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教育部发出治理“水课”打造“金课”号召以来,各高校纷纷响应。但到底什么是“水课”、什么是“金课”,有不同理解。尽管吴岩司长代表教育部对“水课”“金课”定义分别作出了官方界定,但各高校事实上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的,主要体现了各校主管部门领导的意志。
学者之间也有不同观点。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在《大学金课观—兼论大学教学的若干基本问题(一)》中认为:“自古以来人类对大学教学质量的标准就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对金课的认识,永远不存在大一统或惟一的标准,人类也将永不停歇地对它进行探索并必定会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因此,目前只能从个体视角、在特定的时空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这话没毛病,的确,对于什么是“金课”,什么是“水课”,见仁见智,各不相同,有时还争议蛮大。
站在教师的角度,大都不赞成学生认为好的课就一定是“金课”。正如李芒老师所言:“从学生的基本特征而言,他们是后学,是得道在后者,对教学的价值判断是幼稚粗浅的,基本上还不具备评判大学课程优劣的素养与能力,也无法明晰分辨教师带给他们收获的价值高低,更难判断出真正的卓越教师和学生喜欢的教师的本质区别。”
但反过来,教师或专家认为好的课就一定是“金课”吗?按照李芒老师的说法,“能够上出真正金课的教师必定是真正的科学家或真正的学者,只有科学家或真学者才有条件成为真正的教育家,才能上出真正的金课,其他人则望尘莫及。能上出金课的教师绝不是大多数,而是极少数,因为真正的科学家和学者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动员具有真才实学的关键少数建设金课。即便这些真学者并非谙熟教学策略和方法,甚至磕磕绊绊,那也无碍于帮助学生获得真正的提升。”
我曾在讲座中引用了李老师的这一段话之后,举出一个例子:曾经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应该属于真正的科学家和学者吧,但网上有很多关于他不善表达、讲课不好的传闻,就是磕磕绊绊那种吧。如果这些传闻是真的,那么陈景润的课算得上是“金课”吗?当我举出这个例子,问现场的老师时,大多数老师都摇头否定。这样的情况在大学里并不罕见,有些科研做得不错的老师,讲课确实不怎么样。
其实在同一篇文章中,李芒老师的这一段话更为全面。“所有大学教师都必须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并且必须从事两种学术研究 ,一种称为‘专业学术’,另一种称为‘教学学术’,两种学术研究又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互为条件的关系。”,说明真正的科学家或学者,如果只钻研“专业学术”,不钻研“教学学术”,不谙熟教学策略和方法,甚至磕磕碰碰,也是不行的。但对李芒老师接下来的另一句话我又有保留意见了,他说“教学学术研究不可独立存在,必须与专业研究相融合才能产出真成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里有抬高“专业学术”、贬低“教学学术”,把教学学术视为专业学术附庸的嫌疑。我认为两者完全平等,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学科,也是一种专业学术,尽管具体教学离不开与各个专业学科特点的结合,但教学学术的相对独立性不容忽视。
李芒老师自己怎么定义“金课”的呢?在这篇文章中,他是这样表述的,“大学的金课是指能够超度学生前往‘极乐世界’的课程,进而实现师生的‘相互超度’。学生学习的‘极乐世界’即学习的最佳心境,体验到学习的美好,达到最佳发展目标。教育是一个师生相互超度、相互为对方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不仅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大学金课的本质。”按照这个定义,要让彼此达到教与学的最佳心境--“极乐世界”,光老师科研好、学问高是不够的。必须懂得学生的心理和需求,必须谙熟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是吗?
受李芒老师的启发,我曾在朋友圈发过一条“竹立微语”:“从更深层次的思考来看,只有最优秀的老师,遇上最优秀的学生,他们之间的思维碰撞,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金课’”,结果上海交大慕课办公室的苏永康主任一个留言让我警醒:“王老师,普通的学生,感觉好委屈了。”是呀,普通的学校、普通的老师就不可能打造出真正的“金课”了吗?普通的学生就不配拥有真正的“金课”了吗?于是,我又想把这句话改为:只有最合适的老师,遇上最合适的学生,他们之间的思维碰撞,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金课”。比如,让杨振宁给中学生上一节物理课,未必比一个优秀的物理特级教师给中学生上一节物理课,更容易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超度”,乃至进入“极乐世界”。
李芒老师在文章中还提出了一个观点,“目前,最符合教学规律的大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在一个共同空间进行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再辅以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线上线下的金课绝非越多越好,也确实没有必要‘越多越好’”,对这个观点我也不完全苟同。我的观点是:大学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是绝对必要的,但单靠面对面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国情所致。我们的生师比实在太高,真正的好老师更少得可怜。让一个老师在大课堂里面对上百名甚至数百名学生,这样的面对面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如果全部改成小班教学,则会进一步加重教师重复教学的负担,也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所以,我认为,目前,最符合教学规律的大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将优秀教师的讲授拍成慕课,然后开展教师指导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方面减轻教师重复讲授的劳动强度,实现优质师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让教师的精力集中在线下课堂的针对性指导上。在985大学,由于优秀师资较多,更适合私播课+小班翻转课堂式教学。而普通高校,也可通过引进名师的优质慕课资源,在本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混合“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越多越好。
透露一点幕后花絮。李芒老师和我曾经同在一个会议上发表各自的“金课观”,李芒老师先讲,我紧接着他后讲。他讲的时候,我时而点头赞许,时而低头沉思。我上台后既对他的观点表示充分肯定,也就个别观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李芒老师听后也并不介意。李芒老师的这篇文章,和我的《论信息时代的“金课”》都是应同一家杂志邀约,在各自发言的基础上丰富而成的,也发表在同一家杂志上。我们的观点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总体意见是大同小异的。我和李芒老师多年前就有过学术上的交流讨论,也见过两次面,彼此尊重,算得上惺惺相惜。我尤其欣赏李老师的特立独行、深刻独到的思想。李老师的大作发表之后,我又反复拜读,受益颇深,深为李老师的思想深邃、文采斐然所叹服,对其中的大部分观点都很赞同。个别观点有不同意见,实属正常。君子坦荡荡,学术贵争鸣。愿以此文就不同之处略加阐述,以就教于李老师和广大教师。限于篇幅,不尽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 完 ---
作者简介:
王竹立,中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化教学研究岗,一级高级工程师,教育技术学者、创新教育专家、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与创新思维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