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孟浩然的一首惜春诗,写出了春光的醉美,惊艳了千年

孟浩然的一首惜春诗,写出了春光的醉美,惊艳了千年

阅读量:3868718 2019-10-28



孟浩然最经典的一首惜春诗,写出了春光的醉美,惊艳了千年【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早年隐居在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今日与大家分享的一首诗,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且惊艳了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晓》: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诗的后两句联想到: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全诗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免责申明: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喜欢的朋友动动小手点个好看呗!谢谢支持!!!
可能你还喜欢:
苏轼的这首词,写尽了人生的得失成败,又有几人能看透!
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奇人,张三丰只能排第三,榜首堪称实至名归
垃圾堆里捡来的,一张“肚子疼”的请假条,却意外成为了镇馆之宝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