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跨越百年!辽宁这些老字号的经年故事,你了解多少

跨越百年!辽宁这些老字号的经年故事,你了解多少

阅读量:3885867 2019-10-28




  
  辽宁老字号是在辽宁地域内工商业发展孕育的自主品牌,是辽宁这片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老百姓眼中,辽宁老字号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具有独特的人文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辽宁区域百姓的消费理念。
  每个辽宁老字号背后都有各自生动的创业故事,其创业者与一代代经营者们,经风历雨,在起起伏伏的岁月中,将他们的心血与智慧凝聚在产品中,赢得了百姓口口相传的好名声,获得广泛认同。
  选取一些辽宁跨越百年仍然经营着的老字号,简述它们的特色、创业与经营的故事,以及发展至当下的现状等,让大家了解辽宁老字号的经年往事↓↓↓

辽宁老字号
在辽宁省行政区域内
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拥有悠久的历史认同
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背景
鲜明的辽宁地区传统文化背景
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取得社会广泛认同
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萃华金店
关东珠宝第一店


以前的老店门脸
                
首批“中华老字号”
 

沈阳萃华金银珠宝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商标:萃华

   萃华金店成为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是长江以北首饰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是中国首饰业现存为数不多的世纪品牌。
                
创始年份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萃华金店的创始人:关锡龄   锡伯族人
创业故事  关锡龄曾任大名府知府,清末民初官至东边道道尹。因为沈阳新城子是锡伯族的故乡,关氏决心要为故乡做些贡献,便于奉天城内四平街铜行胡同的出颖胡同又称银楼街路北(今沈阳中街)选址,辟祖遗产开金店,名为“萃华新首饰楼”,聘请当了多年金银店老板的祝玉堂先生为经理,以经营首饰为主,兼营金银条宝,珠石钻翠。

开业大顺时
  祝玉堂很善经营,雇关里技艺精湛的金银匠,极讲究质量和信誉,很快便在沈阳的金银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1912年至1921年间,“萃华新首饰楼”改称“萃华金店总号”,分号开至丹东、哈尔滨等沈阳以外的东北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萃华外派人员至天津、上海黄金交易市场,进入鼎盛时期。

旧时萃华所在的街区
  据《奉天通治》记载,到“九一八”事变前,沈阳共拥有金店、银楼等商号共470多家。面对竞争,萃华金店在同行中独占鳌头。当时,萃华有作坊(车间)4个,分布于奉天和外地,各有人员负责监督生产。那时萃华金店采用的还是粗笨老式工具和设备进行手工生产,但对工匠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经营理念与实践
凡有萃华戳记均可兑换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左右,众多金饰店铺林立,萃华金店在其中。
  讲究质量和保持信誉是萃华金店的经营之道。萃华制作的首饰和器具种类繁多,有手镯、戒指、耳环、项链、麒麟锁等。在投料色度和质量上,一直保持国内标准水平,黄金是足赤,白银是纹银。各种饰品、器具计量精确,不少分厘。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凡有萃华戳记的首饰,到外地金店出卖,都能不打折扣地兑换。
创新发展活力重现
大事记
  1895年诞生的萃华金店,在市场经济之初,也曾遇到困难。该店的市场占有率从以前的70%一下子跌到2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的沈阳店面。1985年,萃华金店正式复业。
  2004年,通过企业转制,由深圳翠艺珠宝首饰实业有限公司注资重组为股份制企业,为萃华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充裕的资金和科学的管理机制,使得萃华再度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

2009年在深圳投入巨资建立子公司,代表萃华正式走出东北,迈向全国。
  2014年,萃华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敲响上市宝钟,A股首发成功,成为沈阳市珠宝首饰业和老字号企业中第一家上市企业。
       2017年,萃华金店进驻北京故宫开设品牌店,展示历史文化。萃华珠宝还频频亮相巴黎时装周,将沈阳老字号打造出的时尚带出国门,让花丝镶嵌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沟帮子”熏鸡
中国四大美食名鸡之首


第二批“中华老字号”


