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先点上面蓝字“企退族”,再点“关注公众号”,就可收到更多重要养老资讯退休后,如果家里人对你说:“妈(爸),你在出去打份工吧?”你会怎么想?“要累死我啊、”、“啃老啊?”、“还能不能享清福了…”
今天微信上传来一篇这样的文章,它对于“70岁了去打份工”的看法却跟我们大多数传统看法截然不同。一起来看看原文吧~
以下作者:国馆来源:国馆 ID:guoguan5000
前段时间,去深圳参加一个茶话会,分享关于家庭养老和育儿的理念。
一个自主创业的人说:我妈70岁了,我还和她说,妈,你才70岁,去打份工吧。
当时,台下一片哗然;当时,所有人都很惊愕。
「你都这么大腕了,市中心大平层住着,为什么还让70岁的老母亲出去打工啊,这也太不孝了吧。」
他解释说道:「其实你们不知道,老年也需要忙,也需要存在感和目标感,也需要一份工作,体现价值。」
听完他的演讲,我被深深折服。很多人把让老人退休后享清福,理解成了「把老人供着养着,让他们混吃等死。」
于是让他们呆在家里,大眼瞪小眼,无所事事。
往往看起来的至孝,其实是不孝。
当然,我们还分享了很多其它关于父母养老和育儿的观念,都很有道理。最近,胡润发布了中国高净值人群的白皮书。
我结合这份白皮书,详细说说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养老理念。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高净值人群:指的是资产净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人群,通俗来说,花一万块钱不会心疼的人。
这份白皮书中,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高净值人群中,三大最核心的需求在于:(1)自己的健康与发展(2)父母健康(3)子女教育。 有了钱,并不是拿着钱去享受,挥霍。反而更加急切的思考,如何维持自己的发展,如何教育好子女,养育好父母,家族传承意识愈发明显。 这好像和我们印象中达到财务自由标准的人们不一样。
有钱了,并不意味着轻松、放任自流,享受。相反,比你有钱的人,更重视子女教育、父母健康,也更重视家庭。 今天退休圈就着重讲一讲高净值人群的养老理念,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这份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每个高净值人群的家中,有3位平均年龄超过73岁的老人需要抚养。
和我们差不多。 曾经的独生子女,现如今大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中国社会进入421家庭模式,两个小夫妻,需要养育4个老人和1个孩子。
而他们的做法,也许可以给我们自己一点启示。
■ 购买重大疾病商业险 很久之前,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朋友圈。作者是北京人,北京有房,东北有房,一年的收入是他夫人、岳父、岳母的收入总和,典型的中产阶级,典型的高净值人群。 一场感冒,大概一个月的ICU治疗,被逼迫到卖东北房子,卖北京房子的地步。
你要知道,ICU一天的治疗费用就是6万到10万,等于是一个普通基层公务员一年的工资收入了。 每个人都有得大病的概率,尤其像一些恶性疾病,例如肿瘤,器官衰竭等。
这类病,要么不治,一治,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治疗费用。 相比之下,最基层的全面医保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报销非常有限。
别说一个普通人家,就是一个中产阶级,一个高净值的家庭,一场大病,随随便便就能压垮。 所以,高净值人群非常注重给父母购买重大疾病的商业保险。
一旦得病,医保报一层,商业保险报一层,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至少,不至于一个人得病,毁掉一个家庭的未来。
这对我们普通人的启示在于:
每个人面临的风险都是一样的,病魔不会管你是普通收入阶层,还是高净值人群。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考虑到的。把每个月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疾病保险,把疾病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无论是什么人,我们都有义务不让自己成为家人、朋友的隐性炸弹,一炸,就是一家子的未来。
■ 不让父母成为专职育儿保姆 朋友玮玮是两家化妆品店的店主,年入在百万以上,两套房,可以算得上是标准的高净值人群。 生了二胎之后,她很纠结,要不要让母亲过来带小孩?倒不是怕请不起保姆,而是觉得母亲究竟是母亲,带自己的外孙女,肯定会用心很多,而且也让自己放心。
但她也非常担心,带两个孩子,是一项任务很重的活儿,需要很多的精力、时间和耐心,老母亲带孩子,能不能撑得住呢? 玮玮找老公商量:要不要让我妈过来带孩子? 老公一口气回绝:不行,决不能让父母老了之后专门为我们带孩子。 宁可花高价钱请好的保姆,也不能让父母老了之后还要专门带孩子。 《柯桥日报》的报道,山东有位李阿姨,63岁了,退休了,本来日子过得充实而且轻松,平时上上课,跳跳舞,时不时还能出门旅旅游。 后来,自己的独生女儿生了孩子,李阿姨不得不过去带孩子,每天累死累活,伺候孩子吃喝拉撒,而且自己是山东人,住在武汉,买菜听不懂武汉话,身边也没个说话的人。 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李阿姨原本想着可以休息一下了,结果女儿又怀上了二胎,李阿姨又要照顾孩子,又要操持家务,得了中度抑郁症。 很多年轻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帮自己带孩子,最好是全职,专门给自己带孩子,自己就可以忙着工作,忙着旅行,忙着玩。 这是一种很混蛋而且很蠢的做法。
带过孩子的都知道,带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长大到可以上幼儿园,有多么辛苦,多么劳累,需要多么大的精力、时间和耐心。
这些,年轻人都未必撑得住,更何况是老人。 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超出老人的能量极限。孩子没带好,老人病倒了,两头忙,更惨。
最重要的是,老人身体机制已经相当脆弱,容易得病,容易一劳累,大病小病一起来。
我就见过带孩子引发心脏病的老人,当晚去世。 不让父母成为专职育儿保姆,是为人子女的基本义务。
也许你无法像高净值人群那样,花大钱请保姆,你必须要依赖一下父母,但你一样不能让父母成为专职育儿保姆。
孩子是你的孩子,养育是你的责任,别把这份责任全部转嫁到老人身上。
■ 支持父母工作 出人意料的是,高净值人群非常支持自己的父母退休后去工作,做一些公益或社区类的工作。
有些人很难理解:明明很有钱,为什么还要父母出去工作。
为什么呢?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有目标,并且积极付诸实施的人,早死风险比其他人要低50%。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里克研究后得出一项结论:有目标感的老人,生存意识更加明显,健康管理更加有序。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则发现,生活中有很强目标的老人,患大面积脑梗塞的可能性低44%。 千万不要以为老年人退休了,就应该什么事儿都不干,每天溜达溜达,打打太极拳,散散步,这就是让老人享清福。
不然,退休后无所事事的老年人更容易得病,死亡风险更大。
相反,退休后,有工作(当然,指的是劳动强度在承受范围内的工作)的老人,会更有存在感,更有目标和成就感。
他们心底认为,自己并不是在吃闲饭,也没有废掉。自己的存在,对于家庭,对社会,依然意义巨大。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真的不要强制性地让父母享所谓的「清福」,支持他们工作,支持他们找到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管理,这才是真正的孝心。
而且父母工作,有一部分收入,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份支持。这是一篇家庭养老的剖析,对我们来说有参考价值。不妨发给朋友们看看~
养老金上涨消息
查看更多企退人爱看的内容
长按下方二维码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再点【关注公众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