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历史同文字的发展一般源远流长。自甲骨文出现以来,中国的书法便经历了由篆书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发展阶段。每一个历史阶段,书法都发挥了耀眼的光。这一束束的光,构成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龟甲兽骨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目前发现的汉字最早的成熟形态。从书法角度审笔,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一带,史学家普遍认为最早发现的人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
篆书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其书写时期些许错开。
大篆
西周晚期普遍采用,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是秦国文字和六国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大篆的发展结果有两个,一是线条化,二是规范化。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有"石鼓文"。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
小篆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政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小篆。自小篆以来,中国汉字逐步定型,象形意味弱化。小篆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上紧下松,平衡对称。
隶书
汉朝通行隶书,因而隶书被称为汉隶。隶书普遍被认为是汉字的分水岭,其笔画与结构非常接近现代的汉字。现存的汉隶作品主要是以石刻、碑文和帛书简牍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例如《长沙马王堆帛书》、《孔庙碑》等。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草书、楷书、行书
到了三国、魏晋的时候,中国现在流行的大多数汉字字体都出现了。在这个时期,五种基本字体,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都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其中草书、楷书和行书三种字体更是得到空前的发展。
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由隶书演变而来,横平竖直,字体端正,更趋简化。《辞海》言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较著名的楷书大家有欧阳询、颜真卿‘王羲之等人。
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实用价值不高,但艺术价值极高,与楷书相反。草书大作有怀素的《自叙帖》、米芾的《论草书帖》、张旭唐的《古诗四帖》等。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兼备艺术性和实用性。其作品中最富盛名的是王羲之写就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其他还有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历经上千年,仅此一篇怎可道尽。不过寥寥文字致敬泱泱中华书法艺术。只因篇幅有限,历史尚未尽谈,不过大致探寻,且略观一番。
详情可扫描二维码关注,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