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忘记那是什么时候,也忘了是什么样的事情,时间久了事情多了,记忆总有些偏差。
大概是一个初二的冬天,微博关注的小说分享博主转发了一条气势汹汹的檄文,配图是花花绿绿的调色盘。120个字都写不下的愤怒,我第一次对抄袭和反抄袭的印象。
说起那件事情,我现在只剩下模糊的印象了。好像是不甚出名的作者A抄袭了另一位不甚出名的作者B,他们各自的拥趸好好地吵了好几天,作者A迫于压力,致歉删号退圈,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渐渐我才发现这只是冰山一角。可能每一天都有一个不甚出名的作者A,为了某些不具名的原因,伸出了小剪刀,对准了可能更出名或者更不出名的作者B。还有的时候,是著名作者A剽窃了藉藉无名者的创意。文字不过只是一小部分,图片稍微旋转一下就可以是另外一个人的大作,甚至只要把签名擦去,这就可以是自己的新作。
就好像剪刀和胶水是他们创造新生活的必备工具,这种人像蛆一样附在他人的成果上苟活,有一天的风光就过一天的日子,只要抵死不认或是“绝不道歉”,就可以当做过往一切指责从无根源,反正他们的粉丝最擅长双重标准、自圆其说。
见得多了,才知道原来像第一次看见的那种侵权者最终得到惩罚,受害者拿到了一个交代的情景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绝大多数的时候,到头来总是一把辛酸泪。
少年时候的我每每遇到这样的剪刀手和胶水头就气不打一处来,常常正义感爆棚地冲上去与人理论,结果呢?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算偷呢?”
还是我资历浅薄,才会这样大惊小怪,好像下一秒社会就要崩坏,生活整体塌陷。
去年,花了一个月以前发过的号召抵制各种影视化作品、游戏化呈现等等乱七八糟产业链拓展的内容一条又一条地翻出来看,想起来我好像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太过关注这些话题了。
上大学之后,卸载了贴吧,又卸载了小说、漫画软件若干,从前常逛的反抄袭贴吧,也再也没去过了,那里充满人性的阴暗,而我也没有心情替别人分担这样的痛苦。
名字没有改变,等级还停留在三年前
在这几年我又理解了另外一件事情。
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有很多很多做不到的事情。我可以在朋友圈每天哀嚎今天我要学习,结果到图书馆玩手机;我确实也做不到每一次熬夜的时候都真实地是在看书学习。
就好像抄袭这件事情,我只能保证我知道了以后可以不会再去看,但是之前曾经看过诸如《偷星九月天》、《爱情公寓》之类知名剪贴报作品也是不可能被抹去的事实。
但是朋友圈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如果你说话了,无论是处于人设的需要还是其他社交需求,人们会觉得你说了,就相当于你执行了,至少我会这样简单地给人盖章,特别是那些我不熟悉的人。
过去我言辞激烈地指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的作品应该受到抵制,结果类似发言除了自己圈子内的人之外反响平平,让我感觉很奇怪,因为抄袭在我认知中应当属于严重道德败坏的行列而不为人所喜爱。
然后就听说了类似于原作者本人人品与作品无关、你知道我哥哥有多辛苦吗之类的迷惑发言。
哦我学会了,我改变不了世界,我光是保证自己不被世界改变,就用尽全力了。
可我还是变了,我还是喜欢那个敢爱敢恨的自己,那时是少年。
撰文|今晚不想睡觉的津渡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