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根雕:有颗艺术心 烂木头也可以成为艺术品

根雕:有颗艺术心 烂木头也可以成为艺术品

阅读量:3818862 2019-10-26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
根雕:有颗艺术心 烂木头也可以成为艺术品
时光的磨砺,用心的雕琢。天然美与人工美的巧妙结合,一根破木头,就成了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说起树根,想必是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一样东西了。早些时候,这些被伐木去掉的树根,除了晒干生火外也别无它用。而如今,艺术家们则利用树根的自然形态,以写实或写意的手法雕制而成的一件件工艺美术品走向市场。
根雕艺术是树根造型艺术的简称,它是以一定自然形态的树根为基本素材,经过人为的筛选、观察,艺术构思,加工制作,而成为艺术品的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
在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起源于皇家宫廷,供皇家贵族观赏。现存最早的根雕作品,是战国时期的“辟邪”和角形器,是20世纪80年代在湖北的古墓中发现的,这表明根雕在古代,已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并形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受到人们的珍爱。南齐书中有齐高祖赠予隐士僧绍竹根“如意”的记载,同时出现了一些,根制实用品、陈设品和家具。
根雕艺术使树根登上了艺术的殿堂,形象细腻传神,布局工巧,突出了“精”、“细”、“美”的特色。从此,在树根上进行造型、塑造美的形象,成了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
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义就在于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根艺创作劳动耗时长,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才可完成。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造型上的选择标准是稀奇古怪四个字,用材上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一块树根,几把制作工具,再加一双灵巧的手,根雕艺人在树根上雕刻出大千世界,让一块块再普通不过的树根有了七十二般变化。这些极具艺术性和收藏价值的一件根雕作品,并不像我们这样说说那么的容易,一件成品的制作要经过几个甚至十几个步骤才能完成。
一件好的根雕艺术品,它的惊人之处就在其雕刻技法上。在雕琢方法上应是“三雕七磨”,也就是说以模仿树根自然形态的磨制方法为主,以少量、局部的雕琢为辅,使雕磨过的部分和根的形态尽量融为一体,不露雕琢的痕迹。
在根雕创作中,天然要贯穿于根雕创作的始终,当选到一块具有自然形态美和创作价值的根材时,有的可以一目了然,确定创作主题,但这种情况极少,大多数是第一印象觉得其形态美,可以利用来创作点什么,单究竟创作什么并不清楚。
对于一个七枝八杈、形态热爱复杂的根体,经过作者推敲确定主题后,下一步就是制作阶段,围绕着主题思想的要求,巧用心计、合理地慎重地取材,除对局部作少量的装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

在创作作品时要达到心静止水的心态,化其“主”体其“情”。作为一位雕塑者,要让自己成为一位百变星君,一位优秀的演员。在创作人物时,一定要入境。把自己融入人物的生活的朝代和他的生活背景,要达到心物合一的境界,塑造人物的一举一动心里动态都能拨动着观赏者的心弦。
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施工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和人工美的巧,自然地结合起来,实现原定的创作设想。由于根雕要巧藉天然,虽然施艺但不留明显痕迹,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
一件艺术品,它从色、形、质、味、韵五个方面,保留了根料的自然天趣,即保留根料的色彩,千姿百态的生动形态、纹理、疤瘤、洞穴、木质的质感,以及自然、纯朴、朦胧、抽象、内涵等韵味。
作为运河之都的济宁,根雕艺术既有黄河流域的古朴、概括、粗狂、豪放造型特点,又有长江流域的细致和精美,兼具山东的特点,作品删繁就简,高度概括,追求神似,又注重整体结构的掌握。鬼斧神工的奇妙造型、美轮美奂的肌理纹路,诠释拼搏向上之美。
假如一件根雕艺术品,如果它能留给大家无限遐想的空间,能让欣赏者有一种意味无穷的美感享受,那么这件作品就算是成功了。但由于根雕艺术地域的不同,也使根雕的品种多种多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根雕制作手艺却在逐渐消失。为了能保护这一珍贵的艺术珍品雕刻形式,希望我们现代人能够好好传承下去。
当然,怀有一颗艺术心,你身边的破木头烂树根,都可以再次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朽木可雕也!

传播木雕艺术文化,长按二维码点击关注!
(微信号搜索:bly56788)
版权说明 
综合自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