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开始睁眼看世界,逐渐意识到中国与西方的不同,虽然仍以天朝上国自诩,但对待西洋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民间不乏高唱自由新思想的学者,随着时间的发展,清廷在对外战争又屡战屡败,最终不得不作出让步:李鸿章所谓的中学西用得到采纳,清廷愿意自掏腰包供学子赴海外留学,以解国难。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朝廷希望有人出国学习,可那些官宦子弟根本不愿意漂洋过海,远赴他乡学习数年,对于上层阶级来说无疑痴人说梦。既然官二代不想去,那就只得从寒门寻找学生,最终,清廷选择了120个天资聪慧的少年赴洋留学,这些学子身兼救国图存的重任,身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批学子在到达外国之后刻苦学习,不仅很快掌握洋文,连洋人先进的科技理念也记在脑中,常常名列前茅,同年级的学生都对其大加称赞。
按照清政府之前的计划,120名学子要在15年内完成在美留学,截止1890年,这批人必须全部回国。然而清廷却在1881火急火燎地召回学生,最终按时回国的仅有84名跨身精英的学子。联系当时背景,早年支持留洋学习的大臣已经离世,对于这项工作清政府是交给别人全权办理的,人既然死了,学生们自然要提前回国:早年的那批学子如今都已经接受西方思想,清政府那一套忠君理念已经过时,学生们早已剪了辫子,身穿西洋服饰,越学越有个性,已经不再是之前对自己唯唯诺诺的奴才了,更何况这批人还就是清廷最希望重用的人才,如果人才不听话那就成了大事。所以清政府迫不及待将学生们召回。
在剩下的26名不愿回国的学生中,有些是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跨洋远航,有些则是已经在美国扎根的人,他们无视清廷要求,不愿回国。退一步说,愿意回国者,十之八九都是家有贫困老父母,不得不听清政府的话,况且当时国内形势确实严峻,他们愿意为民族赴汤蹈火发光发热。
比如为我国铁路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梁如浩,后任国民政府高级顾问的唐绍仪,中国著名语言学者梁敦彦,外交集大成者黄开甲等等,总的来说清廷虽然没什么能力,但就公费留学一事,倒是值得肯定,确实为国家弄到一批可造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