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上午,听了一节小学语文课,讲《盘古开天地》,课上得挺热闹,活动有趣,学生很积极,听课老师也不少。
虽然是一节小学语文课,但孩子们的表现给了我很多的启迪。
不看听课记录,只凭记忆,让此时的我仍记忆犹新的有两点。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老师在分析上面这个句子的时候,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轻”和“重”、“清”和“浊”、“升”和“降”、“天”和“地”是四组反义词,然后又引导学生关注“缓缓”和“慢慢”是一组同义词,问学生,“缓缓”能否换成“慢慢”?
有个女孩子举手回答道:不能,因为换成“慢慢”,就读不出上升的感觉了,下沉的时候才是慢慢的。
这显然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但老师一时又找不出办法来证明这个孩子的答案有问题,便迟疑了片刻,把自己设计好的答案说了出来:如果换成了“慢慢”,就与下面一句话中重复了。
我的脑海里瞬间蹦出了好几个点,都是值得思考的。
第一,这种能否换词的问题,千万不要让学生形成思维惯性,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一旦让他们认定了所有的词都不能换,只有课文作者用的最好,那以后所有的思考都将是程式化的,再想拓宽思维,那简直就是盘古开天了!
巧的是,周五下午去听某专家讲座,他说他前几年出中考题,在说明文阅读当中,就打算出一道【“几乎”一词必须删掉】的题,结果被教研员给拦下来了。因为一旦在中考题中出了这么一道题,那舆论恐怕就该炸开锅了。
第二,学生在已知“不能换”这一结果的基础上,瞎猫碰上死耗子,竟还能结合语境逆推出个像模像样的理由来,这还挺有趣的。
第三,这个孩子读出了汉字的轻重感,这是太值得老师及时鼓励的啊!更是值得老师去点拨、挖掘的生成资源啊!
从词义上来看,“缓缓”和“慢慢”没什么区别,和“徐徐”、“冉冉”、“渐渐”也差不太多。但作者为什么会写“缓缓上升”“慢慢下降”呢?
这是因为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
能读出汉字的温度,是一种难得的天赋。
虽然我也觉得那个孩子可能就是硬找出的理由来证明结论,但是这个关注点是可以强调的,至少也要让学生再读几遍,把汉字的重量感读出来。
另外,我发现“清”“轻”“缓”“升”“天”这五个关键词,都是平声。而“重”“浊”“慢”“降”“地”这五个关键词,除了“浊”,都是仄声。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现代汉语的读音,上古音怎么读,我还没查。
这种规律挺有意思的。
课快上完了,有个仿写,也特有意思。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大地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老师让学生想象盘古的器官还会变成什么。
每个学生都写了一个句子。
又有个女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写道:盘古身上的细菌变成了人类。
老师同学全都在笑。
老师说,怎么能把人类比作细菌呢?不太恰当,应该用一些更美的语言。
当时的我又蹦出来了两个想法。
第一,老师应该让学生说说之所以写出这个句子的原因,她在脑海里的联想是什么。因为写比喻句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本体和喻体的关联点。我猜想,这个孩子一定是想到了细菌很多,人类也很多,所以才写了这样一个句子。多好啊!
第二,私以为这个比喻句写的很好。文学是审美的,也是审丑的。如果能引导学生思考一下,盘古的身体变成了那么美丽的大自然,而人类却像细菌一样破坏了自然生态圈……那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教育,自然而然就生成了。我们要做益生菌,不要做病菌!
又想起了暑假参加国庆游行的训练时,跟一位体育老师聊天,他说在他家孩子上一年级时,语文老师问学生们,天上的云彩像什么?
他带着孩子看云,看了半天,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片特别形象的云彩,于是在作业本上写下了:天上的云彩像油条。
结果一个鲜红的叉子让他家孩子难受了好久。
孩子哭着说,那片云彩就是像油条啊!
听了他的讲述,我十分感慨,给他讲了一个余华的比喻句。
在小说《活着》中,福贵唯一的儿子有庆死了,他从医院走回家,看到了: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我的孩子有庆再也不会光着脚在这条路上跑来跑去了……
月光像盐,美吗?但是福贵走在撒满盐的路上,就像是不断在伤口上撒盐,一步一步,一步一步……
我对他说,如果余华塑造出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孩子,他在刚刚尝到油条的美味而爸爸妈妈又不让他吃的时候,大概也会写下“云彩像油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