北镇市沟帮子尹亚茹(尹家)熏鸡有限公司 
 
商标:尹家

北镇市刘家猪蹄熏鸡厂 
 商标:刘万成
辽宁老字号

辽宁沟帮子云杉熏鸡有限公司  
 
商标:云杉
创始年份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 
“尹家”创始人:尹玉成
“尹家”创业故事  1887年,少年尹玉成独闯关东,当他来到当时的通关要道沟帮子(今辽宁省北镇市沟帮子镇)定居。他以家传手艺开起面馆,并自酿美酒,为人侠义忠厚,常济困苦百姓,深得乡人爱戴。

  一个偶然机会,尹玉成救助了落难的光绪老御厨,得其独创熏鸡秘方,并大胆创新,改良配方,于1889年创立熏鸡坊,取名"沟帮子熏鸡"。
“鸡熏刘”创始人:刘世忠
“鸡熏刘”创业故事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在安徽老家做售卖熏鸡的刘世忠,来沟帮子(今辽宁省北镇市沟帮子镇)落户,仍以熏鸡为业。
  为了使熏鸡好吃,在当地老中医的提示下,他增加了调味药品,又对加工工艺和配方下料进行了改进,质量明显提高。“鸡熏刘”之名传遍辽西。
  到1927年前后,加工沟帮子熏鸡的店铺已增到十几家,有名的还有杜、齐、孙、张、马等家的熏鸡。

传承下来的产品和技艺

  特点:煮鸡原汤汤鲜味美,制作的熏鸡色泽枣红明亮,味道芳香,肉质细嫩,烂而连丝,食者赞不绝口。
  工艺:从选鸡到熏成,经过十六道工序,三十六种甄选配料,四代老汤。
“尹家”五代传人
风雨兼程
  第二代传人:新中国成立前,尹家沟帮子熏鸡由第二代传人尹胜林接管生意,1956年经公私合营尹家熏鸡坊暂时休业。
  第三代传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建尹家熏鸡坊,第三代传人尹亚茹继承了祖业,于1993年投资5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成立了北镇市尹家熏鸡厂。
  第四代传人:1995年第四代传人王进接管了尹家熏鸡厂,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第五代传人:2016年为了更好地突出沟帮子熏鸡的特色和沟帮子商标的地域特征,将集团更名为辽宁沟帮子熏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沟帮子熏鸡是第五代传人。

企业外景与老字号店面
“沟帮子”商标诞生
  据北镇县志记载,“沟帮子”商标于1981年2月被国营北镇县沟帮子食品厂在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
  至今,历经多年的经营,“沟帮子”品牌熏鸡系列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所获荣誉
  历经清末、闯关东、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公私合营、改革开放等历史大事和重要阶段,几代人辛勤耕耘、潜心经营、创新发展,沟帮子熏鸡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辽宁省著名商标”、“辽宁省名牌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



老天祥大药房
百年中药香
 

老天祥现在的门脸
首批“中华老字号”

丹东市老天祥大药房有限公司  
商标:老天祥
  2006年丹东市老天祥大药房被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是丹东地区最古老、最有影响的老商号,曾被誉为"众商之冠"、"药界之荣"。
创始年份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
老天祥创始人:荆寿山
创业故事  老天祥当时全名老天祥大药店,是丹东地区久负盛名的百年药店。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由山东黄县人荆寿山创办于烟台,商号为天祥顺。

荆寿山的经营理念

1906年开埠时的丹东(绘制图)
  自1906年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开埠始,荆寿山瞅准商机,将大部资金投入到安东,安东日生堂药店以店铺房产为股份,合伙开设天祥顺分号,商号为天祥福。1926年,山东蓬莱人梁甘庭出任大掌柜,后改商号为老天祥至今。

民国十九年安东市政筹备处成药注册证(老天祥大药房)
  老天祥兴旺时,仅安东一处就有员工110人,占地面积达到1800平方米,有7位名医坐诊,设有5个分号。老天祥曾是一个前店后厂的大型药店,早在开店之初,老天祥便拥有了"龙凤"商标,还有一副木质对联保存着当年老天祥的印记,曾以“天祥记发兑川广地道药材、天祥记虔修饮片丸散膏丹”而闻名国内外。

