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弥留之际,他只提了三点要求:穿警服、不告诉母亲和回乡安葬。此时的他,使出全身力气也只能用手摸摸女儿的头顶,嗓子沙哑到让人很难听清他的话语。
徐哲民,杭州市国家安全局党委委员、副巡视员,大家都爱叫他老徐。去年12月29日,这位新时代党的隐蔽战线优秀战士,身穿钟爱的警服,带着对国家安全事业的不舍和牵挂,永远离开了。
2019年9月,曾获评浙江省国家安全机关首届“最美国安人”、三等功3次、嘉奖6次、优秀公务员5次等荣誉的他,被追授全国国家安全系统二级英模称号。 信息化建设不能落后一个节拍
日前,记者走进徐哲民生前的办公室,电脑、笔筒、茶杯、清凉油,还是那么有序地摆放着,但“邻居”们却再也听不到“一直响着的哒哒哒的键盘敲击声”,再也看不到“总是最晚熄灭的那盏灯”……说着说着,泪水一次次模糊了他们的双眼。
“20年了,不管多累多难,老徐都不愿停下脚步。”老搭档陈力知道,那个不惑之年才迈入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门外汉”,带着团队研发“XG”信息应用系统,获得迄今为止该领域全国系统科技进步最高奖项,“每一步走得有多刻苦、多艰辛。”
新事物,总会被质疑。2003年,第一次提出“XG”信息应用系统的老徐就被泼了冷水。
放弃吗?当然不。徐哲民可以理解,毕竟当时政府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许多单位还停留在基础网络设施建设阶段。一个没经验、缺技术、缺资源、缺经费的项目,面临的非议可想而知。
但是,“这个机遇,一定要抓住”:基础准备,老徐有——5年前从部队转业到杭州市国家安全局后,他就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恶补信息化应用方面的知识,每到周末,他总到浙大当“旁听生”。执拗的劲儿,老徐不缺——请教专家、缜密调研、反复验证,一点一点修改提案,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
“同意”,2004年1月,当这两个字落在那份兼具先进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提案上,杭州市国家安全局的信息化创新、跨越之路也正式开启。
自此,老徐就似被按下了“快进键”:1年,没现成的路子可走、没成熟经验可循,他带着团队成功研发出该系统;15年,他主持完成114个科研项目,多项成果被认定为国内、系统内先进水平,6个项目获评科技进步、技术革新奖。
“信息化建设不能落下一个节拍,就像农民不能错过一个农时。”这个信念,让他不敢有一丝懈怠。
工作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2015年,老徐在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中,被查出患有直肠癌。“我气他、怨他,也气我自己、怨我自己,为什么这么纵容他工作!”妻子陈艳几度哽咽,“我舍不得啊,但工作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此后3年多,每次化疗,老徐都是临下班前一个人骑着电瓶车赶到医院住下,晚上接受化疗,第二天一早又匆匆办好出院手续,背着化疗药物赶到单位上班。每次手术后,只要精神稍微好点,他就回到岗位,让同事都有些恍惚:“老徐的病是不是快好了?”
在生命的最后两个月,老徐心里牵挂的依然是他为之奉献一生的国家安全事业。
30次化疗,让他皮肤皲裂、脚后跟全是血泡,可他仍坚持上班;硬撑着靠在办公椅上,也要一字不漏细细叮嘱各项工作……也许,在老徐心里,开拓了工作的宽度,就等于延伸了生命的长度。 他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
在年轻干警吴平的手机里,记者看到他珍藏的一张截图。那是去年11月初老徐经抢救苏醒后,抖着手敲下的一段文字,祝贺小吴荣立三等功。
“他总是利用手上的资源,鼓励干警脱产学习和培训,哪怕警力再紧张,他都会和我们说,单位的事,有他在。”在年轻干警的心中,老徐既是良师更是“慈父”。
老徐分管的处室,一直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外地青年干警的父母来杭,一定要第一时间报告他。每次,老徐都会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在允许范围内,说说小伙子们的情况。“这样,他们才没有后顾之忧。”老徐常说。
“他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不仅照耀着身边的干警、朋友,也温暖着一些点头之交的陌生人。”陈力感叹道,这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有一年快过年了,老徐让陈力和他一起去看个朋友。到了后才发现,他口中的这个朋友,竟然是没见过几次面,在医院认识的一个护工;对自己很抠的老徐,在转业前就开始资助富阳的一名贫困生,如今,这个孩子已在大学工作……
大家都说,在隐蔽战线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很多人都在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生命,而老徐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一盏照耀他们前行的明灯。(文中除徐哲民外,其他人皆为化名。)
来源:浙江日报记者 万笑影、杭州之声记者 陈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朱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