏离预计位置,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落点。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他们有可能被冻死在3月西伯利亚森林的大雪中。
好在,皑皑白雪中,上升2号巨大的降落伞十分醒目。
直升机发现上升2号返回舱降落伞 |《天际行者》剧照
然而,茂密的森林里无法降落,直升机只好空投了吃的、喝的、穿的,以有可能需要的物资。
接下来,直升机能做的就是——悬停在他们上空,向指挥中心报告——“他们一个人在砍木材,另一个人在生火”,场面一度十分诙谐。
姗姗来迟的救援人员,滑雪抵达现场
第二天,地面救援人员长途跋涉,滑雪抵达了现场,结果是——他们在原地又住了一晚。
第三天,列昂诺夫才得以和救援队一起离开了降落地点,具体方式是自己滑雪。
上升2号也成为了所有活着回来的载人飞行中,地面救援时间最长的一次。
就这样,从死神手中多次死里逃生的他,完成了这次最艰难的太空漫步、最惊险的太空返回和最漫长的地面救援。
死神最终绝望地铩羽而归,“此人不能在太空中被带走”,列昂诺夫也有幸成为苏联第一代宇航员中最晚离世的一位。
苏联载人登月飞船LK | Wikipedia
然而,苏联的航天事业并没有给他更多挑战的机会,尽管他被选为苏联登月第一候选人。
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列昂诺夫代表苏联搭乘联盟19号, 与美国的阿波罗飞船对接,完成了美苏之间的第一次太空握手。
阿波罗-联盟号飞行纪念油画,列昂诺夫(右一)代表苏联进行太空握手 | Wikipedia
两次太空飞行的杰出贡献,使得他获得了两次苏联英雄的荣誉。
此后,列昂诺夫仍然钟情于那片曾经差点要了他命的太空。廉颇老矣的他不仅在加加林宇航中心培养更多的宇航员,还热衷于航天的宣传和创作,绘制和撰写了多个太空题材的作品。
列昂诺夫参与《天际行者》放映仪式 | kremlin.ru
2017年,他以顾问的身份,参与了电影《天际行者》的制作。这部影片就像是一部纪录片,再次还原了当时的危机场景。
这部影片将我们重新带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太空探索年代。正如曾经的大航海时代一样,人类终有一天会踏上大航天时代。
可惜列昂诺夫老人家没有机会亲眼见证那一天。也许,最好的祝愿就是实现他的航天理想。
愿他安息。
作者:鸑鷟鹓鶵
编辑:Steed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靠谱科普
就看果壳
受生物圈2号的启发,我们试图将整个大自然装进一本日历。366个物种“入住”其中,更有“收藏”了53张手绘插画的物种画廊……
?每周,这里还要进行一次“严肃”的知识研讨,像是“熊猫为啥长得一身黑白色?”、“大象嗅觉究竟有多厉害?”什么的……
这就是《物种日历2020》,明年,让你的桌面变得更有趣!
传送门就在这,戳~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