老天祥旧址遗迹 
改扩建创新经营

老天祥大药房座落在丹东商业最繁华的"黄金宝地"——锦山大街中段。
  1985年重装开业,老天祥药房重新回到人们视野。其时归于丹东医药有限公司,时任掌门人武刚。
  1998年扩建改造装修后的老天祥大药房,营业面积600多平方米,店堂宽敞明亮,布局科学合理,体现老字号文化,让老百姓有感触,从室内室外修缮一新的老天祥重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朱柱金瓦、尖顶飞檐、古色古香出现在丹东锦山大街上,成为丹东地标性建筑。药房内设有名医坐堂,顾客休息椅、饮水机、阅报栏等;开展夜间售药、中药加工煎煮、电话预约购药等便民服务,为顾客营造了优雅的购药环境。由第三代掌门人王广强经营。
 

  总店装修只是第一步,摆脱体制束缚,重新焕发生机,采取租赁方式经营。普通中药店只有四五百种药材,常有顾客抓不齐药方中的配药,当时老天祥采取租赁方式,将自己的中药种类扩大,增添石柱参,鹿茸等贵细药材之外,对于一些生僻冷背药材,不常用,老天祥也坚持引进,1200多种类,99%成方率。

地道药材
  返聘中药制作的刀工等老员工,传承医药技艺,医者仁心,师傅带徒弟等传统也保留下来了。老天祥是丹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者”,是丹东地区极为珍贵稀缺的跨越三个世纪依然充满活力的民族自主品牌。
“济世老天祥”
在抗击SARS疫情中贡献力量
  2003年,中国发生SARS疫情,并蔓延全国,老天祥发挥中药在抗SARS中的作用,“济世老天祥”曾积极引进中药并低价供给消费者,为抵抗SARS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龙口
酝酿三百年的中国民族工业品牌


第二批“中华老字号”

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酒有限责任公司     
商标:老龙口
创始年份
1662年(清康熙元年)
  因座落于盛京(今沈阳)龙城之东门,龙城东门为龙城之口,因而御封得名"老龙口"。
老龙口创始人:孟子敬
创业故事  山西太谷县酿酒商孟子敬在盛京买下了盛京小东门外的一块空地,投资兴建了“义隆泉”烧锅,后改称为万隆泉。至1798年(清嘉庆三年)烧锅发展迅速,据《奉天商务总会》记载,1916年,万隆泉烧锅已是沈阳地区几家主要烧锅之一。
  老龙口酒厂内有古井一眼,地占其灵,谓之"龙潭水",水质清澈甘洌,宜于酿酒。清初,所酿白酒多贡奉朝廷与军队。
连续生产350余年

  老龙口酒厂拥有东北建造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连续烧酒时间最长的老窖池群。根据厂史记载,这个窖池群从清初建成伊始,至今一直在连续使用没有间断过,是东北历史最悠久,现存唯一连续生产350余年未中断的中国民族工业品牌之一,可以称之为"关东第一窖"。
  老龙口酒厂的老古井、老古窖、老工艺、老字号、老石磨、老酒海、老商标、老酒坛,在全国白酒行业也是为数不多的“九老”。
历史故事  老龙口始于康熙元年,曾被当做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名皇帝十次东巡盛京的御用贡酒,有“大清贡酒”之称。
现代老龙口的光荣史
 
  解放之初,烟酒专卖,政府出资收购了老龙口,成为国企。
  20世纪50年代初期,老龙口60吨白酒送往朝鲜,献给志愿军官兵。
  建国10周年纪念日,老龙口10吨白酒调入人民大会堂作为国宴招待用酒。
  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酒厂发展的辉煌时期。那时,老龙口酒厂共有2000多名员工,酿酒师每天要工作14小时左右还供不应求。
 
  今天的老龙口以其生产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科技水平高而在国内同行业位居领先地位。所生产的产品有四大系列:陈酿白酒、营养滋补酒、洋酒和烹调佐料酒,许多品种曾在国内、国际酒类、食品博览会上获得各种荣誉称号。
  
  现在老龙口已经开发出以青花龙酒为主导产品的高档酒,以御酒为主导产品的中档酒,以白龙酒为主导产品的低档酒。
制酒技术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龙口的老窖池一直采用最传统的泥窖,是工人们用黄泥一层层堆积起来的。经过300多年的使用,窖池中保留了很多微生物,对白酒的形成非常有益。每次使用后,工人都要补上自己培养的窖泥,保证窖池的维护和使用。老龙口酒厂里有54个三百多年历史的老窖池,如今的估值已达到10亿元。
  每天一清早,在蒸气弥漫的制酒车间里,工人挥动着大铁锹,反复搅拌着酿酒原料,然后将已发酵好的酒糟放入大古甑中蒸馏。几个小时后,流酒器里就会流出当天的第一滴老龙口原浆。
  老技艺一定要有传承,这样才是对历史负责。如今,老龙口的制酒技术“传帮带”,已有制酒技术的第11代传承人,制酒技术也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民族工业文化景区

