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了多年后,“网约”这个生意模式看起来越来越没有持续性。它们讲述的“增长大过盈利”的故事,也变得越发可疑。
上周,Uber发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净亏损飙升至52.36亿美元。受此影响,Uber盘后股价一度暴跌12%,最终收盘时跌幅收窄至4%。而就在Uber发布财报的前一天,其北美头号“敌手”Lyft也晒出第二季度成绩单:亏损6.44亿美元。
事实上,国内头号玩家滴滴出行亦是在亏损的道路上前行,今年2月份,滴滴出行的财务数据就曾被曝光。根据资料显示,滴滴于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元,与2017年亏损25亿元相比,同比亏损扩大了4倍多。
可以见得,从网约车市场发展来看,亏损依然是行业的主旋律。即使企业估值持续走高,Uber市值达到惊人的629亿美元、Lyft市值164.47亿美元,滴滴估值也达到了550亿美元,但对于任何一家网约车巨头而言,盈利模式和亏损似乎是个永恒的难题。
究其原因,从网约车行业新兴之初,商业运转模式便有资本的大量介入,让这些公司根本不用考虑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来与对手竞争,甚至不用考虑盈利,要做的只有不断投放和补贴,反正总会有资本撑腰。
这其实很像诸多互联网大佬公司在发展初期也都是疯狂烧钱,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腾讯、阿里。曾几何时他们每每推出的新业务也都是一个烧钱的黑洞。它们不断地跑马圈地,积攒自己的用户数量,因为只有掌握了足够的流量入口,才能在以后的推广中如鱼得水。
有趣的是,这样的套路同样被用于网约车行业。先拿国内市场来说,在滴滴和 Uber 、快进行打车大战时,比拼的就是谁家的补贴力度比较大,简单来说就是烧钱。最终滴滴拖死了大部分对手,吞下快的,收购 Uber 中国,市场份额一度超过 90%。
但即便如此,滴滴至今持续在烧钱补贴的老路上,因为从 2017 年开始,美团、首汽、摩拜、嘀嗒,甚至不少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陆续进入网约车市场。而经历过打车大战的洗礼,各家都知道补贴是抢占市场最快的捷径。比如美团打车凭借对乘客每单补贴 30 元,对司机抽取远低于滴滴的分成,在上海上线 3 天就占领了超过 30% 的市场份额,滴滴很快也以各种优惠补贴回应。
诚然,全靠补贴培养起来的市场难以持续,美团打车终于不再无止境烧钱。但对于滴滴来说,可以不补贴乘客,司机的补贴却必须要有,尤其是在司机已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毕竟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却会导致司机的收入越来越少大量流失,而司机是网约车 最重要的资源。
因为司机的收入与接单量成正比,随着滴滴打车招募的司机越来越多,每个司机分摊到的订单也就少了,甚至被迫从最赚钱的地区转向其他还未饱和的地区接单。而如果滴滴要提高司机的收入,只能提高服务价格或者司机的分成的比例,但这又会让盈利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与此同时,就算在利润更高的美国网约车市场,要实现盈利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和滴滴一样巨亏的网约车龙头 Uber、Lyft,它们同样把大量的资金用在补贴乘客和司机上,然而这种商业模式已经注定了它们无法盈利。
因此,网约车的生意,并不能完全套用互联网大佬们的“先亏损后大规模盈利”的故事,两者有着本质不同。如果说当年腾讯、阿里对增长的坚持,有种顶着市场巨大压力而最终成功的主动意味,那么滴滴、Uber乃至Lyft,如今对增长的强调,则更多像是一种对盈利没有信心的无奈。
换句话说,互联网大佬们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随时通过削减研发投入和新业务扩展的投入,来实现盈利,但这样的盈利与不断增长后的盈利相比,不足为道。但现在网约车公司对增长的强调,却是因为他们看到,在现有商业模式下盈利在短期是没有希望的,只有维持住好看的增长业绩,才可能打动资本一直有钱可烧。
因此,无论国内国外,截至目前,网约车更像是一个“吸血鬼”,短期内根本无法为企业带来任何利润,反倒需要持续投入巨资续命。然而除非找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否则等待网约车平台的将是一场无法预测结果的持久战。这也恰好说明了由资本催熟的市场,并不是万能套用的。而对于进入网约车下半场的行业巨头们来说,仍将路漫漫其修远兮。
网约车市场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普及与规范后,原以为到了今天能给消费者一个更安全、更便捷、更理想的出行环境,但谁也没想到迎来的是各种玩家各种姿势的入局,以及越来越混乱的场景和直线下降的体验。
网约车冰火两重天
或许在Uber、Lyft以及滴滴面前迎头而来的是盈利、是监管、安全等共性的问题,但是,对于滴滴而言,其背负的担子更重,因为网约车已死,滴滴需要新的出路。
网约车,一场资本的自嗨游戏?——以Uber、Lyft、滴滴为例透视网约车行业
以Uber、Lyft、滴滴出行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的出现是共享经济和零工经济的代表。但是纵观这三家网约车巨头的发展, 它们更像是用资本催熟长大、而非自然生长的产物 。
网约车“聚合”究竟聚何?
