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跨越千年,厚重如缠绵的思绪,曾填满陈年的爱情,握住命运的风骨,辗转于王朝更替,痴心了旷世之恋,缱绻于多情的诗行间,铭记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发祥,也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起源之一,不仅记载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变,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但是,当这些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展现在孩子面前的时候,他们会感兴趣吗?他们能够了解这些稀世珍宝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吗?他们能知道这些凝结着古人智慧的结晶为什么学术地位这么高吗?
一定会有人说:“有讲解啊,还有语音导览器呢?那玩意高科技的很,一听啥都有。”
嗯,那就验证一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抓起孩子,博物馆走起~
我们选取了天津博物馆的耀世奇珍馆,让孩子们任意选择一件他们看起来有意思的宝物,通过语音导览器的声音了解宝物的相关知识。三个孩子的选择是:宋范宽雪景寒林图轴、清翡翠蝈蝈白菜、西周太保鼎:
Ok!够高大上!可把孩子们聚集起来问感受,三个孩子基本上的回答都是:“没啥意思。”原因很多,有的是听不太懂里面的描述语句,有的词语过分专业超出孩子的认知,有的词语晦涩难懂(我女儿的原话,小娃成语用的不错,中午加鸡腿)基本提不起兴趣,所以提倡语音导览器的吃瓜群众可以领盒饭了。
换场地!我们又选择了一场甲骨文的临展,潮科学特邀指导老师——天津师范大学青铜器与甲骨文专家鲁鑫教授告诉我们:展出的展品都是在甲骨文领域非常有学术价值和代表性的作品,展览学术层次很高。
甲骨文是古代祭祀占卜时,在动物骨片上,利用凿刻后出现的裂痕得到占卜结果,并将该结果刻画在骨片上的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很多当时重要的事件。
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卜”字
在展厅中的甲骨卜辞的结构介绍展板上,我们看到如下内容:“甲骨卜辞包括叙辞(即前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在介绍板下面有对这四个部分的分别陈述。暂且不说这四个部分的解释内容孩子们是否可以看懂,单纯从这四个专业名词来看,我想大部分孩子都是一头雾水。设想如果是从语音导览器上听到,那么孩子们会不会认为是磁?词?瓷?毕竟很多成人认为是常识性的东西,对孩子来说往往是莫名其妙。这样的介绍会严重阻碍孩子们对甲骨文的了解欲望和认知深度。
继续实践,把孩子们撒出去。我们的要求是不能喧哗打闹,随便看,回来告诉我们哪些东西有意思。结果出人意料,孩子们的答案是那个跟玩游戏一样的导览机…主要是跟俄罗斯方块一样,挺好玩的…
好吧,再把孩子们聚集起来,让专家从甲骨文的趣味点出发,重新讲解一番。鲁教授抛开了刻板的书面知识,从趣味知识点引导三个孩子对甲骨文的兴趣。例如,一片甲骨上的文字中会有很多相同的字,所以看起来很多字的一篇卜辞,其实单字并不多;再如甲骨文中的各种偏旁部首均可以随意拆借组合,并且无需变形,毕竟目前可认知的甲骨文只有一千多。
同时,鲁教授对于甲骨文记载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详解,孩子们都被吸引,专注的聆听这些来自远古的故事。我作为拍摄和旁观者对于鲁教授可以将大段的甲骨文像看简化字一样流利的读出也感到无比震撼。
一块记录了月食的骨片,可以告诉我们殷商时期的这次月食发生的具体年代:
马、犬、象等这些动物文字都是站立的,为何只有鹿这个字是趴着的呢?
从来对古文字没有任何兴趣的女儿,从头至尾一直跟随着老师,一直在画写着甲骨文,并且不停的提出自己的问题。
当我们再回到导览“俄罗斯游戏机”的时候,孩子们再填字就有很强的目的性了,非常热衷的区分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四种字体,并且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本次研究,我们做了两项对比:
1、让孩子们参观观赏性强,有存在感的实体珍宝,观察孩子们对于宝物的兴趣点,并引发他们谈论自己的看法。
2、让孩子们去参观相对抽象和枯燥的甲骨文字,观察他们在兴趣引导前后的变化,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结论很明显,无比灿烂的珍宝会因为解说语的晦涩难懂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而一场生动的、包含和孩子们互动的专业描述,却可以让孩子们爱上甲骨文。参观过后,我们和孩子们的讨论异常热烈。大家谈论到了更深层次的博物学领域,孩子们提出了种种新鲜的问题和潜在解决方法。同时,鲁老师制定了下一次研究的预习任务:让孩子们自由选择一件耀世奇珍,听取公众号语音导览,并做相应的专业领域查询和学习,初步了解自选宝物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情况。
我们下周同一时间还会回到历史博物馆,来听取专业讲解员以及志愿专家讲解员的相关讲解,届时会引导孩子们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本次活动是潮科学博物学专业研学课题组的专业科研题目之一,我们将其命名为“聆听历史”。该课题将历时一年,由鲁鑫教授带队,以两名四年级、一名五年级的孩子作为这项研究课题的主体,开展针对博物学、社会学层面的深入研究,以期可以寻找和解决博物馆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难题,并协助孩子们完成和发表相应的学术成果。
我们将利用四周的实践对这项研究进行预考察,其中第三、第四周(11月3日、11月10日)的博物馆考察活动将对潮科学会员免费开放。届时,报名的会员们将在鲁鑫教授的带领下,与研究小组成员一起开展一系列的博物研学活动。博物馆不仅限定天津博物馆,包括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海洋博物馆、北疆博物院以及津京两地的各大博物馆在内都是研究的实施地点。开放研学的时间为11月3日(周日),11月10日(周日)的上午9:00-11:00,有兴趣参与聆听的家长请与潮科学助手联系报名事宜。
添加潮科学助手微信号,请注明“博物馆”: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潮科学助手
重申一遍,这两周的研学活动为免费参加,请参与者遵守博物馆秩序,并听从带队老师指引。同时,博物馆所涉及的各种馆内收费活动与潮科学无关,家长请自行决定并独自承担。
【点击下面视频,花一分钟了解潮科学】
关于我们
潮科学是由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联合建立的青少年研学实践平台。更多介绍请点击上图。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本文图片搜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