老龙口酒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为了传承美酒文化,老龙口酒厂还推出了老龙口酒文化博物馆,同时计划打造“老龙口1662酒文化一条街”,将周边打造成民族文化工业旅游景区,为东北振兴画下一笔工业文化元素的重彩。



高桥陈醋
此物此味只在此处有


高桥陈醋厂门外
首批“中华老字号”

葫芦岛市高桥陈醋厂
商标:高桥
创始年份
1428年(明万历年间)
高桥陈醋创始人:陈景泰
创业故事  高桥古镇(今辽宁省葫芦岛市),古称高桥铺,位于辽西走廊东北部,是入山海关的必经之路。该地产醋史可追溯至唐朝。

高桥铺古碑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428年),辽西陈氏家族第六代子陈景泰的老先生,在高桥镇开了个“万丰酱园”的铺子,生产醋、酱菜、酒及豆制品,这就是今日“高桥陈醋”的原形。陈景泰后经镇江名师指点传艺,在原酿醋方法基础上,配以甜水酿制出甜醋。明嘉靖年间,陈景泰老先生的后人、在军中做“师爷”的陈希侯建起了东北首家制醋作坊——高桥醋铺。
传承下来的产品和技艺
  高桥有古泉水,来源于大小虹螺山,由于虹螺山矿物质极为丰富,沉积下的岩泉水水质清冽甘甜,生生不息。高桥人从古至今饮用此水。高桥陈醋则是用此水酿造,口味极佳,令人赞誉不绝。
  原为“特贡醋”的高桥陈醋不仅秉承了传统的固态发酵手工艺酿造方法,并且通过历代高桥酿醋人的不断改革与开发。如今,高桥陈醋与现代科学生物技术有机结合,酿造出更具北方风味特色的高桥醋,尽显中国食醋的王者风范。高桥陈醋直取窖中醋酪,深藏地下缸储,通过二次转化而成的醋味极鲜,醋鲜泌脾,久存不变质,醋甜适口。

厂内醋缸
  高桥陈醋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醋和高桥甜水所含的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调味,营养保健的价值。

  高桥陈醋生产工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故事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向辽东征伐,逢军中缺水,后下令命人找水。路过高桥镇,闻之“醋、酒、豆制品”均用此水酿造,遂命人呈上品尝,食之以后连连称奇,随即传旨刻碑,此碑名为“高桥铺”,以碑为证,至此高桥陈醋的美名便传播开来。后来,高桥人还研制出米曲制醋法,据记载,此法流传到日本,并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康熙皇帝回盛京祭祖,经过此地,品尝到高桥陈醋、高桥水及地方特产,大加赞赏,随即钦定“高桥醋铺”的醋为贡醋,特贡给皇家食用,此后,康熙帝每次回盛京,都要到高桥来尝上一尝。
  时至明末清初,后金可汗皇太极驻扎高桥城,率兵亲自指挥与明朝的“宁远大战”,高桥甜水和用此水酿造的高桥陈醋等食品起到了鼓舞军中士气的重要作用。
适应市场全面改制

高桥陈醋厂址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很多的小作坊都合并了,其中“高桥醋铺(万丰酱园)”和其他四家合并在了一起,成立了锦西食品。
  1970年“锦西县高桥陈醋厂”正式建立。
  随着改革开放,高桥陈醋作为一个中华民族传统手工酿造陈醋的品牌,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进行了全面改制。
  2003年,开始进行改造,直到2005年的8月份正式改制成功,改制成“辽宁高桥陈醋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更名为“辽宁高桥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入选" 辽宁老字号 "需满足的条件
●品牌创立50年(含)以上,主营业务传承脉络清晰,持续经营至今。●拥有与企业历史上或当前使用字号相一致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技艺或服务。
●具有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企业文化。
●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辽宁地区传统文化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国内资本及港澳台地区资本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来源:辽宁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参加马路边边烤肉套餐活动】
↓↓↓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