有人说,网约车市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聚合”模式盛行下,各平台为了共赢,在某种形态使得市场中处在不同维度的新老平台,开始向聚合集中
网约车大战再起,首汽约车率先盈利,行业进入下半场内功成竞争关键
虽然滴滴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但一直以来也并没有办法盈利,年补贴亏损还要上百亿。而首汽约车居然可以做到率先局部盈利,即将全面盈利,反而是一个更值得学习和参考的对象。
我国网约车行业市场的规模毋庸置疑,通过细分行业在市场站稳脚跟,区别化发展之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是目前打车app各自发展的路线。
网约车新政三周年 消瘦的不止程维柳青
如果说三年前的网约车市场是“野蛮生长”的状态,那么在这三年中,虽然网约车市场正在逐步进入正轨,但却一直暗潮涌动,经历了不少“阵痛期”,司机合规、安全事件、传统车企的大批量涌入……网约车市场一直在求变求生存。
Uber持续巨亏,网约车集体失速
如今,三大网约车平台只有滴滴还未上市,不过前有Uber,后有Lyft,上市之后,其股价都遭遇了大幅度下跌,这或许是依旧徘徊在困境中的滴滴的未来。
最近,出行行业可谓多事之秋,T3出行启动0元打车、某网约车平台开始裁员、对无证司机开始停止派单!看似平凡其实一滩浑水正在“澄清”!
城市客流量的总量有限,无法满足网约车无限制扩张的脚步,有报道称在网约车平台再裁员,股东抛售股份的大氛围下,依然有新的平台蜂拥而进!近日,被称为“国军”的T3平台已正式加入网约车大军,而且已经开通2城0元打车。
无奈依靠裁员“融资”解困
连续三次裁员为Uber挽回了一点股价,但全球扩张、盲目烧钱、仓促上市的后遗症并没有得到遏制。其实网约车“独角兽”的滴滴截至2018年,亏损约390亿元,也依靠裁员、融资才获得喘息的机会。
近日,某滴又出重大事故3名乘客死亡均系大学生惊动了出行行业,司机已经死亡。网约车安全隐患已经成为新的“顺风车焦点”!
“只要下死决心,没有管不好的”,乱象丛生的网约车行业只有立即停止对无证车辆的派单、走正规划的路子,才能不违背初心!对得起“卸磨杀驴”、倒逼行规出台的努力!!网约车在近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监管陡然趋严。在此大背景下,出租车行业迎来暖冬。
网约车监管平台将上线
随着全国各地对无证司机派单的批判呼声越来越大,主管部门倍感压力。各地也已经启用大数据对无证网约车进行监管!非合规网约车平台纷纷悄然下线!无证司机停止派单!已经逐步在各个媒体端屡见不鲜!这表明网约车合规化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租代购风弊端逐步显露
10月10日,事发:深圳的网约车司机排队要求退车现象,让“以租代购”的现行网约车模式已经越来越靠近“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弊端”!网约车已近进入寒冷的冬天!大批合规网约车集体退车!行业形势严峻。订单日益缩水,月入过万成了黄粱一梦!
巡游网约资格证两证合一
出租车约车平台逐步启用
近日,海南省巡游车、网约车实行“两考合一”、“两证合一”,从业资格“一地认定,全省通用”。
就山东而言,各地95128承诺平台注册的车辆必须是交通部门在册的有效巡游营运出租车辆,使用年限严格按照运营车辆年限规定,不会对任何私家车开通此服务,这是该平台与其他网约车平台最大的不同之处,也大大加剧了非法网约车的退市!
无证网约车停止派单
从全国来看,不仅是某的地区对无证网约车停止派单。进一步合规化后,未来也会有更多城市的主管部门和网约车平台推出类似政策。这一天早晚要来,正如我们常说的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出租车:应清醒的认识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开展对网约车进行无证司机的数据监控,其目的也就是让网约车合规化的一个进程。一池浑水搅混了的网约车现在想脱胎换骨,把黑的洗白了,一场类比驱除良币“战斗”这才是冲锋阶段!我们要加强自身网络化的转换,尽快建立自己的网约车平台,让苍蝇蚊子尽快过冬!
往期回顾
出租车司机福利来了!市交通局发布:出租车“放管服”改革推出!
【讨论】祖国70华诞,出租车该不该涨价?
9月2日,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出租车司机!
推 荐 阅 读
滴滴叫车在济南:市民没有“选择权”很受伤,还是选择扬招吧!
枣庄打响出租车确权第一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重磅!五证合一,出租车服务公司正式成立!
泰莱“交运商务通”开通,票价只有15元,出租车可以关门歇业了!
出租车确权到底该选择几证合一?答案来了......
空壳公司诱签《问政菏泽》处理情况问卷你怎么看?
痛批执法“不作为”与“非法营运”屡禁不止!
旅游胜地泰安的哥的姐期盼调整运价!
来源:综合网络
齐鲁的士是您的知心朋友
解析出租车行业最新动态
促进行业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